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上海是第一个引进外国片的城市,但是影片是引进来了,可是大部分
都看不懂啊,不懂英文,也没有字幕,那和看无声电影有什么区别,于是,聪明的中国
就想了个办法什么办法呢,很简单,就是放电影的旁边站一
,手里拿着大喇叭,跟着电影的
节一步一步的讲解,看的
累,讲的
也累,而且外国
的语言发音和中国话有很大的区别,往往出现
节讲解不到位,引起混
,闹出不少笑话,你想啊,如果你说普通话大家还能听懂,如果是一个东北
,或者天津
,唐山
,陕西
,浙江
,广东
,如果他们来解说,是不是很有意思。还有更有意思的,那时候看外国电影,比如您是河北的,演电影的时候旁边有一个唱河北梆子的在一旁唱词,比如经典外国影片“泰坦尼克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他把
节用河北梆子或者河南豫剧唱出来是什么腔调,现代
看了不笑掉大牙不算完,当然那时候的条件不容许,所以,陆尔杰就有了这种想法。
“那你有什么好的办法?难道我们引进来,也手里拿着大喇叭讲解,那不是一样可笑吗?”依萍问道。
“当然不是,我们引进来,自然就是要老百姓看的懂,你们可能没听过译制片,简而言之就是我们要给他配上中文字幕,然后同声加上配音。”
“想法真的不错!”宋梅龄兴奋道:“不过,我不懂你们拍电影的是怎么回事,玲玉,你说说。”
阮玲玉皱着眉
:“尔杰说的是新鲜名词,我也不懂啊,还是让他说吧。”
“同期配音是个技术活儿,但也不难,你们中的很多
都能做,比如茹萍姐姐,阮姐姐,程程姐姐,当然还有你们三位。”陆尔杰指指宋氏三姐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