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起身强烈抗议:“阿爹,你要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童年,不要搞这一套!”
顾朗:“六岁及以下不参加,你来当主考官。”
诗怡眨眨眼,诗怡坐了回去。
“那,阿爹记得把题目出难一点,才能起到筛选的水准哦。”
第5章
要当主考官了,诗怡做的第一项准备工作,就是记清楚她二十个兄弟姐妹的名字。
这是一项大工程,当她看着案牍上的长串名册时,脑袋都有点晕。
先看皇子,天佑帝给皇子们取的名字,都是王字旁,和玉相关。
二皇子名“琮(cong)”,三皇子名“璋”,都是祭祀时使用的玉器。
在这封建迷信、对祭祀格外看重的年代,这两个名字代表了帝王的格外看重,二、三皇子也确实是储位的最有力竞争
选。
诗怡心想,二皇子的生母是贵妃,三皇子的生母是德妃,无论哪一个上位,外戚势力都不容小觑,难怪天佑帝迟迟不立太子。
和二皇子、三皇子对比起来,大皇子就显得平平无了。
他的名字是“琚(ju)”,一种装饰佩玉。
不是说这个字不好,只是和祭祀用的玉器对比起来,就落了下乘。
诗怡忍不住问立春,为何大皇子不受待见?
在中宫无所出、大家都是庶子的
况下,庶长子的身份应该很吃香才对啊。
立春的荣辱皆系于诗怡,自然是忠心耿耿,有问必答。
原来皇长子的生母,当年只是侍奉花
的宫
。天佑帝酒后幸了她,醒来后又觉得她不够漂亮,随便给点赏赐就打发了,连个位分都没封。
当时天佑帝已经有了三位公主,后宫嫔妃都莽着劲,想生下皇长子,没料到被这个宫
抢了先。
而大皇子的运气很不好,他出生那年,正好赶上地龙翻身,也就是地震了。
这只是一种地壳运动,却让迷信的古
觉得他不太吉利,又因为他生母出身卑微,导致天佑帝对他的印象很不好,只随便取了个名。
也许是有类似的“不详”经历,诗怡非常同
大皇子。
她遇到的是
祸,大皇子是天灾,大家都摊上了倒楣事。
再往下看,四皇子顾琳、五皇子顾琼、六皇子顾珦(xng)、七皇子顾珝、八皇子顾璥(jg)。
这里面的名字基本都是美玉的意思,只是不带有祭祀那么浓的政治色彩,比“琚”稍微好一点。
接着就到了诗怡的双胞胎哥哥,九皇子顾玗(yu)。
嗯……这个名字,难怪赵柔当初被降位成才
,后宫都不想和她往来。
“玗”虽然也是王字旁,但它不是玉,只是“石之似玉者”。
说好听点,是接近玉的石
,若要刻薄些,可类比鱼目和珍珠。
大皇子顶多是敷衍的玉,九皇子已经被开除出玉的行类了。
诗怡对这个双胞胎哥哥的心
很复杂,在原主有限的记忆里,她非常羡慕哥哥,想和哥哥一起玩,哥哥却叫她灾星,让她滚,骂各种难听的话。
诗怡知道,九皇子也只是个孩子,他不懂那么多道理,都是赵柔没教好。
但是原主被冻死了,他身为既得利益者,总不可能置身事外。
找他报仇倒不至于,就此甘休又心有不甘,卡在这不上不下的程度就很难受。
诗怡略过他,再往下看,只剩还未满周岁的十皇子顾锳。
这个名字是最特殊的,它不是玉,也不是石
,它代表玉的光彩。
十皇子的生母也很特殊,她是西域进贡的美
。
注意,不是和亲,是进贡。
因此,她虽然凭美貌颇得天佑帝喜
,不过生下的儿子带有混血长相,就不怎么受重视了。
怎么说呢,邺朝“非我族类”的观念还是挺
刻的。天佑帝给他取名为“锳”,这个字单看是好的,但混在皇子堆里,就带有隐形歧视。
诗怡叹气,天佑帝真是个渣爹。
他取名时也太随意了,一点都不考虑对孩子的影响,又不是形容美玉的字不够用,非要给
添堵。
皇子的名字让诗怡记得
疼,公主这边稍微好一点。
四位公主,琴棋书画,听说这个排列组合是贤妃贡献的创意。
立春还提到了,本来后面该接“诗酒花茶”,但五公主生来体弱,德妃便去向皇帝进言,给她取名为“萝”。
萝,指能爬蔓的植物,德妃希望
儿有个依靠,能永远保护她。
立春感慨一句慈母之心,诗怡却觉得,还不如取名为卷柏、沙棘、胡杨这些生命力超强的植物,比萝靠谱多啦。
六公主顾蘅、七公主顾芜、八公主顾菡,算上五公主,这是四个
字
,也是一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