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这是为什么?”沈泽秋拧眉问道。
老乞丐见沈泽秋愿意听他说话,滔滔不断起来,“那
下大雨,我带着孙儿抱
躲雨,不小心就躲到了这家布坊门前,叫什么云,哦云裳阁!”
“还没站稳哩,就叫店里的伙计拿着扫帚棍子给赶了出来,这腿就是跌在石阶上磕伤的,您看看,这是
的事吗?我知道里
都是
净净有身份的老爷夫
小姐,见不得我们这种肮脏
,但也用不着一句招呼都不打,就用棍子扫把招呼吧?”
沈泽秋看着老乞丐的伤腿,心有不忍,掏出几枚铜钱给他,让他买点药酒擦一擦,淤血散的快。
“谢谢,您真是个大善
。”老乞丐连忙拉上小乞丐一块给沈泽秋道谢。
“不用谢,大家都不容易,老
家,请问那云裳阁怎么走,我想去看看?”沈泽秋起身问道。
老乞丐伸长脖子指着街
,“走到街尽
,左拐就看得到了。”
……
“客官,慢走了,小心点门槛,下回再来!”
“哎呦,谢夫
,好就没见,您还是这么光彩照
,里边请,看看新货吧。”
沈泽秋一拐出路
,就看到了写着“云裳阁”三个大字的烫金招牌,这儿原来是一座茶楼,位置特别好,南来北往的
想不注意到都难。
刚走到门
,就有伙计迎出门,喜笑颜开的说,“这位老爷,瞧着面生哩,
回来咱们云裳阁吗?”
沈泽秋微微点
,挺直肩背跟着伙计走了进去,这伙计
舌十分伶俐,边走边提醒沈泽秋小心门槛,“咱们店里款式多,价格实惠,您想选点什么?”
说着拿余光在沈泽秋身上打量,沈泽秋穿的是绸缎裳子,腰间还挂着一块月牙玉,一只做工
细的小香囊,一看就是有点财力的,小伙计把沈泽秋看成了一条大鱼,不等沈泽秋答话,就引他上二楼卖绫罗绸缎的地方。
“店里新进了苏州缎,那是最新的工艺,州府的大老爷都穿这个,贵气!老爷您要来一身不?”
沈泽秋望了店伙计一眼,开
问,“做一身多少钱?”
“十两银子,不贵,在其他布坊没有十五六两买不着!”伙计殷勤的介绍道。
沈泽秋摸了摸料子,和自家的一样,他问出了最好的问题,“为何你们的价比外
便宜四五成,这样岂不是亏本买卖?”
伙计嘿嘿一笑,
科打诨一句,“客
放一万个心,咱们老板有钱,这是发善心做善事哩。”
沈泽秋轻笑,知道再问也打听不出什么,不再多言。
做货郎的那几年,沈泽秋偶尔会到县里进货,在县城里有几个相熟的掌柜,从云裳阁出来之后,他按照记忆,想一家家拜访。
去到第一家,店里坐满了食客,店家笑着招呼一声,“要吃面不?”
沈泽秋摇摇
,看着招牌上李记面馆四个字叹了声,物是
非,这变成面馆子了。又去第二家,招牌还在,只是大门紧闭,门锁上落了层厚厚的灰。
“一个月没开门咯。”隔壁邻居搭嘴道。
走到第三家,沈泽秋终于看到了故
,忙快步走进铺子里,“王掌柜的,我是沈泽秋啊。”
“哦——想起来了,哟,士别三
当刮目相看,你发了呀。“王掌柜愣了一会,才把眼前穿绫罗蹬锦靴的英俊男子和记忆中的穷小子对上号。
“哪里,比从前好点罢了。”沈泽秋谦虚的说,目光在店里逡巡,“王掌柜,你们收拾东西去哪儿?”
王掌柜拍拍沈泽秋的肩,长叹一
气,“把铺子卖了,回家养老。”
“这?实不相瞒,我一路走来,看到县里的布坊关了大半,这是怎么回事?”沈泽秋再也忍不住了。
王掌柜坐下,倒了杯茶给沈泽秋,从鼻腔里发出声冷哼,沉声开
。
“还不是云裳阁,咱们有的货,他有,咱们没有的货,他还有,价格还比我们低好几成,这样一来,云裳阁宾客盈门,我们就门可罗雀啊。”
“死撑着不降价,没生意,跟着降价是亏本买卖,左右斗不过,都认栽了。”
沈泽秋听完倒吸一
凉气,云裳阁现在不仅将清源县的大部分布坊挤兑倒了,更波及到镇上,连他们沈家的生意都受到了影响。
“王掌柜,大家都是奋斗了半辈子才攒下的家业,就这样撒手了吗?”沈泽秋攥紧拳,心里憋着气,原来云裳阁的分店是这么个开法。
王掌柜想了想道,“他们想成立一个商会,一起对付云裳阁,你要是有兴趣,明早来找我,我带你去看看。”
“好,多谢了。”
……
“千里
,禾青青……”
夜幕降临,月亮星星都探出了
,小石榴洗了澡,穿着棉布小亵衣,盖着小薄被,在安宁轻柔的歌声中睡着了,哄睡了孩子,安宁掩上门,和沈泽秋一块商量起今天所见的事儿。
云裳阁春天才在清源县开店,到秋天就将一大半的布坊挤兑到倒闭,可见手段是多么的厉害。
“明
和我一块去商会看看吧。”沈泽秋对安宁说,“看看其他
怎么想。”
“嗯,好。”安宁点点
。
第二
一早,他们就随王掌柜一块到了姓姜的一户
家里,姜家的布坊,曾经在清源县开到了第六家分店,现在只剩两家。
一进堂屋,里面已经满满当当坐了几十号
,众
议论纷纷,吵得不可开
。
“要我说,从云裳阁开业的时候,咱们就得团结,现在啊,晚了!”一位络腮壮汉粗声粗气的说。
另一个白面书生模样的站起来,“徐兄此言差矣,咱们现在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还不晚,黄花菜都凉咯。”一位年近四旬的
掌柜挥了挥帕子,嗤笑道。
沈泽秋和安宁带着小石榴站在
群最末,忍不住蹙起眉,这样吵下去有什么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