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制的雪里蕻比较咸,腌渍发酵的味道也比较重,所以要在水中多浸泡清洗几次,这样咸味淡,吃起来的
感也更加爽脆。
雪里蕻准备妥当,又将准备好的韭菜切成韭菜碎,量不用太多,一大撮就行。
接着他往碗中放
一些
黄酱,倒
黄酒,用勺子慢慢澥开。
黄酱是做炒麻豆腐必不可少的配料,也是麻豆腐好吃的关键。
澥
黄酱的步骤对林旭来说并不陌生,之前做炸酱的时候,就有类似的步骤。
黄酒澥开的
黄酱在热油中烹炒,酒
会迅速挥发,而在挥发的过程中,
黄酱中发酵的怪味也会被带走。
这样炒出来的酱更香,更鲜,吃起来更美。
好吃的麻豆腐一定要有酱香味,可惜现在的饭店讲究效率,根本做不出这种味道,也就一些上了岁数的老
,知道麻豆腐的做法。
具体的做法其实并不难,就是费功夫。
好吃的麻豆腐需要在锅里不停的咕嘟半小时左右,整个流程和制作时间跟炸酱差不多,年轻
没这功夫做,也就退休在家的老
家,才能有这个闲工夫。
黄酱澥开后,林旭又将熟的羊尾油切成丁,放在碗中备用。
生的羊尾油膻味重,在水中煮一下,膻味会减轻很多,同时油脂的香味也更加浓郁。
这一步不能省材料,要多切一点,而且最好全是肥的,这样做出来的麻豆腐吃起来更油润,香味也更充足。
接着将整包装的麻豆腐倒出来,方便炒制。
麻豆腐有
发酵的怪味,同时还有豆腥味,不喜欢的
会避之不及,而喜欢的
则吃不够,甚至还会觉得味道太淡,主动往麻豆腐里面加一包豆汁,让味道更加浓郁。
忙完这些,林旭又将青豆焯一下水,去掉豆腥味。
准备工作全部结束,他架上油锅,开始制作。
麻豆腐容易粘锅,在做这道菜之前,要先进行滑锅,滑锅结束后,往锅里加
一大勺植物油。
先烧热,把植物油的鲜味烧出来,接着将切好的羊尾油倒进锅里,小火炸制。
这个步骤不能着急,得小火慢炸,让这些脂肪粒中的油脂吐出来,这样锅里的油就成了荤素两掺的调和油。
这其实是川菜的烹饪理念,用素油加猪油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提升菜品的香味和油脂感。
所谓素油加猪油,越吃越上
,说的就是川菜荤素调和油的妙用。
而今天的麻豆腐,用的荤油不是猪油,而是羊油。
没多久,锅里的那些肥
丁就表面微微发黄,体积开始缩水,这是油脂被炸出来的表现。
为了让香味更加迷
,林旭此时将切好的葱花倒进锅里,跟肥
丁一块儿在锅里炸制。
“嚯,素油加羊油再加葱油,这香味真是没得说。”
庄一舟今天跟林旭一块儿拍摄,看到这做法,对麻豆腐充满了期待,他
朋友是京城
,经常能吃到这道小吃,但林旭这种素油+羊油+葱油的做法,却没见过。
林旭一边用小火在锅里熬一边说道:
“麻豆腐有怪味,所以要用混合油压一下。”
等锅里的葱花和肥
丁全都变成焦黄色,将澥开的
黄酱倒进锅里,开始炒制。
炒的过程中,要不停的用勺子推锅底,防止
黄酱糊锅。
此时的锅里油多酱少,
黄酱很快就被炒出了香味。
林旭往锅里加
一大碗水,约莫跟锅里的油一样多。
看起来一锅油,很多很
费,甚至让
觉得有些腻,但事实上,麻豆腐这种食材想要好吃,油是必须要多放的。
油脂越多,豆渣的酸涩感就越少,吃起来
感才会柔软顺滑。
很多
觉得麻豆腐不好吃的原因,就是油少了。
倒水之后,直接将麻豆腐倒进锅里,用勺子搅拌一下,让略微有些
的麻豆腐散开,和锅里的汤汁融合在一起。
此时的麻豆腐像是坏掉的牛
一样,在锅里呈现出灰白色,还满是糊糊,要是这会儿拍出来,怕是很多
都以为庸子又在印度探索新式美食了。
林旭不断用勺子在锅里搅动,让汤和麻豆腐混合起来,等锅里的糊糊烧开,将火调小,让麻豆腐在锅里咕嘟着。
老燕京
做这道菜有个歇后语,叫炒麻豆腐——大咕嘟,这道美食要说讲究吧,挺讲究的,雪里蕻羊尾油决不能少。
但要说简单吧,也挺简单,炒好酱加点水,再将麻豆腐放进锅里咕嘟就行了。
锅里的水逐渐减少,水蒸气带走了麻豆腐的酸涩味,油脂又一点点代替水,跟麻豆腐融合在一起。
为了让香味更好,熬煮了十来分钟后,林旭往锅里加了一大勺黄酒,随即开始推着锅底翻炒。
此时麻豆腐的香味其实已经出来,不过还需要熬煮,把水分完全炒出来。
这样
感更好,味道更香。
林旭不断用勺子在锅里翻炒,加速水分蒸发,同时防止糊锅。
等水分少得没法咕嘟的时候,将准备好的青豆和雪里蕻倒进去,再淋
一些增加颜色的老抽,继续翻炒。
一旁的庄一舟默默看着,打算休息的时候在
朋友家露一手。
看到这里,他好的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