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他本打算回来,回来看望许久不见的母亲,回来见见懂事的缨儿妹妹。
奈何朝中重臣设宴,他委实走不开,无法为缨儿妹妹庆贺生辰,他倍感可惜。
可惜什么?
这带着官腔的托词,不就是在打太极么?
摆明了就是不同意这桩婚事,故而早早将生辰贺礼送回来。
殷娘心里跟明镜似的。
彼时,她正在和何妈妈一起做
工,看着那孔雀上的羽毛甚是烦
,是怎么都绣不好了,“啧”了一声,扔了手中的针线。
“简直是逆子!这么好的机会不把握,还想上哪找比缨儿更合适的姑娘?”
缨儿是她眼跟前长大的,不像那些官家小姐娇气,能担水能劈柴,不仅烧得一手好菜,还琴棋书画样样不差。
更别说秉
纯良、知书达理,便是今后
宫做了六宫之主,也是担得起的。
她不否认,她确有私心在,不舍得和缨儿分开。
可她也是
思熟虑过的。
她自落难以来,彻底看清许多事,不再像从前那般讲究门第,而更加看重
方的品
,看对方能否陪筠儿苦难相随。
殷娘实在想不通,筠儿这般有大智的
,怎能不明白?
落西山、黄昏渐晚,火红色的晚霞将篱笆墙上的蔷薇花晒得焉焉的。
殷娘起身,透过半掩的雕花窗,朝着庭院里望了一眼,没瞧见活泼的
影。
“缨儿呢,去哪了?怎地一下午不见
回来?”
何妈妈叹
气,拿银针在黑色的发髻上蹭了又蹭。
“孩子大喽,管不住喽。上午隔壁的小伙子邀她去看望东村瘫痪的老麽麽,她便去了,还没回来呢。”
“这孩子,就是见不得
受苦......”
殷娘话
一顿,“啥?那小伙子定是想追求她,变着花样缠她呢!”
“可不是?”何妈妈笑,“小姐那般聪慧,能不明白?老
估摸着呀,她是不想嫁给少爷,躲您呢。”
......气死了,两个孩子都不是省心的。
一个无
、一个无意,这桩良缘还怎么成?
殷娘即刻唤来车夫:“去,告诉那逆子,为娘生病了,就快死了,叫他爬也爬回来!”
第5章(修)
殷娘的病症来得急,说倒就倒,窝在金丝软被里,仿若被抽了
气的游魂,只剩下半条命。
苏霓儿急坏了,连夜请来数位郎中。
茗香居的小院子里,池塘边上,苏霓儿手里紧握着一盏白莲挑灯,苦苦地央着离去的郎中们。
“大夫,真的没有法子么?求你们再想想办法!”
不浓的月色下,是苏霓儿梨花带雨的脸。
盛夏天热,晚风拂过池塘的荷叶,不见凉意,唯有滚动的燥热。
蝉鸣声切,混着呱噪的蛙叫,响在戚戚的夜空。
几个郎中相互看了一眼,各个摇
、不断叹气,色很是不忍。
苏霓儿鼻尖酸涩,俯身就要跪下去:“求求你们......”
其中一位郎中赶忙扶起她。
“不是我们不救。你娘身体无碍,是心病,药石无灵啊!”
苏霓儿垂下眼睫,哽咽着半晌不敢回话。
自她前几
和隔壁的阿哥出去玩,回来殷娘就气着了,一病不起。
若是她早知殷娘这般在意,她哪里会
这种糊涂事?
另一位郎中道:“心病还需心药医,唯有解开心结,你娘才好得了。”
殷娘的心病是什么,苏霓儿自然清楚。
天下父母所求,不过子
安康,殷娘也不例外。
在殷娘心中,只有苏霓儿嫁过来,在她的眼皮子底下护着,才安心。
可姻缘之事,本是你
我愿。
苏霓儿无意,又断了
的念
,何来的心思同筠儿哥哥生儿育
呢?
许是见苏霓儿半晌没有回话,且面露为难之色,又一位郎中叮嘱道。
“此病来得急,稍有不慎
就没了。最近几
,你且辛苦些,多留意着,莫让夫
做傻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