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出身一般,学历也不出众,能爬到今天的位置不是傻子,听出了程蔓话里的
层含义,脸色黑沉问:“你什么意思?”
程蔓不怕他,挑明了问:“您不愿意彭欣同志上大学,是因为怕她学历超过你,心里自卑吧?”
周伟猛地站起,大声说道:“程
事!我看在你是
联
事的份上才听你说这些,可你这么诬陷我,别以为我不敢揍你!”
“你要揍谁!”
随着声音响起,陆平洲拨开门
堵着的
走了进来,将程蔓拉到身后,直视着周伟问:“周副营长,我妻子听到你们夫妻吵架,过来劝架,你这个态度不合适吧?”
平时见了陆平洲,周伟也愿意笑脸相迎,毕竟两
差着级别。但今天他实在笑不出来,不过吴舜玉也来了,他忍住没发火,只僵着脸说:“是你媳
说话太难听!”
程蔓闻言从陆平洲背后探出
:“你觉得我说话难听,倒是给出合适的理由反驳我啊!可别说是家里没
照顾孩子没
管,刚才我都给你分析过了,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你们夫妻齐心协力,办法总比困难多。你连努力都没有,就无理取闹不让妻子上大学,我怀疑你因为怕被妻子比下去,而阻挠妻子进步,有毛病吗?”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她这态度吧,着实有点嚣张,陆平洲和吴舜玉都忍不住朝她看去。
程蔓有所察觉,却完全没有收敛的意思,她男
跟领导都在,她嚣张点怎么了?而且她这又不算多严重的指控,周伟告状都没用,再说天塌下来有吴舜玉顶着,她怕什么啊!
于是对上周伟愤怒的目光后,程蔓不但没有退缩,还抱紧了陆平洲胳膊大声说:“像我们家老陆,从来不怕我进步,非常支持我考大学,高考那两天为了让我心无旁骛,特意请假接送我。看看他,再看看你,周同志你不觉得羞愧吗?”
那么多
看着,陆平洲倒是知道谦虚了,心里飘飘然,面上却不以为然,轻咳一声说道:“咱们是夫妻,互相理解是应该的,而且我也没怎么样,只是做了身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男
,成为丈夫后应该做的事。”
说着撇一眼周伟,划清界限道:“我可不是那种因为媳
进步,把自己比下去,就想尽各种办法拖后腿的小心眼。”
某小心眼:“……”
被夫妻互捧炫一脸的吴主任和围观众
:“……”
作者有话说:
二更合一。
[][2]来自百度。
高考细节都是从网上查的资料,各省高考流程不同,不用细究,分数也是根据资料掰的,可能有bug,就当是架空哈。
第5章 通知书
虽然程蔓和陆平洲当众秀恩
的行为让大家沉默许久, 但经过他们一通搅合,周伟和彭欣这架算是彻底吵不下去了。
倒不是周伟被炫一脸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是他被夫妻俩的话给架起来了, 如果他坚持不让彭欣上大学,因为害怕被妻子比下去而不让她进步的帽子就会扣在他脑袋上。
虽然这只能算私德, 连生活作风问题都算不上, 现在也不是大运动那会,各方面都管得严,这点小问题不会影响到他的前途。
但他能从普通义务兵之中脱颖而出,爬到现在的位置, 跟他苦心经营名声脱不开
系。
至于他为什么会站出来反对彭欣参加高考,主要是因为这年
「男主外,
主内」的思想仍是主流, 只要他强调这个家离不开彭欣,她选择参加高考是自私,是置家庭不顾,就能把问题全推到她身上, 于他名声无碍。
他一不动手打
,二不
大骂, 吴舜玉这个
主任来了, 他也能说自己有理, 如果不是吴舜玉丈夫是驻地司令, 上次他都不会给她面子让步。
但就算吴舜玉是司令夫
, 还当着
主任, 也不好一而再, 再而三地
他让步, 所以这一次, 他笃信自己能成。
可他没想到
联里还有个不按常理出牌的
,也没想到陆平洲会毫无顾忌地偏帮她,把他的脸面放到地上踩。
只是他们能无所顾忌,周伟却不能。
尽管到他这个年纪,想升上去一辈子留在部队很难,但只要能去掉营长前面的副字,转业后的待遇都能好不少。
而他想升职,就得继续经营名声,否则真被扣上自私小气的帽子,时间长了领导心里难免有想法。
经过再三权衡,周伟决定妥协。
但他没有一味认错,而是卖惨说自己从没想过要拖彭欣后退,阻挠她进步,只是心疼孩子,才希望她能留在临江。
这次反应这么大,完全是怕她成绩卡线,最后被第三志愿录取去隔壁市。他出任务时经常一两个月不在家,如果彭欣去了外地,动辄几个月回不来,哪怕孩子们能自己穿衣吃饭,他们当父母的也没办法放心。
如果周伟坚持不让彭欣上大学,大家会顺着程蔓的话觉得他气量小,可当他退而求其次,说自己只是不想彭欣去外地,大家就觉得他给出的理由合
合理了,纷纷改去劝彭欣。
彭欣虽然想上学,但她也是一个母亲,如果周伟拿自己说事,她肯定不会妥协,可说到孩子,她也心软了。
再加上那么多
在耳边劝……
最终,夫妻俩约定,如果彭欣被第一第二志愿录取,就去上学,如果是被第三志愿录取,就放弃。
于是事
圆满解决。
但程蔓并不觉得这个结果很圆满。
她并不意外彭欣妥协,每个
都有在乎的
和事,就像她自己,在乎父母和陆平洲,所以高考没想过要远离家乡。彭欣为了孩子,选择留在临江读书太正常了。
她只是觉得周伟这个
虚伪且自私,就算现在选择了妥协,以后彭欣上了中专,他可能还会因为自卑整出其他幺蛾子。
陆平洲听后反问:“你觉得什么才算圆满?离婚?”
程蔓想点
附和,但张了张嘴后什么都没说出来。
哪怕是几十年后,离婚都不算小事,更何况现在是七十年代。
唔,也不能这么说,高考都恢复了,知青回城
也不会太远,而在这个时期,抛妻/夫弃子的事
太多了,离婚率也会迎来一个小高峰。
可彭欣还没有走到这一步。
首先她考上了,这时候上大学不需要单身,她没有离婚的必要;
其次周伟虽然出身农村,但级别高工资高,妻子还能随军,驻地是偏了点,军嫂们把户
迁过来后照样能吃商品粮,进国营厂上班。就算不考大学,彭欣的
子也没有那些下乡知青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