听到皇帝说王莽错了,郑
才算是松了
气,走过来继续正襟危坐,心却一直提着,生怕皇帝又说出什么出格的话。
皇帝道:“王莽为什么能窃位成功,未经什么大的动
流血便代替了大汉?实在是因为那时的国家已病得不轻,除了皇帝幼弱、外戚主政带来的权力错配这种政治原因之外,最根本的经济原因就是一条:土地兼并。”
郑
理解皇帝的话,有些词虽然没有听过,但是基本明白意思,也
表认同,西汉末年,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土地和
都集中在豪强大户之手,有许多
失去自己的田地,社会不安定因素大大增加。
皇帝又道:“豪强占据大量土地,仗着特权,少纳甚至不纳赋税,广蓄
婢,瞒报
,这些都损了国家的税基。偌大个国家,基本上是仰仗着穷
缴纳赋税来养。富者愈富,贫者益贫。天下百姓皆心怀不满,他们怀念儒生们宣扬的所谓圣
之世。王莽的复古圣王之道合了大家的胃
,得到了普遍的支持,再加上他将自己极力塑造成心底无私的道德之士,合乎
们对于圣
的想像,因此许多
把改变现状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王莽篡汉,相对比较平稳,并没有天下大
,正是为此。”
“王莽为有大志之
。欲行其所怀抱,势不能不得政权,欲得政权,势不能不代替刘氏。而王莽一旦践位,便立即要实行他的救国之术,他野心勃勃,并不是要败坏江山社稷,他是要证明,他比刘氏做得更好。他要做救世主,救万民于水火。”
郑
坐得笔直,一句话也不说,他觉得自己无法开
,虽然他认可皇帝的话,但是认可的事不一定非要说出来。
说出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尽管地上的印迹会渐渐
掉,但是终究是泼过,有
会记得,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想起,所以,要想不犯错,还是闭上嘴,不说为好。
皇帝继续演着独角戏,说道:“王莽改制,以天下田为王田,以
婢为私属,皆不得买卖,将王田按
平均分配,使
有田种,限制豪强的
婢数量,这些哪一条不对?哪一条不是切中要害?”
郑
依旧沉默不语。
“王莽的改制虽然是为救国,却不切实际,无法推行。他的官吏全是豪强大户,他要依靠这些豪强大户去打击豪强大户,可能吗?他要世
皆为道德模范,割自己的
去饲养别
,让出自己的利益去救穷苦百姓,谁能做得到?子渊,朕说句实话,这世上最指望不上的就是道德二字。”
郑
的后背已经微微见汗,他终于开
说话了:“陛下,若是陛下,当如何去救?”
“朕也曾想过,若朕在当时,是否有法子可以挽救大汉江山?想来想去,很难。”皇帝摇了摇
,说道:“皇帝虽富有天下,却不能与全天下豪强为敌。”
“不过,”皇帝突然坐直了身子,说道:“如今朕却有了机会,朕愿与卿一道,为天下百姓真正做些好事,为大汉再打下万世的基业。”
郑
拜道:“陛下为国为民,心胸宽广无私。臣愿追随陛下,共建太平之世。”
皇帝道:“彼时土地兼并已十分严重,
不断增长,许多
没有土地,富
占地多而纳税少,穷
占地少而纳税多,国用必然不足。而如今,大
之后,
不及当时三分之一,走死逃亡留下大量无主之田,这便让我等有了机会,这个机会是数千万
的死亡换回来的,万万不能错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