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玉兰被拘留后,乔珍珍的
子一如往常,上午带孩子们上课,下午复习高中的课本。
随着九月临近,乔珍珍不止自己用功,还常督促宋桂花等
跟她一起学习。
因乔珍珍的缘故,她们也渐渐觉出了些什么,每天下工后,点着蜡烛在宿舍里学习,要是队里放假,一整天都待在乔珍珍这里。
等到恢复高考的消息传了过来,所有的知识青年都感到欣喜若狂。
乔珍珍同样觉得高兴,参加完高考,距离她回城就没多久了。
知青们高兴之余,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担忧的。经过十年的停滞,大多数
都荒废了学业,如今再想重新捡起,又谈何容易。
不过往好的想,大家都放弃了,水平应是也差得不多,最后努力冲刺一把,也不是没有可能。
知识青年们跃跃欲试,当天就有
跟大队请了假,要去县城的书店买高中课本。
乔珍珍倒是不需要凑这个热闹,乔父早早就给她准备了一套。
红河生产队的知青们得到消息要慢上一步,等他们到县城,哪里还弄得到复习资料。
所幸乔珍珍
大方,她按照自己的步调逐步进行学习,暂时用不到的课本,就直接借给了她们。
第36章
知青们要全力备战三个月后的高考, 大队也尽可能地给予了方便。
待秋收结束后,知青的工作便大幅减少。
宋桂花等
为了腾出下午的时间,每天天不亮就去上工,一
气把活
完, 再回去吃个午饭, 就直奔乔珍珍这来。
队里的小学只上半天课, 下午就成了知青们学习的根据地。
一开始,宋桂花和丁小霞还都是跟着乔珍珍挤在她房间里的那张书桌上,后来又来了两个
知青, 房间里坐不下,这才挪到了前面的教室。
郑丽丽是自己厚着脸皮跟来的,乔珍珍也没赶她。
现如今没有门路,是买不到课本和复习资料的,只有乔珍珍这里最全,也只有她肯借。
过了两天,几个没有课本的男知青听到消息,在征得乔珍珍的同意后, 也加
了学习的队伍。
后面甚至还来了几个已经在村里成家的知青,有男有
,他们都很珍惜这次机会,不舍得放弃,只是家里杂事多,只能等孩子夜里睡了,才能打着手电筒过来学一到两个小时。
随着
越来越多, 一套课本肯定不够用, 所以乔珍珍不再外借,要想拿回去复习, 只能自己动手抄。【回家的路:WwW.ltxsFB.com 收藏不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