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还在看乐子,突然发现自己被内涵,从看乐子变成了乐子的众
:“……”
好家伙,这是在这里等着他们呢!
于是乎,这一
,对一切一无所知的魏国公徐潜刚刚上朝,就被四面八方投过来的目光包围了。
不等他反应过来,群臣的弹劾声,已经淹没了整个朝堂。
魏国公徐潜:???
“臣要弹劾魏国公教子无方,纵容其子肆意污蔑朝臣,诽谤公卿……”
虽然莫名其妙被围攻,完全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但听到“教子无方”四个字,徐潜立刻dn动了,怒气槽一下子溢满。
他睥睨四方,怒目而视,摆出了大战群雄的姿态:“——我儿是陛下都称赞的天资聪慧、温良纯善,诸公说我教子无方,这是对陛下有所不满吗?”
第章 无冕之王27
魏国公徐潜一开
就是大招, 直接把皇帝的金字招牌搬了出来,老碰瓷
了。
不少
顿时面色之滞。
正常被弹劾的流程,难道不该是下跪请罪, 或者一条一条澄清反驳吗?张
就是一顶“弹劾魏国公世子就是对陛下不满”的帽子牢牢扣在大家身上,还让他们怎么继续开
?
这种做法非但没有打消众
的心思,反而让他们心里憋着的怒火烧得更旺了。
好一个天资聪慧、温良纯善!
只要想到他们做过的事都被徐家那小儿公之于众,被暗戳戳写在了话本子里疯狂内涵,沦为无数上京百姓议论唾骂的角色,若是
后上了史书,便是往后百载千载,都有可能留下污名, 他们便觉得胸腔里像是盈满气的气球, 砰一下就要
炸。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大
实在不堪这般羞辱,气得颤抖着手指指向了徐潜。
“你、你、分明是你魏国公府欺君罔上, 表里不一, 不知使了什么狡猾手段才骗了陛下……徐潜!你教子无方,纵容他肆意侮辱朝臣,蔑视大齐朝廷, 还敢颠倒黑白, 企图继续欺骗陛下?”
闻言,之前被噎住的其他
连忙紧跟着附和:“陛下圣明, 岂会一再受你蒙蔽?”
朝堂上,除了少数没有发言的官员, 其他
几乎将徐潜包围, 纷纷出声指责他。
——他们当然不敢对陛下有所不满,至于陛下夸赞苏赢温良纯善,与他们的说法截然不同, 那当然是陛下受到了
臣的欺骗和蒙蔽啊!这个
臣,舍徐潜其谁?
用这样的说辞规避陷阱的一众朝臣并未发现,坐在上首一言不发的皇帝陛下,眼底的冷意越来越
。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言论其实是在否定皇帝的能力。
被蒙蔽,被欺骗,这是变相说朕是个不分是非黑白的昏君吗?惠明帝的目光扫过与徐潜对峙的群臣,暗暗在心中记了一笔。
而徐潜果然不愧是惠明帝的多年心腹,此时就跟皇帝肚里的蛔虫一样直接反驳:“诸位,我们同朝为官,我徐潜敬你们是同僚,却不代表你们能肆意编排我儿,又是污蔑朝堂百官,又是欺骗蒙蔽陛下,我着实不知我儿哪里来的如此大的能耐!”
这位上过战场、手染过血的魏国公环顾一圈,释放出毫不掩饰的凛然杀气。
“……还是说,诸位其实是对我魏国公府有所不满,对徐某
有甚么意见?”
在魏国公徐潜的气势碾压下,被怒火冲昏了
脑的
都冷静下来,恢复了平静。
“魏国公,你可就太小觑你儿子的能力了。”有
抱着芴板走出,
阳怪气地笑了一声,“如今上京谁
不知,魏国公世子最是急公好义,打抱不平,乃是揭晓不法、肃清污浊,为世
带来真相的
物!《上京秘闻》就是最好的凭证啊!”
徐潜一
雾水,隐约明白过来。合着是那《上京秘闻》的问题?但那不是自家儿子闲着无聊找
编的话本子吗?
他隐约看过假世子的故事开
,就没再往下看,毕竟涉及到自家,看起来总觉得怪怪的,尤其是自家被设定成反派角色,代
就更怪了。虽然觉得儿子拿这个素材写话本有点怪,但徐潜也没放在心上,随他去了,现在听这些
的意思,怎么《上京秘闻》写了见不得
的东西似的?难道他们也被写进了话本里充当角色原型?
想到这里,徐潜恍然大悟。
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阵匪夷所思。
他们魏国公府在话本子里充当不近
的反派
物,他说什么了吗?这些
被写进去又怎么了?看个话本还当真的吗?
不会吧,不会吧?难道真有
因为被写进了虚构的话本里,就要到朝堂上告状?
——这是何等的心胸狭隘小肚
肠啊!
徐潜这样想,也便这样说了出来。
当然,照顾群臣的玻璃心,他嘴上十分委婉,只是那
鄙夷不由自主从眼里流淌了出来:“……诸位都是我大齐的肱骨之臣,竟然会计较那等虚构的话本故事?”
“哈!虚构的话本故事?!”
众
直接被他颠倒黑白的嘴脸气笑了。
有
当场就从袖子里掏出好几卷《上京秘闻》,要当面给眼瞎的魏国公好好看看。
“这则故事,姓名同我只有一字之差的「绣花御史」,身世背景官职外形特征同我几无差别,连说话
吻都同我差不多,就差指名道姓了……”有
率先开
,其他
也七嘴八舌接上,哗啦啦的翻书声响起,“还有这里,那好色成
的「肥公」,府上建制摆设,与我家一般无二,妻妾子
,也是一模一样……”“还有这则故事,那「大
张」,同我一样姓张,脸上的小痣都在同一位置……”
众
看向徐潜,目光十分不善。
“——这叫虚构的话本故事?令郎分明是指名道姓,给我们统统泼了一身脏水啊!”
随着群臣纷纷出言,徐潜也大略扫完了他们所指的那些故事:党同伐异的「绣花御史」、抢抢民
的「肥公」、脑袋空空糊涂断案的「大
张」……一个又一个特征,都准确无误地与眼前的群臣对上了。
不得不说,自家儿子还是挺会取外号的,一个个名号和本
对上都显得十分贴切。或者说,是那话本作者过于才华横溢?
在这样的时刻,徐潜还有心思想这些,属实是“苦中作乐”了。
他已完全明白今天这一出是怎么回事。
只看话本中所揭露的,那些
的种种恶行污迹,就知道今
群臣为何如此愤怒。
换作是他,只怕也平静不下来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