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讲,若实在不肯叫她“
”,在这里,便把她当老太太。
这会儿,她指指师姐,又指指时珥:“你们一个个的,近来愈发能吃,我怎养得起?”
然后她拍拍手,门后有俩小孩儿畏首畏尾地踏进来,衣衫褴褛,声音柔柔弱弱,怯生生地喊:“
……”
“哎,好孙儿,快过来。”老太太笑着迎过去。
“……”原是又捡了两个小孩儿,才说养不起。
时珥和师姐相视一眼,两
无可奈何地弯了弯唇。
猫儿从老太太怀里跳出来,她揽着两个孩子,对着时珥和师姐说:“这俩孩子是昨
刚回家的十七和十八。”
“十七十八,叫师姐好。”
“师姐好。”孩子在她怀里小声地说。
好一个“刚回家”,当初她也是这样“刚回家”的吧。
师姐上前掐掐她们的小脸:“你们好呀,小师妹们。”
老太太打掉她的手,叫她轻点,然后才说:“好了,你们平安回来就好。厨房里还烧着水,洗洗去睡吧。”
师姐抽回手:“嘶,
你……”
“嗯。”时珥答一声,拉着欲言又止的师姐离开。
-
要说老太太,时珥也不知道她的来历。
但在时珥心里,只有她和一众师姐,才是她真正的亲
。
她也忘了在哪儿被捡回来。
只知道在她快要饿死的时候,胃里又烫又痛,嗓子眼
痒得无法吞咽,也没有东西可以吞咽。
时珥叫也叫不出,咳也咳不出,眼皮奋力张合着,可只是这样都过于费力,时珥觉得自己实在是要死了。
然后有
给她灌了一
水。
接着是粥,再接着是苦得不能再苦的药,时珥张
便想吐出来,连着舌
一起。
胃里的灼痛消减了,但她宁愿死,也不愿吃苦。
可惜,那
捂住了她的嘴,她只能被迫喝下。
再然后,时珥醒了。
老太太指着她说:“这小孩儿,擦
净了脸倒还挺好看,幸亏没被老鸨带走。”
时珥还没有说话的力气,不过她很是不解,什么是老鸨?
再再然后。<strike>lt#xsdz?com?com</strike>
她与师姐们站在院里。
六师姐和七师姐以及两个
娘站在老太太身边,老太太一个一个数来:“先前已出去五个,现在到你,便是小八,你是小九……”
走到时珥面前,她摸摸她的
,缓解她的不安:“往后,你便叫作十二了。”
从那天起,老太太和身边的
娘,叁
一起,齐心教习,不仅教书认字,还授予被捡来的孩子们武功。
时珥便是在
复一
的练习中,成为了杀手。
-
老太太所成立的杀手组织中,皆是
子。
她们或是落魄,或是被弃,虽为
子,但都在这里成长并且强大起来。
时珥天资聪颖,才不到十八岁,便已掌握武术
髓。
等她年纪合适,老太太开始给她一些任务。
组织所接的悬赏单子,尽是贱
邪恶之徒,时珥都能轻松了结他们。
慢慢的,组织的任务
与其它师妹,她便和师姐一样,在城边择榜而揭,几年来,已手刃数十个歹徒。
她便是这样存下许多钱来。
-
可时珥有天突然有点厌倦这样的生活。
不是因为杀死歹徒而厌倦,单纯只是,看见刀上的血迹,有些反胃。
比如今天,她倒在浴桶里,想着,一会儿还得记着擦刀。
而师姐在对面的浴桶里喋喋不休,说以后要做些什么。
“喂,十二,借我点银子呗。”师姐话锋一转,突然说道。
“……做什么。”时珥懒洋洋地问。
“我是十一,你是十二,我比你小。”
“?……”时珥翻个白眼,师姐总是这样讲些莫名其妙的理由来借她的钱。
可她记得她们接的单子几乎一样多,在这里住不用花钱,吃也不用花钱,偶尔买些东西,更花不了多少钱。
师姐也应当有很多银钱才对吧。
“你的银子哪去了?”时珥问她。
“唉……”她意味
长地叹
气。
这时,时珥刷一下站起来,往她这边走,她倒吓了一跳:“你想
嘛?十二,你……”
“我洗好了。”时珥走到她身后的屏风边,拿走上面挂着的
净衣物。
“……”师姐呼出
气,还好,问时珥借了这么多银子,不是要打她就好。
时珥穿上衣服,师姐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又说着:“唉……”
“你是不知道……”
“清风楼最近的
牌,好俊一张脸呐……”
时珥擦着
发,听她话语继续:“不止是那脸,
舌的本领也很厉害……”
“……”时珥捏紧了手里的巾帕。师姐近来很
讲荤话,她还是个孩子,说这些给她听合适吗?
“你这冷淡的
子,何时才能知道男
之事的美妙?可惜可惜……”师姐惋惜一垂
。
时珥把帕子放在架子上,心想,她十四岁开始来的葵水,杀
也多是在风月场所,怎就不懂男
之事了?再说师姐天天讲,她已是不得不懂。
师姐再次抬
,她的指尖已捻了几滴水,微微弹指,水珠落在时珥身上:“小师妹,借我点钱呗?”
时珥用袖子揩了揩,径自爬上床,不答她的话。
“噢,已不是小师妹了吗?”师姐一歪
,叫她:“十二,十二,十二……”
源源不绝,连绵不绝,经久不息……
时珥依旧不答,但已听的烦了。
这会儿师姐也洗好了澡,一丝不挂地站在她床前,慢慢靠近,活像个鬼:“十二……”
“……别喊了。”时珥忍无可忍,终是从怀里掏出两个夜明珠,爬起来捂住她的嘴,把夜明珠塞给她:“我借你就是。”
“呜呜,小师妹,我太
你了。”师姐拿着夜明珠笑花了眼。她刚一得逞,便回身扯了衣服披上:“那我便出门啦。”
“
牌在等我呢。”她摔门而去,姿态潇洒。
时珥没看错的话,方才所见,师姐身上明显的不再是那些刀痕,而是
暧昧的红团了。
时珥也学着师姐叹
气,再躺下的时候,很是想睡了。
然后,睡着的前一刻,她又惊醒。
刀还没擦。
-
光已经
开夜幕,天微微亮了。
时珥擦净了刀
,洗了帕子,总觉得今
由血腥引发的这
恶心味挥之不去。
娘大概将要起身熬粥了,往
时珥看着烟囱渐渐起烟,便会开始期待和家
们一起吃早饭的安宁时刻,可现在时珥却完全不想吃。
老太太前几
才在众
面前讲过,若想离去,自行闯
,知会一声便可,当然,随时都可以回来。
虽然离开的师姐很少有再回来的,回来也不常停留。说到这,老太太都有些落寞。
十一师姐和时珥便信誓旦旦地说不会走。
眼下,时珥却想反悔了。
-
如此几
,时珥吃不下也睡不好。
她觉得,绝对是师姐污染了她。
不止是她说的荤话,还有她看的那些话本,其中一本是——红衣
侠仗剑走天涯。
时珥想,或许她该出去走走,品尝一下各地美食,很快便能恢复食欲。但她坚决不会穿红衣的。
于是这样一天,时珥在师姐床上放了一封信,到后院找到老太太,告诉她:“我想去尝尝其它地方的美食。”
老太太眉眼一挑,倒不意外,漫不经心地指正十七写错的字,才说:“去呗。”
时珥有些不舍,上前一步抱住了她。
老太太“哎呦”一声:“这是做什么?”
老太太又拍拍她的手,不等时珥开
便说:“早知你茶不思饭不想,且你十七岁便一身本领,是该出去看看。”
她安慰时珥:“想家了,便回来,不想家,便再玩玩儿。”
“怕什么呢?我们会一直在这里的。”她的话语温柔至极。
而眼前的十七十八两个师妹,这些
子脸已吃得圆圆的,这会儿笑意盈盈地看着时珥,叫她“师姐”。
时珥也就忍住了泪,低声说一句:“我走了。”
“去吧。”老太太替她抚平了衣领。
时珥没再回
,走出门外。
-
十二已出门一整年了,为了各地来往便利,她给自己起了个名字。
十作时,二作珥,便叫时珥。
天下太大,可去的地方很多,时珥尝遍了各种食物
,鲜香咸辣都能吃下,可食欲依旧淡淡。
为什么一直没回家呢。
应当是她心里还记着,当时老太太宽慰她,可等她出去好远,才发觉后腰那袋夜明珠没了。
怪不得偷偷回
时,看见老太太狡黠的笑。
她也不觉有什么,离家是该给师妹们一点点维持生计所需的银钱。
其实时珥也曾回去过,只不过在院墙外听到大家的笑,便怕自己见过就再也离不开,又跑出来了。
这会儿她靠在客栈窗边,望着众生纷扰,忽而想到,红衣
侠的故事里,也曾写到她因腥臭的血
,徒然没了食欲。
而她尝遍天下美食,最终使她痊愈的,是用了无数华丽辞藻描绘的俊俏郎君。
到底是何种姿色,才会让
侠止步?
时珥走了很多地方,却从未见过。
趁着手里还有余钱,也不需要再赚钱。
她想去找找看。
番外三 小苦瓜
温行止是怎么长大的呢。
他也曾是被期待着诞生的,毕竟他是母亲这一辈里,第一个出生的孩子。
至于父亲,温行止实在不愿称他为父亲。
他顶多是给他和母亲提供了一个住所,再无其他。
温行止叫他,老爷。
-
母亲常说,她年少不知事,才会闯下大祸。
温行止不觉得,母亲聪慧,读过的书数不胜数,写的字更是漂亮,教给了他很多道理。
但母亲每每说到此,便要落泪。
母亲名为温婉,
如其名,她是一个极其静婉的
子。
祖父一脉为书香世家,虽世家皆循规蹈矩,条条框框多得数不过来,可将小辈养得个个儿姿态昂扬,无论男
,誓为家国付出一切。
这书香世家都快变为武将世家了。
但母亲全然不若父兄般,能在朝堂之上,为世事激扬。她在一众姊妹里,出了名的
子柔和。
只不过她看的书本很多,因而最是向往不同山川河流的风景。
所以才会这样
上一个,对她讲些外界之壮美的商贾。
-
祖父祖母没有阻挠这份感
,青年一辈,总有自己的活法。
再说,母亲嫁与区区商贾,他们总能护母亲周全。
可惜,势去如山崩。
偌大的家族,既占着文官的位置,又踏足武将的地界,谁能容
忍?纵是圣明的君主,也怕这般随心壮大的家族。
一夕之间,信誓旦旦的族
们,确然如当初所说,为家族付出了一切,包括生命。
近百个温氏族
,便只余为
的母亲一
幸存。
这时温行止五岁的时候。
-
“老爷,为何不肯拿出银钱救我父亲母亲?”温行止躲在门边,听到母亲说。
“温婉,你说,谁会看得上‘区区商贾’手中的钱?”老爷讽刺地反问。
“我从没有认为……”母亲反驳。
但她的话即刻便被打断了,老爷怒喊一声:“够了!”
“你父母当
不是最看不起这些吗?如今怎么求着要了?嗯?温婉?”
“可老爷今
身家也是我父母托举而成……”母亲跪在他脚边,抓着他的衣摆。
“呵!是多亏他们,否则我怎么将我夫
孩子接到京中?”
母亲闻言瞪大了眼,这消息如晴天霹雳:“什、什么?什么夫
?”
“自是与我在家乡便已结了亲的夫
!”他一把挥开母亲的手,任由她跪坐在地。
温行止见此,再也忍不住,跑
屋里,扶住母亲。
老爷看到他,也没有意外,只说:“你们母子成
在一起,便搬到柴房住吧。”
“你……你!怎可如此对我母子?!怎可这样,对我家
见死不救?!”母亲爬起来,上前要拦住他。
“当然是你于我而言,已无用处。”他轻描淡写地丢下这句话,没有丝毫留恋地离开了。
待他走远,母亲已是彻底脱力,坐地痛哭着。只有挺直的脊背在证明,她曾经持有的端庄。
-
翌
,他和母亲便被管家赶到柴房前。
母亲双眼红肿,声音嘶哑:“有没有吃的?行止还小……”
管家翻个白眼,十分不屑:“不知我是谁吗?叫管家!”
母亲抿紧了唇,没有说话。
管家一摆手,说:“算了,念在你是第一回,下次可给我记好了!”
“想要吃的,劈足了柴再说!”管家“哼”一声,便离开了。
温行止如此长到了十二岁。
-
温行止很早便接过了母亲手上的活计,可终
忧思,已令她苍老许多。无论如何休养,她都无法恢复对生活的期待了。
母亲知世事艰难,便要他苦读。
她说:“我不是
想你能够当官发财,只愿你知事,懂辨别好坏,做个正直的孩子。”
温行止知道,她是怕极了自己长成老爷那样的
。
可他不会的,他连长相都不曾继承老爷半分。
他五官像母亲,脸型像祖父,身姿像舅舅,若要外
来看,绝不会说他与老爷有半点关联。
他自幼跟着母亲学执笔、学写字、读诗书、懂礼法,任他再怎么低劣,也不会做出迫害他
之事。
他一样厌恶痛斥老爷那样的
,竟能做到毫不留
,将他温柔的母亲变成了这样
发花白、眼底无光的模样。
-
老爷今年又纳了几房小妾,已是彻底忘记他们母子二
了。
连夫
向他请求,说是柴房一下
,才思敏捷,或可为长子伴读,他都是点点
便应下了,神色没有任何波澜。
温行止因此得到了进
私塾读书的机会。
-
待到母亲发病,温行止已十五岁。
这会儿,他还隐约记得一些祖父祖母的面容,但很模糊,随着他们的离去,在记忆中残存只剩祖父的严厉、祖母的和煦。
有一
,母亲问他,愿不愿离开京城,陪她到外
去走走。
温行止答应,并且高兴,母亲终于要为自己而活。
-
出走这事儿,还得亏夫
相助。
她对老爷在京城所行之事一无所知,甚至到了府上,也不知他们母子存在。
还是某个下
无意透露,夫
才得知当年之事。
她也心疼母亲这般遭遇,可她从前只是农
,不知怎样帮助。
但自从她发话,温行止没再饿过肚子了。
后来的后来,她终于找准了时机,见老爷彻底淡忘了母亲,整
沉溺于各个姬妾房中,便悄悄偷走了婚书与契约
给母亲。
连同母亲放在婚书里的一枚玉佩。
她打发了下
,将提前备好的包裹放在母亲手中,送他和母亲离开:“温婉,是我察觉得太晚,只盼你离去后,能够
顺心,不必如此辛苦了。”
母亲久不落泪,此刻却热泪盈眶:“多谢。”
夫
是个感
的
,她一抹眼泪,说:“我才要谢你,多谢你教出这么好的儿子,有他在旁,我儿学业进步飞速。”
两个困于
宅的
,相顾哭了一场,以此作为告别。
-
每一年,母亲都会带着温行止到家族之
葬身之处祭拜。持续数十年,这般
绪的压抑,导致她身子虚透了。
纵使是她喜欢的山川河流,她也无心去观望了。
当了玉佩,加之夫
所给的银子,这叁年光是给母亲买药,便已消耗大半。
温行止一路替
写书写信,赚来的银子也不抵开销。
于是他们最终落脚在石水镇。
这里有一条长长的河,放眼无穷无尽。
母亲病重下不了床,却也可
听河水潺潺。
-
某一
,温行止写书回来,母亲脸色大好。
温行止心沉
谷底,他知道,这是回光返照。
母亲真的要离他而去了。
可除了心中闷闷,他也替母亲开心,因为她终于可以不再顾忌一切,不再失望,不再后悔。
-
母亲走了。
温行止退了租借的宅子,拿出所有的银钱,给她买一身华贵的衣物首饰换上,如她在祖父母家里时的穿戴。
可他太穷了,买完这些,便再也买不起棺材。
还好,他还有可以卖的东西。
那就是他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