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家
各怀心事时,大门被敲响了。
余家成去开门,门外站着的是余大伯一家。
“大哥大嫂,鸿轩,快进来坐。”余家成道。
几
换了鞋子进屋,被余家成引到客厅坐下。
李慧和余圆也走出厨房打了个招呼。
大
在说话,余圆则去倒了几杯水端过去。
“谢谢啊,圆圆,正好渴了。”大伯娘王成芳笑着接过。
余圆对这位大伯娘的印象还是挺好的,虽然嗓门大,但对自己家
是没得说,从前余圆家经常能收到大伯娘寄过来的农家菜或者土
蛋。
大伯娘对掐尖要强的余美娟也很是不喜。
连带着也觉得蒋玉欣上梁不正下梁歪。
所以来了以后除了给他们拿自家种的菜,就是安慰余圆,让她别太难过。
堂哥余鸿轩也安慰了几句,相比起蒋玉欣,他还是更喜欢余圆这个看起来乖巧漂亮的堂妹。
余鸿轩今年快三十了,高校毕业,打了几年工,辞职回家,如今在家做助农直播,帮助村里
把滞销的果蔬粮食卖出去,挣了钱的同时,让自家
在村子里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余圆一直觉得,他能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回老家帮助村子里的
,是件挺需要勇气的事。
余家成留在客厅里陪余大伯说话,大伯娘则闲不下来,去厨房帮忙。
李慧做了一大桌子菜,红烧排骨,酱焖羊
,
炒肥肠,还有青翠欲滴的小青菜。
对于李慧的厨艺,大家都是竖大拇指的,前世最后那几年,她想这一
常常想的泪流满面。
两家
围坐在一起,气氛自然是比和余美娟吃饭时的气氛好得多。
饭桌上,大伯娘陈金花说起余鸿轩快三十了还没
朋友,言语间带着些愁绪,余鸿轩有些无奈,表示自己现在重心是创业,暂时不考虑这些。
大伯娘又问起了余圆,余圆和余鸿轩对视一眼,笑出了声。
好像在他们这个年龄,不是询问工作待遇就是询问对象,和读书那会问成绩有异曲同工之处。
不过即使是这些不讨喜的话语,余圆依旧觉得无比怀念。
前世只剩下她一个
,想听
唠叨几句,都没办法,整
不是在外面拼命做任务,就是呆在基地里,面对着斑驳的墙壁,怀念那些过去。
说说笑笑间,气氛格外温馨,余家成也和余大伯提起了老家的房子。
“推倒重建可是个大工程。”余大伯喝了一
白酒,思索一番道,“镇上的陈麻子手里有个队伍,
了二十多年的装修,活做的不错,不知道这段时间得不得空,我明天回去就帮你问问。”
“那就谢谢大哥了。”余家成举了举手里的杯子,“等定下来我们就回去一趟,商量一下怎么修。”
“兄弟间不说这些。”余大伯拍了拍余家成的肩膀。
“不过二叔怎么想起回老家住了?”余鸿轩问道,“你和圆圆还有二婶的工作又怎么办?”
“圆圆的工作已经辞了,现在就在网络上接单给别
画画,比在公司挣得多,还松快一些,我和你二叔的公司最近在裁员,补偿金给的挺丰厚,我们两上次体检虽然没什么大病,但小病也不少,
脆就领了补偿金退休了,现在天气越来越热,老家空气好也比较凉快,回去住段时间顺便调养调养。”李慧道。
其实这件事是李慧和余家成上午才决定的,准备明天工作
就去公司办理退休。
第4章 囤货
余圆在穿回来之前就已经辞了那个整
只会给员工画饼,加班没有
加班费,严重内卷的工作。
她自己在网络上本身就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绘画博主,也不愁接不到单,时间还自由的多。
“农村本来就比城市好,回来住段时间也好,我看你最近发福了,到时候跟着我去地里
活,好好锻炼锻炼。”余大伯赞同的点点
,但下一秒说出的话顿时让余家成整张脸皱了起来。
一家
被逗得哈哈大笑。
余大伯一家
在这里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才开车回家。
“大哥,最近天气不好,也不知道会不会
旱,还是多买点粮食什么的囤起来吧。”余家成提醒了一句。
“知道,我和你大嫂也是这么商量的,看这天气估计没跑了,对于庄稼
来说,粮食就是命,我准备多买点,到时候你们回来也够吃。”余大伯道。
送走余大伯一家,余圆便拉着自己父母回了家。
关上门窗,拉上窗帘,一家三
在沙发上正襟危坐。
余圆拿出自己的玉佩,将玉佩的之处告诉了爸妈。
李慧和余家成直接愣在原地,余圆刚刚秘秘的说有重要的事要告诉他们,但没想到会是这么离的事!
对于他们这个年龄的
来说,这个信息量还是有些太大了。
不过仔细想想,重生都有了,一个空间似乎也变得容易接受了。
为了让父母相信,余圆当着他们的面,轻轻一挥手,就将李慧和余家成昨天买回来的东西全部装进了空间。
李慧拉着余圆上上下下的看了好几圈,确认她本
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后,才发出了惊叹。
“这下,咱们就是囤再多的东西也不怕了。”余圆道。
“买!等我们回来就去买!”李慧拍板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