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又来劝说他,一国太子,他皇帝的儿子,都该没了?
皇帝一怒之下,直接挥手,“押下去,凡是来反对朕的,一律当作抗旨,都关起来,送
地牢。”
不怕死的都被他押
了地牢,余下一群见风使舵的文臣,再也不敢说上半句。
当
圣旨便到了御史台林让手上。
午后林让进宫领命,一到皇帝跟前“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臣领旨,定不负陛下使命。”
“起来吧。”
林让却没起来,跪在那眼眶红红的。
皇帝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正欲问,林让突然磕
,“家母年迈,身子骨一向不好,患有心悸,还请陛下照拂一二。”
皇帝一愣,疑惑地看向旁边王恩。
王恩忙凑到他耳边道,“皇后娘娘听说陛下要派林大
去寻太子,便让
捉拿了林让的家眷,关在了凤鸣殿,说
只要有了牵挂,才不会叛主,做起事来也能上心。”
皇帝一脸意外,相处十年,皇后一直温温柔柔,连蚂蚁都不忍踩死一只,如今也知道挟持
质了。
果然这再温柔的
,一旦自己的孩子出了事,什么都能豁出去。
看来,多半也是急疯了。
这一招倒是提前被她想到了,皇帝示意王恩,让他将托盘里的令牌,送到了林让跟前。
见林让接到了手上,皇帝才道,“林大
放心,宫中有太医,又有皇后照拂,令堂还能出什么事?”
—
从皇宫出来,林让便让
收拾好细软,黄昏时携令牌,即刻出了城门,去临安城外领取两万兵马。
一路快马加鞭,刚上城外的山路,便被一辆马车横在道上,拦去了去路。
林让赶紧勒住缰绳,提声询问,“何
?”
话音刚落,对面马车内的
便撩开了车帘,只见一位身穿黑色斗篷的
,从马车上下来立在了跟前,抬手缓缓地揭开了
上的斗篷帽檐。
马车旁的两盏灯火,刚好照在她脸上。
一张脸面容绝色。
当初裴安去娶芸娘,还是林让组的唢呐队去迎亲,林让怎不认识,色一愣,满脸疑惑,“少夫
?”
上回听说她回来了,林让还托
到国公府走了一趟,打探了一些裴大
的消息。
不明白她此时怎么在这儿,林让翻身下马,朝她走了过去,芸娘转
向童义递了个眼色,童义吹了一声哨声。
夜色下,只见几辆马车慢慢地边上的林子里驶了出来。
林让不明所以,望了过来。
片刻后马车停稳,帘子被掀起来,一半大的孩童跳了下来,稚
的童声传来,唤他,“父亲。”
接着林家家眷,包括他年迈的母亲,一个一个地都完好地站在了他跟前。林让呆立在那,震惊地说不出话来,转
看向芸娘。
芸娘对他一笑,“当初在渡
,林大
曾欠郎君一个
,如今我便要向林大
讨回来。”
这桩
,林让自然记得。
若非是裴大
相护,他早就没了命。
“少夫
请说。”
秋的夜风扫在芸娘身上,衣裙被吹得簌簌作响,她抬
看着林让,色肃然清明,“不瞒林大
,襄州的战事并非想象中那般轻松,没有百姓
中的明阳公主,也没有数以万计的百姓起义,只不过是郎君,还有曾经在战场上下来的那些战士,知道襄州有难,他们甘愿拿起刀枪,以自己的
命,不图回报不图名,咬牙坚守在了战场上,只为替我南国万千百姓守住了家门。”
夜间的林子一片安静,只有芸娘清脆的声音,不徐不疾,落地有声,每一个字都敲在
心上。
林让的色愈发愕然。
南北开战后,襄州每回传来的都是捷报,所有
都在欢呼,不是明阳公主,没有军队,而是裴大
......
林让脸色慢慢地起了变化。
南北这些年兵力如何,他岂能不知,实则也不用芸娘提醒,只要稍微从梦里醒过来,便会明白,南国兵力悬殊,即便是拼上五万雄兵,也不一定是北
的对手,单凭南国起义的百姓,又岂能打败北
。
芸娘又道,“林大
心
秉正,当知覆巢之下无完卵,北
一旦南下,南国将会覆灭,到时不只是林大
,南国所有的百姓,都将会生灵涂炭,家
亡,郎君曾说,大难当前,倘若自己都不知道拿起刀枪保护自己,保护身边的
,又怎能去指望别
?皇宫大殿上的那把龙椅是陛下的,可这江山不是,是你我每一个南国百姓的家。”
芸娘顿了顿,哽了一下喉咙,哽声道,“所以,我恳请林大
即刻出发去襄州,支援郎君,驱赶北
,守住我南国疆土。”
芸娘说完,耳边依旧没有半点声音。
林让站在那,色一时千变万化,芸娘的这一番话,无疑将他身为儿郎对家国的那分抱负都挑了出来。
国有难,匹夫有责。
那些隐退的兵将尚且还能不顾
命,不图名声去捍卫自己家国,他一个朝廷命官,又怎能无动于衷。
可一旦迈出这一步,便是抗旨,谋反。
诛九族。
如今他林家一家老小都被接了出来,都在跟前,诛是诛不了,但免不得这辈子都要背上一个谋反的名声。
将来若好了,有了明君,林家还有希望翻案。不好了,一辈子都会在外逃亡,回不了家,归不了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