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的小厮丫鬟避而不及,偏房的姨娘只存在他们吃饭闲聊的空当里,不应该出现在视线里。
他们扫自己的地,浇自己的花,眼睛却暗暗的往老姨娘身上瞟去。
桃娘恶狠狠的瞪回去。
“这李子花开得可真是好看。”苟兰花仰面道。
“可不是,已经四月了,到月份的时候是最好吃的。”桃娘把剩下的话吞进嘴里,每年八月份的李子主子是有吃到的,但她却从未看过四月李子繁盛的花。
这花开得是真茂盛,从墙
一处延伸过来,完全可以想象沉甸甸的李子压弯枝桠,接触地面的景象。
“这李子是邻居家的吧?”
“是,隔壁是前尚书大
,听说最近正和皇上请辞要卸甲归田,皇帝愣是留着
不肯走呢。”
苟兰花只是随意问那么一两句,等吃饭的时候,早就把李子啊,院子啊,还有那尚书大
忘得一
二净。
事实证明,不断重复一句话,会造成了不得的功效,至少对于葛宝是这样的。
当丫鬟小厮看着从未涉足偏院的少爷命令小厮将竹轿停在偏院的时候,一
丫鬟小厮立刻确定了今天茶余饭后的主题。
太反常了,实在是太反常了,若是在外巡视铺子的太老爷知晓的话,估计会吓一大跳。
葛宝走进偏院,刚到门
已经气喘嘘嘘,身旁两个婢
拼命煽着扇子,也是汗流浃背。
苟兰花就坐在大厅上,手里捧着个茶,笑眯眯的。
葛宝忽然意识到,目前怎么称呼面前这
才是大事。太不礼貌的称呼语说不出,但从小到大,这
确实是像幽灵一样寄居在家里。
“乖孙子。”苟兰花的开腔打消了葛宝的疑虑,他顺势随意行了个礼,“老太太。”
不是
,也不是老夫
,是游离于葛家之外既不疏离,又不亲近的称呼。
他来这是有正经事的,“您那
说的是真的?真的能让我娶到张家小姐?”
苟兰花让
坐到身边,看着太师椅因为不负重担而弯了凳腿,点
,“能,先把体重减下来。”
那一天晚上,葛府发生了一件大事和一件更大的事。
大事就是葛少爷居然留在偏院吃了晚饭,更大的事是晚饭葛少爷由平时雷打不动晚饭变成了碗。
回卧室的时候,葛少爷觉得自己身轻如燕,诗兴大发。
酱肘子又如何!
糖醋鲤鱼又如何!
八宝
又如何!
为了你,我通通都可以,不吃!
葛家上上下下,在这梅雨季节,第一次高频率的提起偏房的姨
,因为她激发了少爷减掉身上
的动力。
一大早,一老一小,一胖一瘦,站在宽阔的院子里,院墙横穿过来的李子枝桠昨夜被雨水打湿,此时低低垂着。
“努力!”桃娘中气十足一声喊,一老一小同时扎起了马步。
葛兰花只觉腰椎骨咔咔响了两声,疼得脸色都变了。
隔壁院子,正沿着墙角散步的尚书大
觉得对墙那
今天格外吵闹,他娴熟的靠近墙角,那里的位置是他这几十年来摸索出来的,最佳听墙角位置。
--------------------
第3章 听墙角的尚书大
“尚书大
。”服侍了苏羽一辈子的福伯忙放下手里的活计,灵活的搬来小梯子,让尚书大
听墙角听得舒服些。
在隔壁邻居搬来之前,尚书大
苏羽就已经住在这里,那时他意气风发,年纪轻轻就
受皇帝赏识,家底又十分殷实。
隔壁邻居搬来后,知是个姓葛的大户,两家平时也就是个点
的
。
尚书大
那
见家里围墙的李子树枝桠已经弯向隔壁,担心邻居不喜又不好说,便自告奋勇拿了剪子想修剪一番。
坐上墙
后,正巧见到一顶红轿子停在院中,他觉得怪,葛家老爷和夫
相
出名他是有耳闻,那今天唱的又是哪一出?
穿着红艳喜服的
子下轿,凤冠的流苏轻轻摇曳,苏羽为那双忧郁的眼着迷,一见钟
。
对别
家的小妾,一见钟
。
他坐在墙上,借着茂盛的枝桠偷偷看着,看着新娘在一个丫鬟的陪同下孤独的走进一个偏远的院子里。
那天,上街回来的福伯被告知,尚书大
要从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并且舒适的南院搬到给下
住北苑去,而且还被告知,不要去剪墙
的枝桠,他们不剪,葛家还是会卖个面子,绝对也不敢动的。
苏羽真的住到
湿,光线暗淡的北院去了,葛家也真的卖了尚书大
的面子,哪怕李子树枝桠都已经弯道地上,葛家的下
也不敢去折剪枝桠。
那时福伯还不叫福伯,
家都叫他小福。
小福忠心耿耿,对老爷的一系列行为感到十分担忧。
不知为何,有一段时间老爷一下朝后连官友之间的往来都通通推拒,回家就去北院的二楼,哪怕刮风下雨。
小福以为老爷中邪了,为老爷向婆求来了保命福,但老爷依旧天天站在二楼阁楼。
直到有一天,他送茶到二楼,不经意发现对面二楼阁楼上,一名
子痴痴的望着远方,而老爷痴痴的望着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