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一六六二年(明永历十六年)
荷兰
退出台湾之后,郑成功下令由黄安戍守安平、周全斌总督赤崁诸路兵马,自己则带着陈泽、马信、杨英、何斌,准备展开第二次的出巡视察。01bz.cc
除了何斌之外,其馀几位将领都不是第一次陪同郑成功出巡了。此行的路线可说是保密彻底,随同的将领也只知道郡王打算取道赤崁南路,时间就订在农历年前。
出发前一晚,郑成功找来陈泽与马信,在延平郡王府的书房内,商量隔
出巡的事宜。
主从三
皆穿着轻简便服,围着书案而坐,秉烛夜谈。
「你们二
知晓我这两次出城巡察是何目的吗?」
三
一坐下,郑成功立即开门见山问道。
虽说名义上是「抚番」,但是就前次的观察,陈泽与马信清楚那绝非郡王的本意。
马信知道武将出身的陈泽个
木訥、不善言辞,所以抢先在陈泽之前回了话:「想必郡王是另有用意了。」
「嗯…你们知道『
月之护』吧!老实说这两次出巡都是为了这批暂时放在承天府衙粮仓内的军錙。」郑成功说。
跟随郑成功征战多年的陈泽与马信,对于那批被郡王称之为「
月之护」的军錙是再熟悉不过了。郑成功起兵初期原本常为军需所苦,但遗传自父亲郑芝龙的商业
脑,使得郑成功靠着对中国东南沿海往来的商船徵税,几年下来倒是聚积了一笔为数可观的军錙,让郑成功与清军鏖战多年,都不逾匱乏。四年前,再结合
本的资助,终于匯集而成了这一批「
月之护」。
四年来,郑成功南征北战,不论是北伐南京、亦或是东征台湾,这「
月之护」绝对是随军而行,保管之责绝不假手后方留守的将领,而这批军錙也确实对郑军的战事起了非常大的效用。这是明郑军队作战的依靠,将来北定中原、恢復大明,势必也得凭赖它。
「那是中兴大明的重要凭靠,我打算将其埋放到一个隐密、安全的地方。」郑成功说。
「郡王要另行安置
月之护,难道是打算短期内不使用吗?即便如此,难道延平郡王府的粮仓不安全吗?」马信说。
「征台战事结束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北伐中原了,但现今我军极需要休养生息,我想短时间内确实是用不上
月之护,就留待北伐之时再取出吧!这期间放置在延平郡王府粮仓,总觉得无法令我安心。」郑成功说。
「属下明白了。」
马信正想开
再说些什么,陈泽却突然
进了这样一句话,这句话堵住了马信的嘴。
陈泽很清楚只要是郡王一旦决定的事,任谁如何劝说都改变不了,北伐南京时如此,东征台湾前也是如此,所以抢先马信开
,阻止马信再提出任何毫无意义的异论。
马信没有再开
,于是郑成功紧接着往下说:
「前次出城巡视,找不到合适的地点,所以此次我打算往南探寻。希望两位将军在巡视期间,帮忙多多留意隐蔽之地。」
「是!属下明白。」
马信似乎也明白陈泽的用意,两
一道应诺了郑成功。接下来的讨论都只是一些作业上的细节,郑成功
办妥当之后,马信与陈泽便告辞了延平郡王府。
延平郡王府外,刚与马信分别之后的陈泽
地叹了一
气,独自掌着灯,朝东南方向,往座落于当地
称作「统领巷」的宅邸步行。
陈泽虽然话不多,但是心思縝密,他想起了几天前因为以小斗发粮,而被郡王处决的承天府尹杨朝栋。杨朝栋正法之后,郡王就整
闷闷不乐了。
被授予承天府尹,可见郡王原先是何等的信任杨朝栋,再对照今
郡王有意埋藏
月之护的一席话,陈泽猜想杨朝栋事件对郡王的打击肯定鉅大,现在郡王心里想必已经不知道何
可以信任了。
隔
天刚
晓,郡王出巡的队伍就已经整装待发。除了陈泽等几位将领之外,尚有一队护卫,
数约有三十
。郑成功此行低调,不希望大队
马跟随,但为维护郡王安全,负责维安工作的马信让护卫都配带了火绳枪。
一行
出承天府南城门之后,就朝向东南方徐徐前进。
一路上队伍行进缓慢,郑成功不时东张西望,并屡屡与陈泽、马信
接耳。这天傍晚,出巡队伍只行进到仁德里(今台南市仁德区)。郑成功下令扎营。
这天夜里,在承天府与仁德里之间的田野上,一匹快马疾速奔驰,鞍上之
没有准备火把,仅凭藉微弱的月光,勉强辨识前路。
傍晚天未暗时,这一
一马就已经领了周全斌的急令出发。离郡王队伍出发时刻,已相距一整天,为了争取时间,这名受令的郡王府侍卫不及准备火把,匆匆起行。没想到初春的
照尚短,大阳竟然下山得这么早。这名侍卫只好不断地以手中短鞭抽打座下马匹,试图催促马儿加快速度,好儘快抵达目的地。
(郡王一行
不知道已经走到那里了?又是什么重要的事?让周将军必须十万火急地通报郡王。)
正当这名侍卫心里这么想,前方已隐约明灭着数盏营火。
「啟稟郡王!周将军在承天府衙的井里,发现了…」
好不容易追上郡王出巡队伍的侍卫,喘着气在郑成功耳边稟报周全斌将军
待的
信。更多小说 LTXSFB.cOm
「濯源、子玉(马信字),你二
随我回承天府。其馀
马在此停驻一
,隔
听从杨英指挥,续往万年县(今
之左营)行进。」郑成功说。
听闻了侍卫的稟报,郑成功等
立即快马加鞭、星夜奔驰,火速赶回承天府。
「不知道城里发生了什么事?竟要郡王连夜赶回。」
郑成功离开之后,何斌间聊般对户官杨英说。
「何斌,你只要做好你份内工作就行了。其馀的事,用不着你
手,也
不到你
心。」杨英的话中带刺,态度极不友善。
此番出巡并不是杨英与何斌首次共事,早在郑成功刚
主普罗岷遮城后不久,他们两
就曾奉命调查台湾有多少粮食可供军队徵用,当时何斌就已经感觉到杨英对自己充满了敌意。至于杨英的态度何以如此,何斌可说是心知肚明。
郑成功军中许多将领至今仍旧反对东征台湾。离乡来到一个孤悬海外的小岛,在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下打仗,眾多同袍病死、战死在那美丽却血腥的山川之中。即使现在台湾已经攻下,但只要一想到征台过程之艰辛、牺牲之惨烈,这些将领不禁心酸又愤懣。
这样的
绪一旦高涨,责怪的矛
不免指向这位当初说动郡王起兵的何斌,这一切可说都是拜此
所赐啊!
何斌心里常想,如果不是得到郡王的庇护,自己大概随时都可能被某一位心
难过、愤怒的军士所斩杀吧!
※
夜承天府衙内的某处,数把火炬将那四周围照耀得宛如白昼。周全斌正与几名士兵围绕着一
井,从井
往下探
探脑,并不时对着井底呼喊,显然已有士兵
井察看。
这
井早已乾涸,郑成功
主普罗岷遮城时,此井就被封上了木盖。郑成功虽曾起疑荷兰
封井的原因,而着令士兵搬开木盖,大略地看视了一下,但似乎真的只是
乾涸的枯井。
平常承天府衙的民生用水,都是到距离府衙南方两、三百公尺的一
大井取用。
「邦宪(周全斌字),说清楚!到底发现了什么?」郑成功说。
听到郡王的声音,围着井的士兵赶紧退开,净空了周全斌与郑成功之间的空间。
「回郡王,有士兵在这
井底下发现一个通道。」周全斌说。
郑成功出巡的队伍出发之后,几名士兵或坐或站地在井边休息,其中一名士兵就坐在这
井的木盖上,哪知木盖年久腐朽,这名士兵就这么连同
裂的木盖,跌
井底。
井水虽已乾涸,但井底的泥土仍然溼软,仅仅摔疼的士兵发现此井石砖砌成的内壁底部,竟然嵌有一块与
等高的石板,从井
绝难发现。
得知消息的周全斌,命几名士兵合力搬开石板。石板之后,竟是条
暗、幽
的通道。
一个时辰后,东方天空微微泛白。郑成功与马信、陈泽一起下到井底,准备一探这条秘密通道,周全斌则留守在井
接应。
虽然已是
晓,但天色还是昏暗,井底的通道
仍然伸手不见五指,更别说那即使
正当中、光线都照
不进的通道内部。郑成功三
手持火把,由马信打
阵、陈泽殿后,接连进
通道中。
从通道
看进去,里
是一方纯粹的黑。
极窄,仅能容一
通过;高度也不高,身长者或许还得低下
来才能进
。但一进
通道内,宽度与高度都增大不少,即使三、四个
併肩而行,也不成问题。
一进
通道内部,混杂着霉味的污浊气体扑面而来,鑽
鼻腔瞬间,让
不禁掩起
鼻。火把仅能照亮三、五公尺内的范围,此距离之后,又是
邃无尽的漆黑。通道两侧石砖壁上,每隔五至十公尺就设有放置火把的支架,有些支架上还放着缠了浸透松油布条的木枝,只要一有燄火接触墙上木枝的顶端,油布立即霹啪作响地燃起了火光。走在前
的马信与陈泽,就这样一边点燃火把,一边小心缓步地往通道
处移动。
郑成功三
在这个通道内行进了许久,彷彿永无止尽,愈往通道
处前进,空气就愈感闷湿,也愈感稀薄。让
不禁联想,通道尽
连接的,是否就是所谓的「幽冥」。
「荷兰
挖了这么一个地道,到底想要
嘛?」
马信边说边挥手,试图赶走鼻子前方的污浊空气。
「或许是战争时的逃亡通道吧!」陈泽猜测。
终于,步行了约一公里,一直加诸在三
身上的压迫感瞬间消失,火把照亮的范围内看不到任何石壁,三
左右散开,四处探寻这个空间的界限。就在三
分别点燃石砖壁上的火把后,这才看清楚自己身处的空间,竟是一个足以容纳数百
的宽广地窖。
「也或许是用来储放物品的。」
发现地窖之后,陈泽提出了另一种可能
。
「但为什么要将地窖挖凿在普罗岷遮城之外,再筑起这么一条地道连通井底?」
马信边说边用手敲击着石砖壁。
「没有其他出
呀!应该不是逃亡的密道。这么大费周章,如果是做为储藏用途,那荷兰
一定是拿来藏放极重要的物品。」
郑成功说着环视了地窖一圈,就陷
了长长的思考。
(就是这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