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你明天就能去,熏鱼的事不要你在场我们也会熏。”齐阿
扯着艾蒿又往火上扔了些,说:“今晚熏一道,回去了挂在檐下晾着,明天上午再取下来熏一道,等傍晚太阳西斜了再挂在院子里晒一两个时辰,然后晚上或是隔天再点火熏一道,熏熟了
一晚就能裹上油纸装进坛子里了。这些我还是清楚的,我还是姑娘的时候也不怕麻烦地折腾过,就是嫁了
有了孩子,才懒得再费心思。”
“嫁了
……”海珠叹气。
“你叹什么气?你要嫁的
家不需要你
持着做饭洗碗带孩子洗衣裳,那时候只会比在家更清闲,你有更多的时间折腾。”齐阿
的声音又起。
“好吧。”海珠收回未尽的叹息。
月亮越升越高,赶海的
回来了,三五成群地路过,大多数都会过来瞄一眼。
“用青茅熏鱼?这可是件麻烦事。”一个赤着脚的老阿婆说。
“是不轻省。”齐阿
接话。
“走之前千万记得浇灭坑里的火,风大,火星飘出去落在谁家房顶上,一准着火。”有
叮嘱。
“哎,晓得了,叔你放心。”海珠接话,“桶我们都带来了。”
“那行。”说话的男
看到齐老三,到嘴边的叮嘱又咽了下去,夜里有守卫巡逻,但也不是全然没有危险。
海边的
越来越少,开门关门声响了一阵就安静了,码
上值守的守卫提着灯笼沿着海边巡逻,驱赶还没回去的
收拾东西回去。
巡逻队越走越远,灯笼散出来的光亮越来越弱,直至快消失的时候又转了回来。
齐老三和齐阿
的手糙耐烫,两
忙活着拿起熏过的鱼放进
净的筐里,海珠和冬珠则是拎着还残留着水分的鱼摆上竹架。
“怎么大晚上的出来熏鱼?”巡逻的守卫走近。
“晚上凉快,白天太热了,蹲太阳底下受不了。”海珠接话,她主动说:“熏完鱼我们会提水灭火。”
“是你啊,是你我们就放心了。”领
的
认出了
,挥手说:“下值了,回家睡觉。”
巡逻的守卫又换了一班,海珠站在夜色里看海,心想这样的
子可真不错。
最后十条鱼熏完,海边除了
声风声再无其他,齐老三去海边提水,远远看过去,码
上还有光亮,循着记忆里的方位,最亮的那盏灯笼应该是挂在
亭上的。
火浇灭了,走之前海珠和冬珠踢着挖起来的土沙填坑,确保不会复燃了,一行四个
才推着车往回走。
镇外的石屋里还有动静,赶海回来的
在收拾渔获,听到车轱辘声也有
开门出来。越往镇内走越是安静,清凉的夜最是好眠,不愁生计的
早已进
了梦乡。
“是我姐回来了。”风平听到车轱辘声嗖的一下从椅子上溜下来,他跑到门
故意问:“是谁?”
“你还没睡?”海珠掏钥匙开锁。
风平从里面抽掉门栓,说:“你们回来了我就去睡,我陪我二叔说话呢。”
“你小妹哭过吗?”齐老三进门就问。
“哭过几声就没哭了。”齐二叔说,“还行,今晚挺乖。”
“锅里有热水,我要给我二叔洗澡他不让。”风平半是邀功半是告状。
“你长到我这么高他就让了,回屋睡觉去,睡晚了长不高。”齐老三抱起风平送他回屋,这孩子是心细又会
心的。
齐阿
带着两个孙
挂鱼,见老三出来,她让他先给老二洗澡,这边没他的事了。
五十条鱼都挂在檐下,院子里飘出淡淡的烟火味,还掺杂着淡淡的青
气。
“我回去了,海珠你来关门。”齐老三喊。
海珠去落了门栓,进厨房舀水洗澡。
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
……
翌
早饭后,海珠在屋里转一圈,又去抱了抱星珠,跟贝娘打了招呼,这才往码
去坐船。
“可算走了,再磨蹭一会儿没船了。”齐老三说。
冬珠和风平早就出门摆摊了,这姐弟俩不再像以往那样每逢海珠要出远门就焦虑,他们还依靠她,但不依赖她了。
海珠从街上路过见冬珠和风平在忙,她没去打扰,直接走了过去。到了码
刚好有船要走,她快步跑过去,上船了听见有
喊她,她看过去发现是于来顺。
“于叔,你这是要回老家?快禁海了,你还能赶回来?”她问。
“我半年没回去了,禁海的时候这边不适合做生意,我正好回去陪我老娘。”于来顺让出板凳给海珠坐,他则是直接坐船板上。
“你这是要去府城?”他问。
“对。”海珠点
。
于来顺沉默了一瞬,转过话
说起平生,他在海珠面前捞不到一声爹,对她的亲事自然不
嘴,免得自己脸上难看。
晌午时,商船停靠,于来顺从这里下船再雇船沿着
海河而上,海珠则是继续乘船东去,终于在
落西山时抵达府城的码
。
她下船后跟码
值守的守卫打听韩霁是在府城还是在岛上,得知是在岛上,她打算在客栈歇一夜,明早再雇船去岛上。
夜里她刚洗完澡躺在床上,正准备吹灯睡了,门被敲响。
“谁?”海珠坐起来问。
“我,还没睡?”
听出声音,海珠穿好衣裳下去开门,门一开她先质问:“大半夜从哪鬼混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