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如此多巧合,才造成了林意现在的结果!
林意可以肯定,当年的大俱罗说不定就是无意的误打误撞。
大俱罗正好身处灵荒时代,又恰好身为低阶修行者,身上真元清空,又可能由于某种状况,也吃了大量食物,所以才感知到了五谷之气,最终走向了这样不同的修行道路。
唯一不同的是,林意是有大俱罗的例子在先,是刻意炼体为之,而大俱罗当年恐怕是先感到五谷之气,后来再慢慢揣摩,形成了独属于他的修炼之法。
“如此说来,那岂不是反而要感谢陈宝蕴?”
林意忍不住感叹,若是没有陈宝蕴那一击,他体内的真元恐怕要消耗很多时
,才会到达这样的水准。
“既然决意走大俱罗之路,这真元对我无用,岂不是最好散功,黄藤
舍对我也没有什么用处,不过我不吸纳灵气
体,倒也无妨。”
他自然哑然失笑,他恐怕会成为大俱罗之后,这千百年来,第一个凝练出了黄芽,却又要主动散功的修行者。
至于这黄藤
舍,他倒是也想清楚了,不能对吴教习提出自己要搬出去,否则恐怕齐珠玑和萧素心也会随着自己一起搬出。
林意很决断。
他直接驱动真元,顺着掌指流出体外,体内一条黄芽都不剩。
此时体内五谷之气充盈,他也不
费时间,暂时抛开了满脑子的无漏金身修行法,开始细想那些笔记上有关大俱罗修行的推断。
那些笔记上有记载,大俱罗和
对敌时,初始时似乎身后整条脊椎就是他的力量来源,给
的感觉,是他一对敌时,身后这条“大龙”就是
气勃发,让他力量陡赠。
但那些笔记的推断,包括那名瘦高老
的看法也是一样,脊骨是
身体的最重要支撑,既然在修行者世界也被称为
身的“大龙”,和
之念力,身体的潜能都有着很大的关系,那这大俱罗一开始应该是用气养这大龙。
林意自己
心想了想。
尽信书不如无书,即便是按照这些前辈一开始的推断修行,在五谷之气的了解上,他已然得到了截然不同的推论,所以今后的所有修行,也不能完全按照他们的推断。
他自己很快理清了思绪,试着将体内的五谷之气凝成和真元一样的无数束流,然后推动着在体内各处流动。
并没有花去多少时间,令他有些震惊的是,他感觉到有三个窍位第一时间起了反应,似乎对着五谷之气最为渴求,除却这三个窍位之外,似乎才是身后脊骨大龙。
这三个窍位分别是“内关
”“至阳
”和“鸠尾
”。
修行者世界的典籍里对于这三个
位早有定论,这三个
位,都是属于事关心脉的重要大
。
尤其是“鸠尾
”。
鸠尾
位于胸骨下方一块剑突状小骨处,这块剑突状小骨
像是斑鸠的尾
,所以其尖端处的窍位便称鸠尾
,这个
位也称“膏”。
一
若是患病极其重,无法救治,就叫做病
膏盲。
由此可见,这窍位至关重要。
“是首先要加强心脉,或者说是这五谷之气,一开始对心脉好处最多,其次才是身后大龙。”
林意微皱着眉
,他觉得这极有可能,否则若是内气强横,身体各部分潜能不断激发,气血极度旺盛,恐怕心脉反而承受不住这种压力。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大俱罗这种修炼法是
身成圣,事关气血,和气血最为相关的,一是推动气血运行的心脉,另外就是和造血息息相关的骨骼
处的骨髓。
先练心脉,再练髓。
林意的脑海之中,第一次有了无比清晰的修行线路。
但具体的手段,便是用无漏金身修行法炼体,多炼化五谷之气,然后凝五谷之气,先冲击浸润那三处窍位,令心脉分外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