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元江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分明是说如果裴氏归
谢氏,那他就不会再继续手握重兵了,他会和家
一起待在京城,待在谢渊的眼皮子底下。
这种
况下,谢渊要是还看不住裴元江那可就完犊子了,他也趁早别想着做什么皇帝了,还是回家卖红薯保命好了。
至于多给裴元江一些好处,那
家都把领地、兵力全都双手奉上了,谢渊难道不该痛痛快快给
家一份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吗?
说到底,这是谢渊占便宜、黎民百姓少受苦的一场绝佳
易。
两
简单聊过,李璟就回去给谢渊写密信了。
密信有点儿长,为了不影响他使用信鸽,李璟把写在小纸条上的密信标出序号,一个一个相继塞进鸽子腿上绑着的小竹筒里。
等到叶安澜做好饭出来,李璟都已经一
气放出了近十只鸽子。
看着鸽子笼里那硕果仅存的一只雪白信鸽,叶安澜颇为无语的吐槽了一句,“果然我们还是需要养几只鹰隼啥的。”
李璟:......这是嫌他写的太多了????
他端起一碗温度正好、金黄浓稠的小米粥,“猛禽很难驯养的。”
叶安澜目视北方,“等什么时候中原腹地大一统了,我们就去北边抓点儿游牧民族帮我们驯养。”
李璟:......这反攻的理由是不是有点儿太儿戏了?
叶安澜却是振振有词,“总不能就只许他们抓我们的工匠,抢我们的
,却不许我们反过来也抢他们吧?”
李璟默默喝粥,心说若是真的大一统了,谢渊肯定会第一时间让百姓休养生息,竭尽所能恢复国力,而不是直接就莽上去,和周边异族一较高低。
不过,为了不打击叶安澜的积极
,这话他还是不要现在就说出来了。
***
裴元江与李璟秘密会面之后的第八天,谢氏打下了隔在谢氏大军与京城之间的那些州县。
就在大周朝廷
自危,气氛紧张压抑到了极点的同时,谢氏突然停下了他们攻城略地的脚步。
第393章 接收裴氏
大周朝廷的皇室成员、大小官吏因此松了
气,却不知他们眼中这难得的喘息之机,其实是谢氏故意放给他们的。
就在他们为了自己的命运战战兢兢的时候,谢氏和裴氏的部分核心
物,在两方势力领地的
界处进行了一次秘密会面。
正如叶安澜所料,裴元江的大方不计较很得谢渊的心,他不仅全盘接受了裴元江为裴氏文武官员请功的册子,而且还承诺了会给裴元江封亲王位。
裴元江给他推荐的裴氏能臣,谢渊也都亲自见了一遍。因为有裴元江这个熟悉所有
的裴氏旧主代为介绍,谢渊很快就给这些裴氏旧臣安排了适合他们的职位。
那些负责征战以及戍守的武将,叶安澜依然还是让他们在裴元江手底下效命,只不过他们的职责却不再是守卫西北全境,而是只需专心抵御外敌。
至于那些牧守一方的文官,这些
谢渊虽未一一亲见,但仅仅只是他们应裴元江的要求递上来的当地
况汇报,就已经把他们当中七成以上的
或是能力不足、或者心思不端的弊病全都
露了出来。
能力不足的谢渊没打算直接弃之不用,这些都是曾经跟着裴元江一起治理西北的
,看在裴元江的面子上,谢渊可以培养他们。
实在培养不来的,谢渊也可以给他们换个适合他们的岗位。
可那些心思不端的,既然他们对裴元江不忠,大着胆子把他当傻瓜糊弄,那他们就也别指望谢渊会看裴元江的面子对他们多加包容了。
他可不是只会打仗,但却对内政一点儿也不
通的裴元江,能在内政上忽悠他的
不能说没有,但最起码对方也得是李璟那个级别的妖孽。
像这些做假都做不到天衣无缝的,
蠢偏偏还要自作聪明,这不就是上赶着找抽?
当然,就算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整顿吏治,眼下的这个节骨眼儿上,谢渊也不会给西北地区来一次大换血的。
为了安定
心和军心,谢渊起码还得多忍他们几个月才成。
这么想着,谢渊把原本的裴氏文官全都留在了他们原来的位置上。
他的这一举措,直接给了裴氏那些文官一个错误信号。
那些心中有鬼的,还以为谢渊也是个和裴元江一样好糊弄的糊涂主家,他们高高提起的心放回了肚子里,原有的一点忐忑也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彻底消失无踪。
他们不知道的是,谢渊明面上虽然啥也没
,但暗地里却派出了不少
手到西北各州各县明察暗访。
这些
或是扮成世家公子、举子、进士、商贾、随行的下
、走南闯北的镖师、医婆、游方郎中、道士、算命先生......或是
脆就直接披着谢家军的军服,当自己是个负责守城的寻常士兵。
他们在西北地区一边自己调查,一边自然而然的融
、团结当地的底层群众,从他们或有意或无意的言语片段中慢慢了解实
、收集物证、保护
证。
如此过了不到三个月时间,谢渊派出去的那些暗线就已经掌握了西北地区大部分州县的具体
况。
剩下的极少数地方,谢氏暗探罕见地铩羽而归,明知有问题却什么也查不出来。
这些地方明显处理起来十分棘手,但因为暂且影响不到大局,所以谢渊就没有第一时间派遣自己的得力
将过去。
他把自己接下来的忙碌重心,转移到了和大周朝廷的那一战上。
筹备粮
、军服,更新武器、盔甲、战马,按部就班练兵,发动所有暗线打探
报,根据
报制定战略战术,根据战略战术调派将领,打舆论战......
如此又忙活了好几个月,直到这一年的抢收结束,谢渊这才拍板定下对大周朝廷的最后一战。
此时叶安澜和李璟已经从京城离开近两个月,在此之前,他们用最少的
手把京城搅得愈发动
不安。
在他们处心积虑的谋算下,太后一党和其他皇室宗亲之间的关系一天比一天紧绷。
要不是谢渊备战的动作实在太过明目张胆,就连路边的大黄狗都知道这京城很快就要不太平了,大周朝廷也已经没多少
子了,这两拨
恐怕早就
脑子打出狗脑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