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昭昭想的话。”
他本不欲当一个被条条框框禁锢的明君,但若是心
之
想的话,那他愿意还百姓一个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
“允朕的昭昭,心想事成。”
第章
沈惟舟拿到那封信是在一个很稀松平常的午后。
那封信用蜡封着, 正面是歪歪斜斜的五个大字“沈惟舟亲启”,背面是行云流水般的书法——
魏长秋。
看背面的字就知道, 魏长秋有一手好书法, 那他为什么要故意把沈惟舟的名字写的歪歪扭扭呢?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还是个小孩子的沈惟舟刚开始练字的时候,写其他字都是狗爬体,写自己名字是行书的故事了。
魏长秋本来以为沈惟舟写什么都一样, 还安慰小不点儿没关系慢慢来, 结果转
就看到了沈惟舟写他自己的名字,尤其是把他的名字和魏长秋的名字放在一起对比,简直惨不忍睹, 惨绝
寰, 惨无
道……总之, 从这以后魏长秋写沈惟舟的名字都是狗爬字体, 而写自己的名字就是要多潇洒有多潇洒,要多好看有多好看。
小不点沈惟舟:……
见沈惟舟看着这封信久久沉默, 安秋明还以为沈惟舟不相信他, 于是花了一下午的工夫, 事无巨细地把他和安诗雨被魏长秋救下又放养了三年的故事。
他和安诗雨其实有父母,但天底下有的父母并不会做父母,有还不如没有。对他们兄妹二
来说, 魏长秋是一个如师如父的角色,尽管他并不承认他是他们师父。
他说,他的弟子只有一
, 那就是沈惟舟。
沈惟舟其实在这封信出现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它出自谁手, 之所以没有阻止安秋明继续说下去, 也是为了多听听魏长秋在离开他的
子里都
了些什么。
听到魏长秋说此生只有自己一个弟子时, 青年唇瓣微弯, 毫不掩饰自己的
绪。
这小老
虽然很记仇,但还算有良心,没把他是关门弟子这事给忘了。
把三
相处的经历从
听到尾,沈惟舟饶是知道没有什么希望,却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师父有提起过他要去哪儿吗?”
自从魏长秋那年出宗,他就再也没回来过,连死讯都是别
代传,天算宗后山的坟冢也是衣冠冢。
那么突然,沈惟舟就没有师父了。
安秋明犹豫了很久,还是摇摇
:“没说过。”
沈惟舟注意到了安秋明的欲言又止:“你好像有话要说?”
“……”
两
俱是沉默良久,一个是在等,一个是在想。
终于,安秋明留下一句话,端起用完的药渣离开了拂云轩。
他说,有时候不是你选择了命运,而是命运选择了你。
沈惟舟不解,但并未
究,而是拆开信封,开始阅读起了魏长秋留给他的信。
信里有魏长秋前朝太子的身份,有玉坠的作用,有那箱旧书的处理方法,有对沈惟舟的叮嘱和关心,还有……那所谓的宿命。
沈惟舟的宿命是早夭,就算不是死于去往秦国路上的山匪,也会被宿命安排着往既定的结局而去。天命之
的宿命是一统,分裂数年的九州大地终将走向合并,就像史书中的记载一样,只有一
能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地位,掌握那覆盖天下的权柄。
但很可惜,宿命不辨善恶是非,最后登上帝位的那个
,让天下民不聊生,天灾加上
祸,整个
间成为炼狱,尸横遍野,无
得以幸免。
魏长秋说,他无意做皇帝。
但他也不能看着百姓一个个死去,罪魁祸首却逍遥法外,为祸
间。
于是他找到一个
,打了一个赌。
“我赌他能对抗宿命,但他赌你能。”
于是,魏长秋以自身
命为筹码,给沈惟舟换回了一条命。
系统说过,在剧本里,沈惟舟应该在去往秦国的路上遇到山匪并因此死去,并没有真正的到了秦国,且遇见秦随。
也正是因为沈惟舟在剧本里没去成,才让盛空阳不得不去秦国赴约,进而和秦随有了接触却求而不得,最后因
生恨,
秦随自杀于望京城门外。
沈惟舟一直以为是系统的到来让他捡回了一条命,原来不是的。
不是系统。
是魏长秋,是抚养他长大又授他文治武功的师父,用命替他逆转因果,去搏一个变数。
“这天下当初可是老夫的天下,你是老夫唯一的弟子,那当然也有你一份,所以这九州山河和百姓老夫可就要
给你了。”
“老夫已经勇敢过了,你大胆去做,成功与否都没关系,对抗宿命本就是一件逆天之事,不是吗?”
“舟舟啊,老夫知道此话太过沉重,但这件事总要有
去做的,不是你便是我,又或者是谁,都一样。”
“唯责任二字而已。”
“守住本心,守天下百姓。”
“魏长秋,绝笔。”
……
自那
去过城楼之后,沈惟舟就没再见过秦随,两
像是回到了之前不熟时候的状态,除了每
都有新的糕点送进拂云轩,秦随再没有过只言片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