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最新网址:http://www.ltxs520.info,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龙腾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那些事儿 > 0051-0060

0051-0060(2 / 2)www.ltxsdz.com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1 娇艳异想 法师帝国 三国之最风流 我成为崇祯以后 乡春满艳 红缨记 岚瑆结 神豪之快乐的生活 九龙夺嫡之胤祹

首先,要具备突然,你不能对对方军队喊话:我要来杀你们上将,准备好。这样是不行的。就要专打没准备的。

其次,你要看得准,不能往堆里冲,要学习羽毛球选手,专朝缝里打,也就是所谓的结合部。比如今天的黄金周旅游点,千万不能往堆里冲锋,那样的话,你不被打死,也会被挤死。

最后,你要速度够快,有先进的通工具(快马、快船),此外还要使用一定的配音(如大喝)迷惑对方,让对方丈二金刚摸不着脑,再来一刀,就没了。

大功告成,可以看到,这种军事行动是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的。

张定边就是具备这些条件的,他知兵法,能掌握时间和机会,所以可以给朱元璋猛烈地打击。

而丁普郎却只是匹夫而已。他左冲右杀,不但无法接近陈友谅,自己还被团团围住。命不保,却也相当悲壮,明史记载,他身受重伤,已经掉了,还拿兵器稳稳站立,陈友谅的士兵以为天神下凡(首脱犹直立,持兵作斗状,敌惊为神)。但我看到的其他史料上记载,他是在被包围后,不愿做俘虏,自杀的,按说自杀不会如此生猛,连自己的都能砍掉。也算存一疑点吧。

无论如何,丁普郎是个够义气的,他没有和兄弟同死,却也求仁得仁,死得其所了。

丁普郎的攻击给了朱元璋军支持下去的勇气,让他们等到了下午那个决定胜负的时刻。

[56]

在不断的败退中,朱元璋意识到,这样下去就会全军覆没,此时,他的部将郭兴向他建议:现在敌严重,并非士兵们不卖力,实在是没有办法,敌的船只太大,我们无法打败他们,只能用火攻!

朱元璋以为然,他立即布置,命令七条船装载火药,并把稻穿上盔甲,摆出动作,组织敢死队纵船只,并派接应。

一切布置好了,却无法实行。

因为朱元璋遇到了和周瑜一样的问题——

没风!

朱元璋再有本事,也拿老天爷没办法,他看着郭兴,那意思是你还有什么主意,这次郭兴也没办法了,他对朱元璋说:那就等吧。

这风是说来就来的么,朱元璋只能组织他的部队拚死抵抗。

就这样苦苦支撑,到了下午三点,奇迹发生了,

东北风起!

朱元璋随即命令,火船出发!

这七条船在点火后靠近陈友谅战舰,火借风势,风助火威!陈友谅的战船由于铁索连江,无法脱离,顿时陷一片火海。

朱元璋趁机命令军队发动总攻,一时间,杀声震天。

此时的陈友谅正在中军休息,还在做着歼灭朱元璋的美梦,突然士兵慌的跑进来,大喊道:大事不好!

陈友谅心知不妙,不等士兵说完,立刻出舱察看,

他最先看到的是战船上士兵的眼睛——

恐怖的红色!

耀眼的火光将每个士兵的眼睛映成了红色。

无力回天了!

此时,已是黄昏时刻,天上残阳如血,地上血流成河,被杀死的士兵们的血水染红了湖水,壮阔的鄱阳湖变成了血湖。

浮光跃金,舟发鸟翔,雨时云水茫茫,风急高,这是平鄱阳湖的美丽景色,而此时的鄱阳湖却是喊声杀声一片,火光映天,血水横流。

陈友谅的数十条战船全部被焚毁,船只火光冲天,不时传出被烧死和杀死士兵的惨叫声。陈友谅明白,他已经完了

火光、鲜血与天空映成令恐惧的红色,这是真正的秋水共长天一色!

在这片可怕的红色中,数十万手持刀剑,拚死厮杀,他们彼此并不认识,也谈不上有多大仇恨,但此刻,他们就是不同戴天的仇,死神牢牢抓住了每一个,士兵的惨叫声和哀号声让闻之胆寒。

这是真正的间地狱!

烈火初张照云海,赤壁楼船一扫空!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篇第十五章

章节字数:3964更新时间:07-02-2215:48

[57]

陈友谅是真的一败涂地了,他收拾了自己的军队,原先的舰队如今只剩下一半,但他也绝对不能回江洲了。

这场赌局一旦开始,无论你赢或是输,都不能走,赌局会继续进行,直到其中一个输掉一切,才会结束。

陈友谅召集了他的将领们,用发红的眼睛看着他们,他已经不能再输了,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责怪他的将领们,因为他明白,到了这个地步,只能同舟共济了。

"虽然我们今天战败,但胜利仍然属于我们!"

将领们惊奇的看着他,难道还有什么取胜的方法不成?

"是的,我们还有办法!"

与此同时,朱元璋的旗舰上,将领们十分兴奋,有的甚至已经开始准备庆祝胜利,朱元璋也不例外,他对将领们说,陈友谅已经兵败,他的灭亡只在旦夕之间,我们一定能够消灭他(兵败气沮,亡在旦夕,今将全力灭之)!

徐达却保持了难得的冷静,他提醒朱元璋,陈友谅还有相当的实力,一旦他要狗急跳墙,我们也要小心对付,千万不可大意。

朱元璋转过他那张兴奋的脸,看着徐达,露出了一丝狡黠的微笑……

"我知道"

第四天

陈友谅的最后一击!白色旗舰。

陈友谅的自信来自他的报,在目前的况下,要想全歼朱元璋的舰队已经不可能了,只能采用最后的方法,杀掉朱元璋!

他已经通过报得知,朱元璋的旗舰被刷成了白色,只要集中所有的兵力攻打白色战舰,杀了朱元璋,就能获胜!

但当他一到达战场,顿时目瞪呆,一夜之间,朱元璋军队的很多战舰都被刷成了白色,再也认不出哪个是旗舰

还没等他楞完神,朱元璋已经命令军队发动了总攻,在前两天战果的鼓励下,朱元璋军异常勇猛,大量使用分船战术,利用陈友谅巨舰运动不灵活的特点,连续击沉陈友谅军多艘战舰。此战从清晨打倒晚上,陈友谅的军队终于不支,全面退却。

鄱阳湖大战到此结束了第一阶段,陈友谅惨败,被迫退守鄱阳湖西岸的渚溪。

[58]

陈友谅陷了绝望,不但是军事上的绝望,也是生的绝望,一直以来的行为模式告诉他,只要心黑手狠就能获得一切,但事实就摆在眼前,看上去不堪一击的洪都守了三个月,看上去柔弱不堪的张子明居然不怕死。

难道我错了?

不,不可能,这只是意外,我不会错的!

但是之后的事,却让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他手下的左右金吾将军带领自己的军队投降了朱元璋。

陈友谅听到这个消息后,愤怒掩盖了他所有的理智,他下令凡是抓到朱元璋的士兵和将领,就地处决!

而朱元璋得知此命令后,却下了一道相反的命令,凡是抓到陈友谅军的俘虏,一律好好对待,然后放走。

这两道命令的发布彻底断送了陈友谅的军心。士兵们对陈友谅极其不满,纷纷逃亡。

陈友谅在西岸等待了很久,与朱元璋大战三十余天,也没有等到任何机会,相反,他的士兵却是不断的减少,将领们也不再为他效忠。

八月二十六,他终于做出了决定:逃跑!

他最后看了一眼这片宽阔的湖面,一统天下的梦想和雄心壮志就这样灭,来时的庞大舰队和六十万军队,如今只剩下败卒残兵,这对于枭雄陈友谅而言,其实并不算什么。兵没有可以再招,舰船可以再造,让他不理解的是,自己为什么会失败?

我不缺乏驾驭手下的谋略,没有之仁,我敢于杀掉所有阻挡我前进的,而不畏惧言,这是常无法做到的,我比所有的都心黑手狠,为什么会失败?我已经拥有了最强的军队和战争机器,我的部下为什么会背叛我?

陈友谅是永远找不到答案的,因为答案就在他的行为模式中,从他杀害自己的兄弟和首领的那一刻开始,他的将领们已经充分理解了他的准则,那就是谁有力量,谁更狠毒,谁就能控制一切!

仁义、道德、诚信都是不存在的。当这些行为被他的将领们当成生的信条后,他的军队就成为了千万个狠毒的陈友谅的集合体。这样的集合体就类似金庸小说里的星宿派,一旦陈友谅倒霉,每个都不会继续效忠于他,而是上去狠狠地踩上一脚,落井下石。

当然,失败后的陈友谅对他们而言也不是毫无价值,至少他的脑袋还是很值钱的。

陈友谅险毒辣,他的将领们比他还要险毒辣。陈友谅迷信力统治一切,他的将领们比他更迷信力。

当他的生存基础——力,被掀翻后,他也就没有任何底牌了,等待他的只有灭亡

饱经风霜的张学良曾经用他一生的经历对本的年轻说:不要相信力,历史已经证明,力不能解决问题。

我相信,这就是陈友谅失败的根本原因。

[59]

陈友谅率领军队希望能够撤退,他选择的突是湖,但此时的陈友谅不是原来的陈友谅了,他拚死作战,损失惨重,才勉强打开湖通道。

此时他才松了一气,但朱元璋不会放过他。

朱元璋被陈友谅敲打多年,对他早已恶痛绝,必置之于死地,率领十余万大军追来,

陈友谅闻讯,亲自出来站在船指挥作战,也就在此时,一支冷箭来,穿透了他的颅。

一切就此结束了!

不对,事不应该是这样的,我做错了吗?

陈友谅死后,张定边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他将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和陈友谅的尸体抢回,并带回了武昌。

至此,历时三十六天的鄱阳湖之战,以朱元璋的全面胜利,陈友谅的全面失败而告终。

这一战奠定了朱元璋问鼎天下的基础。鄱阳湖之战也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而载史册。

对于朱元璋的胜利,生活在周围的老百姓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解释,由于决战的地点在康山,老百姓认为陈友谅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点选得不好,"猪(朱)见糠(康),喜洋洋。"所以陈友谅才失败。如果陈友谅泉下有知,只怕会气活过来。

朱元璋并没有放过陈友谅的后代陈理,即使他根本不可能给朱元璋带来任何威胁。斩固然是重要的,顺便除个根也是必须的。

至元二十四年(1364)二月,朱元璋亲自赶往陈理所在地,陈友谅的最后地盘武昌督战,主帅张定边不愧是抓住时机的老手,眼看形势不妙,就带着陈理投降了。

朱元璋终于战胜了这个中国大地上他最疼的敌,陈友谅。

"天下足定矣!"

值得一提的是张定边,他把对陈友谅的忠诚保留到了最后,部分履行了他当年结拜的诺言,他拒绝了朱元璋的任用,去了朱元璋原先过的工作,出家当了和尚。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似乎要和朱元璋斗气,一气活到永乐十五年(1417)才死,年一百岁,朱元璋死后,他还活了二十年。也算是给陈友谅报了仇。诸位可以借鉴,遇到恨透一个,想要拿刀去砍的时候,用张定边的事迹勉励一下自己,不要生气,修身养,活得比他长就是了。

我们回来看陈友谅的一生,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

毫无疑问,陈友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坏,但在那个世里,他的行为法则却是当时通用的选择。如果要生存下去,这似乎又是必然的选择,他的错误在于将这种法则发展到了极致。直到走火魔的地步,迷信力,不讲基本的信义,使他丧失了心。

但他又是一个真正的枭雄,他坏事作尽,却又敢作敢当(后来的朱元璋也没有能够做到),具有极强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反抗元朝统治,能够自始至终,从来没有向元朝妥协,坚持到了最后。

从这个角度看,他也是条好汉。

可惜,在这个世里,他只是个枭雄,真正的英雄是朱元璋。

[60]

有的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此时的朱元璋已经不再是那个贫农乞丐,他已经成为了地主,他是怎样变成地主的,这其中牵涉到一个封建社会的历史规律问题,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已经提到,此文是希望在轻松之中将明朝的事和一些制度规律讲述给大家,所以这些有一定度的问题,我们也要探讨,这样才能对明朝有一个理和规律的认识。这样的讨论之后还有很多。

当然了,还是用我的叙述方式,我相信再刻、抽像的规律和制度分析都是可以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大家共同分享的。

在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成功后,那些以平分土地为目标的农民领袖都变成了大地主。几千年来,历史无非是姓刘的地主赶走姓项的地主,姓李的地主取代姓杨的地主,从无例外。这似乎是个魔咒。

要解释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写一篇论文,文章的名字应当是《论农民起义后土地生产关系的变更与土地契约从属的再分割》,当然了,这样的文章大家有无兴趣看,那是要打个问号的,所以我们会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

地主是怎样炼成的

比如一个农民领袖张三,起义后召集了三万,占据了一块地盘,他有一件事是必须要做的,就是吃饭。因为农民起义军也是军队,也是,是就要吃饭,怎么养活三万呢,这个时候张三最直接的解决方法应该是去抢地主家的粮食,但问题在于,地主家也不是银行的提款机,想取多少就有多少,把地主抢光了,吃什么呢?

地主(这两字要读重音)家也没余粮啊!

这个时候,张三手中有的只是土地,而所有的粮食都被吃光了,他就必须召集农民,将地分给他们,然后向他们收租,于是农民领袖张三就变成了地主张三。

而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存在其他的选择,不是做农民,就是做地主,商固然可以成为另一个选择,但当时商没有形成一独立的政治力量。他们不可能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你也不可能到一群饥饿的农民面前要求他们为商争取权利。封建社会的农民也不可能要求实施资本主义。

这就告诉我们,每一种主张的背后,都隐藏着某种势力或者利益的群体。如房地产商一定说房价会不停的涨,电信公司一定说自己的收费很便宜一样。而农民的主张只可能是种地或者收租。

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说过,农民两千年的起义只是为了一块土地!

不是农民就是地主!别无选择!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本站必读
新书推荐: 穿越到异世界的大叔得到了配种大叔的称号 穿书后主角们为我打起来了 白月光是年代文假千金 穿书后主角与我双宿双飞 重生八零:被最猛硬汉掐腰宠 真不是故意想红的 穿成痴傻炮灰后我逆袭成团宠 快穿之鱼忧生存性爱之旅 两不厌 清穿之大佬五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