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同志们的依依惜别,男同志们这边气氛倒是要好上不少。
丁鸣一手牵着儿子,眉飞色舞的跟顾明景说着什么,不仅没有离别的不舍,反倒多了几分迫不及待。
也是,一家团圆嘛,自然是高兴的事。
火车进站,再是不舍也只能分离。
简书松开潘宁的手,含笑着祝福:“一路顺风。”
不仅仅是这一段旅程,接下来的生路程中,祝你一路顺风!
……
送走潘宁一家后,简书又忙碌起来。
经过几年的时间几个厂子都发展很好,最早的华衣服装店经过这几年的扩张,已经在全国十几个城市拥有三十多家门店。
为了进一步压低成本,提高运输效率,简书去年前年分别在江城、苏省以及京市各建了一家分厂。
大大提升了运输效率的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了不少工作岗位。又因为服装厂大多数工都是
,在福利这方面她更是用心。
她永远都记得,当年在家属院时候经历过的事。
对于社会重男轻的大环境,她无法去改变,她能做的,只有提供一个工作,让她们有经济基础,让她们拥有说“不”的权利。
这个年代,很多忍受欺压,不离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她们不敢。是因为离婚以后,天大地大,却没有她们的容身之处。
她给她们这个容身之处,也许宿舍很小,也许宿舍很狭窄,很拥挤,但当走投无路的时候,这里就是一处净土。
她们可以在这里度过难关,通往新生。
也因此,在建厂之初,简书便对宿舍管理十分严格,她不希望它像后世的很多工厂宿舍,变成一个有些乌烟瘴气的地方。书包阁
进了厂,便是她名下的员工,她不会允许,有在她的地盘,欺负她的
。
好在从创业初始,她便没在安保上费过心,安保部门很是尽心竭力的维护着厂子的安全。
环境带给的影响是巨大的,穗城服装厂最初一批的
工,已经在厂里工作四年了。
而她们如今,跟四年前判若两。
她们变得更加自信了。在家的时候再也不用压低嗓子,低眉顺眼,她们可以大声说话,可以在不开心的时候甩脸子。可以送儿去上学,可以在不喜欢的时候说“不”。
她们的家愿意吗?当然是不愿意的。
可是不愿意又如何呢?当工们不再逆来顺受,学会了反抗,事
便已经不会如他们所愿了。
离开了他们,工可以搬进厂里宿舍,也可以用工资买一间小房子,可以养活自己和孩子。
不用再给一大家子洗衣做饭,不用劳累一天还讨不到一声好,不用再承受来自男的拳打脚踢,不用……
去年的时候,穗城服装厂有一位工离婚了,消息一出,瞬间吸引了所有
的目光。
嘲讽的、讥笑的、看热闹的、眼含期待的……
其中大多数都觉得她做了个错误的决定,离了婚的,能有什么好下场?
可是那名孤注一掷的工将这一切都视而不见,带着
儿搬进了厂里的宿舍。
然后更加拼命的工作,终于在半年后的工作中,升职成了小组长,攒钱买下了属于母俩的小家。
儿也被她养的白白胖胖,恢复了开朗。
也许生活中还是会有一些闲言碎语,可是她们再也不用担心半夜时分突然被从床上揪下来毒打一顿。
小孩再也不用担心哪天被眼
恻恻的祖父母偷偷卖了。
母亲再也不用一边上班,一边担心在家的儿。
母俩的
子越来越好过,与她越过越糟糕的前夫一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没了家里的两个出气筒,有些力倾向的男
,在一次与他
争执中,失手将
打成了重伤。
倾家产的赔偿了对方,可还是留下案底,被单位开除。
他那一心想要抱孙子,为此拼命折磨孙的母亲,没了任她磋磨的儿媳
,在洗衣服的时候滑倒,摔了腿。
他那对家里一切视而不见,持默许态度的父亲,也因家里一连串的意外而心里心力瘁,工作上出了很大的差错。
原本看上去“和和美美”的一家子,在没了承受一切苦难的母俩后,终于露出了隐藏在最下面的
暗脏污的本质。
第923章 改变
对于这鲜明的对比,让一众看热闹的围观群大跌眼镜。
热闹是看到了,但这跟他们最初猜想的不一样啊。
不应该是母俩离婚后生活窘迫,最后灰溜溜的滚回去求复合吗?
如今怎么反过来了?
但是这群心中的疑惑不解,不会有任何去解答,也没
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