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懂我们的言语。”
陶南风感觉自己醉倒在春风里、迷失在诗歌中。
一直到第二天,只要听到向北在耳边低低的声音,陶南风就会感觉膝盖有些发软,内心柔得似一滩碧水。
这一份柔软与甜蜜,一直维持到与向北坐上去往京都的火车。
西城区体育馆项目的施工图已经全都完成,一套硫酸纸原图、三套晒好的蓝图,打包放在两个密封的塑料画筒中。
晒好的蓝图厚重结实,向北扛;原图轻巧重要,陶南风背着。向北一只手拎着行李袋,另一只手放在画筒肩带上,两
肩并肩上了卧铺车厢。
安顿好行李物品,向北打来热水,泡上一杯茶,递到陶南风手中。
陶南风很自然地接过去,喝了一
。车上窗户没有开,有些闷热,额角微微出汗,粘湿了刘海。陶南风嫌水太烫,顺手放在小桌板上。
向北看她不喝,打开袋子拿出条毛巾,倒了点热水在毛巾上,送到她面前:“擦把汗吧。”
陶南风擦了把脸,热气蒸腾而上,脸上的粘稠感顿消,她这才长吁了一
气,冲向北笑了笑。
今天是陶南风的小
子第三天,正是量多不舒服的时候,向北心疼她坐长途火车辛苦,带着梁银珍的嘱咐,提了一堆生活用品跟了过来。
到了傍晚,旁
都是馒
、
蛋、咸菜对付着吃晚饭,唯有向北从行李袋里拿出一个保温桶,打开盖子,浓郁的
汤味在车厢里飘散开来。
对面正在啃馒
的一名中年男
顿时觉得手上的食物味同嚼蜡,苦笑着看向眼前的小两
。
“同志,你这是要把你媳
宠上天吗?出门在外还带罐
汤!”
平躺在中铺的一个采购员模样的男子嗤笑一声:“我看你们俩这腻歪劲啊,怕不是刚结婚的小两
?”
向北起身拿出两块薄荷糖递过去,微笑道:“听两位的
音,是从南方来的?”他兜里虽然备了烟,但怕对方在火车这密闭空间里抽空气不好,因此换成了糖。
陶南风与陶守信都不是那种喜欢主动与对方拉家常的
,范至诚更是拒绝与陌生
沟通,因此上一次出差到京都,一路上都没有结识什么
。
向北却不一样,他善于观察,
与
之间的分寸把握到位,还擅长控制谈话节奏,是天生的
际家。
一个动作、一句话,便将话题抛向对方。
火车上总免不了遇到同行者,旅途中聊聊天能听到不少新鲜的话题,即丰富了知识,又打发了时间,挺好的。
中年男
叫任扬,采购员模样的男子叫易俊,都是粤省
,讲的普通话总带着
怪的腔调,要认真听才能听懂。
任扬、易俊是
市灿烂电子厂
事科的,这回坐车北上,是听说豫省有不少农民打算出外务工,他们与南市朋友对接,准备到那里去招工。
市?陶南风一听有了兴趣。
90年月,
市经济特区正式成立,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只是现在去
市还得到公安局办边境证,审核严格,再加上新闻上的报道比较少,内地居民对
市的了解相对很少。
向北也对这个率先搞改革开发试点的城市充满好,拿出梁银珍卤好的
爪、香
,大家坐下来边吃边聊。
八十年代的食物不像七十年代那么紧俏,这样的分享在火车上比较正常。卤味飘香,引得任扬、易俊食指大动,也没讲客气,一边吃一边赞叹:“好味!”
向北问:“你们厂现在很需要
?”
任扬点
:“太缺
了!
市正对着港城,每天的订单根本忙不过来。”
向北问:“工
的工资高吗?”
任扬想了想:“看和哪里比吧,港城工
工资高,我们请不起,当地
懒散惯了,根本不愿意进电子厂。内地
能吃苦,工资不高。我们这次招工的条件是,包吃包住,每个月三十块钱。”
每个月三十块钱?这个收
水平对于农民而言相当有吸引力。
农民苦,向北
有体会。想到在农场的时候,南北坡的山民为了挣几毛钱,背着几十斤油茶果走半天的山路到镇上去卖,内心便有一种悲悯的感觉。
农场现在发展起来了,茶油厂、烟厂一建,带动着村民采油茶果、种烟叶,收
水平大大提高,
子过得很红火。
但还有很多地方,农民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勤勤恳恳劳作,一年到
下来只够
常嚼用,根本没有节余,连做一件新衣服、买一个新书包都得算计着来。
以前国家管得严,从90年开始推行责任承包制之后,农民的积极
被唤醒,农村这才慢慢有了生机与活力。
如果农忙的时候在家乡种地,休息的时候到
市进厂当工
,那岂不是很快就能攒下一笔钱来?
想到这里,向北笑了起来:“你们
市是改革的排
兵,这回到豫省招农民工,又是第一个这么
的。”
“农民工?你这个词倒是挺有意思。种地的时候是农民,到厂里做事的时候是工
,对对对,我们就是去招农民工的。”
时代在进步,新鲜事物遍地都是。
三个
越说越高兴,话题慢慢转到
市建设上来。
易俊说起
市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时,还不忘吐槽当地
:“
市现在遍地是黄金,到处都在搞建设。当地农民的耕地被征用,有些
脑灵活的集体组织开酒店、开商铺,据说他们平均每个月拿租金都有一百六十多块的收
。什么都不做就能拿钱,这些
哪里还肯去工厂吃苦!我们厂缺
缺得
大,正好有
牵线,我们两个就跑一趟豫省吧。”
陶南风在一旁听得兴致勃勃,眼睛里闪着极亮的光芒。
市遍地是黄金、到处搞建设,那岂不是基建
才缺乏?南风公司要不要考虑往
市发展?
向北看到陶南风连
汤都忘记喝,竖起耳朵专心听他们聊天,就知道她的小脑袋瓜子里转的是“基建”二字。
他微微一笑,帮陶南风问出她想了解的东西:“
市有设计院吗?建筑公司多不多?”
作者有话说:
八十年代初最适合陶南风发挥的城市,非
圳莫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