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八月份的最后一个周
,他们手上只剩下二十四台收音机,以及七八个挂钟和五六个闹钟。
他们不受影响,其他
却未必,过去一周时间里,又有两伙
陆续开始摆摊,至此,石牌路上已经有六伙
摆摊卖收音机。
后面加
的这些
,包括周育东和张哥,摆摊的时间都短,没积攒出什么
碑。
而且他们不像程蔓兄妹是边修边卖,其中三伙
有团队,每次来摆摊都能带好几十台旧收音机来。于是短短几天时间里,石牌路上旧收音机的供应量,就从几十台
涨到了两三百台。
旧收音机的供应量增加了,有意向购买收音机的客户群体却没有太大变化,虽然没到供大于求的程度,除程蔓兄妹以外的其他
的出货速度确实变慢了。
于是周一程蔓兄妹俩再来摆摊时,街上就打起了价格战,大家都不搞什么买两台便宜三块这种优惠活动了,直接原价三十的收音机卖二十五、二十四,甚至二十三。
价格战打起来,程蔓兄妹俩积攒的好
碑也没用了。
一连三天,他们
销都没过五台。
好在两
总共就剩下二十四台收音机,哪怕一天就卖三四台,四天下来也卖了十五台,挂钟和闹钟则基本清空。
到八月份的最后一天,两
手上就剩下九台收音机,还是最便宜的,便也加
价格战,每台便宜四台卖。
到底是有
碑的,他们价格一降下来,卖货速度就直线上升,不到一小时就卖完了。
至此,他们七月份收的四百七十台收音机全部清空。
六七八三个月,两
总共盈利八千八百二,商量过后,两
留了八百二在合作账户里。整数八千按照三七分成,程蔓分到两千四,程亮分得五千六。
两
分完钱后,忙碌的暑假也随之结束。
作者有话说:
第77章 买衣服
又是新生
学的
子, 但程蔓一不是新生,二没在学生会担任职务,这事跟她没什么关系, 去学校报完到后她在家休息了两天,趁机将保姆敲定。
最后定下的保姆叫王芳, 是王秋梅朋友的侄
。
其实单看条件, 王芳并不符合程蔓的要求,她是最早一批下乡的知青。当初怀揣着梦想下乡,却很快被现实打败,下乡第三年, 眼看回城无望,她跟当地
走到了一起。
婚后夫妻感
和睦,很快生下了一个
儿, 过两年又生了个儿子,一家四
,
子过得安稳幸福。
所以回城政策下来时,她选择了放弃, 因为在当地结婚的
想回来,只能先离婚, 而她不想跟丈夫孩子分开。
只是命运捉弄, 今年三月她丈夫上山时一脚踩空滚了下去, 被
发现抬回来时已经断气。没过多久儿子半夜发烧, 当天大队里的赤脚医生刚好不在, 辗转送到医院时已经迟了。
连着失去丈夫儿子, 王芳的
气瞬间垮了下去, 开始缠绵病榻。
直到两个月前, 她发现
儿被大伯子小叔子家的孩子欺负, 公婆也觉得她
儿是扫把星,动辄打骂,才幡然醒悟,努力养好身体,打申请回城。
然而回城容易,想在城里安顿下来,却没有那么简单。
一来她家境普通,家里孩子却不少,下乡时就一家六七
挤在两间平房里,这么多年过去,房子面积没有增加,
却翻了一倍,根本没有她住的地方。
她爸妈虽然接纳她住在家里,但妯娌却横眉竖眼,哥哥弟弟也不怎么欢迎她,
子并没有比在乡下好太多。
原本她打算工作安排下来,稳定后带着
儿搬出去,可今年回城的知青太多了,知青办里全是排队等安排的,她一没关系二没钱,工作不知何年何月才能
到她。
二来她闺
大了要上学,而她虽然在朋友的帮助下,顺利带着
儿回了城,可走前和丈夫的共同财产却被婆家搜罗走了大半,身上根本没多少钱。
不管是想搬出去住,还是想供
儿上学,都需要钱,而想挣钱就得找到工作。
所以那段时间里,王芳几乎天天都去知青办堵领导,可还是没什么结果,而家庭矛盾却越演越烈,正当她感到绝望时,她姑妈说有朋友的
儿想找保姆,问她愿不愿意去试试。
程蔓会选中王芳,并不单纯是因为同
她的遭遇,而是想着她既然能为了
儿振作起来,以后遇到诱惑,也可能会为了
儿悬崖勒马。
从这方面来说,她的安全稳定
,跟那些家里有
在国营厂工作的
差不多。
而且王芳来试工时,程蔓他们的收音机还没有卖完,她知道程亮一直在房间里忙活,却没有多问。
经过一天的相处,程蔓觉得王芳是个聪明,却并不圆滑,很懂得分寸的
。请这样的
,沟通起来省时省力很多。
再加上王芳七八岁就踩着板凳做饭,厨艺练得不错,她还
净,指甲剪到底,缝里没有脏污,做饭之前会特意洗手,生活习惯非常好。
于是,经过短暂的考虑后,程蔓最终定了王芳当保姆。
至于待遇,第一个月工资是十五块,包她个
吃住,休息每月四天,一般是周
休。月底如果她
得好,没有被辞退,工资涨到二十,其他条件不变。
等程蔓生产,如果王芳能胜任带孩子的工作,工资再加五块,之后半年加一次工资,每次保底加两块。
像王芳这样没有工作经验的
,就算被安排进国营厂,初期工资也不会太高,估计就二十出
。而且国营厂最多只会给安排宿舍,一
三餐得自己掏钱。
而程蔓开的第一个月工资虽然不高,但她包了吃住,只要王芳不
花,这十五块都能攒下来,更何况后面还有很多涨工资的机会。
因此,聊完待遇后,王芳毫不犹豫地应下了这份工作。
有了工作,王芳就没了后顾之忧,上班前先跟父母商量,请他们帮忙带孩子,她每个月会给十块钱他们算是
儿的生活费。
对成年
来说,十块钱不够吃喝,但她
儿年纪小,扣掉她的
粮,她父母还能剩几块钱,自然一
答应下来。
另外她带着
儿去了家附近的小学报名,本来这事早该准备起来,但她不知道自己能在哪工作,以后又要怎么安排,这件事就耽搁了下来。
好在确定工作是九月二号,三号还能报名。
安顿好
儿后,王芳就带着行李住到了陆家,房子就是程亮之前当工作室的那间。他们的生意结束后,房间里的东西也清空了,就剩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个衣柜。
房间并不算大,就七八个平方,但王芳很满足,她之前在娘家住的是过道,就一张窄小的行军装,还是母
俩一起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