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总管的计画可有进展?」徐国公有些不耐。更多小说 LTXSDZ.COM
「是,汪公公命小
带来好消息。其一,万贵妃已决定助韩王得位;再者,汪总管曾答应国公,在韩王与国公千金大婚之后,便会送来宝贵信物。」
周连自怀中取出一方金匣,双手呈上。
金匣中乃是一枚青玉大印。徐俌取出玉印,印纽上铸闢邪兽,卧镇印台之上,此乃国君所用的猒胜之印,印文为九叠文篆书体,印上刻着「天命明德表正万方
一执中宇宙永昌」。
是传国御璽。
徐俌
吸了一
气。
为求谨慎,徐俌取出藏于书房的建文朝御旨,比对皇帝鈐印,两相对照,是同一枚,千真万确。
「果然是太祖御璽『凝命宝』,汪公公诚不欺我!」徐俌双拳紧握,仰天呼喊,「老夫等待多年,伺机匡復社稷,现在,该是时候将大位
还给太祖后
。」
终于。
筹画多年,现在终于可以付诸实行。
当年在燕王朱棣的
威之下,徐俌的先
――徐达长子徐辉祖不得不假意称臣,然而徐府三代一直不曾放弃寻找建文帝。
十年前,徐俌父亲的门生――大理寺少卿谢瑺来访,声称他在偶然在大理寺旧簿籍中,发现了一袭旧袈裟和几本手抄佛经,佛经页末都註明「白云寺」。
谢瑺翻查旧案,并讯问过几位老寺正才得知,正统五年曾有「广西僧
,诡称建文皇帝」一案。
簿籍记载:
正统五年思恩知府岑英路经广西白云寺,所有僧
皆跪,唯一老僧独坐,问他为何不跪,答曰:「我乃建文帝也」。『地址发布页邮箱: ltxsba @ gmail.com 』
又见寺壁上题诗:
流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
。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
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
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岑英心觉有异,下令将全寺僧
扣留,将老僧押解进京,上书奏请英宗皇帝定夺。
英宗不敢轻忽,将全案
由大理寺密审。
根据卷册内供词,该名僧
乃是钧州
杨行祥,年已九十馀,谎称自己是建文帝,欲行悖逆,下狱后病卒,同谋僧十二
,皆戍辽东。全案结。
谢瑺阅卷后,心生疑虑,认为此案审理过程过于
率,继续追查后,才发现此案另有别卷,却被弃置一隅,未列于同案籍内。
根据别卷内所载供词,大理寺卿曾传召早年侍奉建文帝的老太监吴亮,前来辨认老僧面容,因帝左脚趾有黑痣,又提及事帝进膳时曾将肴
遗落之旧事,进而主僕相认,涕泣不止。
老僧自述,当
金川门之变,燕王兵临城下,他先在皇宫内四处放火,掩
耳目,好与和简太子朱文奎一同出逃,两
在监察御史叶希贤、翰林院编修程济等九
的护送下,从南京逃往浙江,再转往贵州,在贵州长顺落脚。建文帝见復位无望,就在长顺的白云寺出家为僧,直到被思恩知府寻获。
大理寺审后不敢专擅,将全案
由英宗皇帝定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