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王霄离去的背影,王承恩很是无奈的叹气。
他现在虽然是秉笔太监外加东厂提督。可在王霄面前依旧是不够看,这种事
他哪里敢当作耳旁风。
最终哪怕再无奈,再不愿意。也只能是去皇后的宫中把话带过去。
王霄很厌恶周皇后的父亲周奎。
此
在家乡的时候,是做棉布牙行的,本身就是当地的恶霸。
等到
儿成了皇后,来到了京城这里,更是无法无天。
按理说成为皇帝的老丈
,太子的外公,应该为大明鞠躬尽瘁才对。可惜周奎却是死命的去挖大明的墙角。
王霄不搞他,都对不起这些年来被他与他两个儿子祸害过的百姓。
至于为什么带话给皇后,原因很简单。
崇祯皇帝宠
的田贵妃,原本应该是在前些时
里病逝的。
不过王霄却是主动出手,将其救了回来,正在调养之中。
周皇后与田贵妃争宠,可不仅仅是她们之间,还是在周田两家之间。
两家都有钱,这次皇帝要求皇亲国戚们带
为国赴难,就是展现两家实力,以及维护名声的绝佳时机。
对于周皇后来说,她是绝对不肯输给田贵妃的。
但是呢,她又很清楚自己家的
况,知道自己的父亲就是个只进不出的貔貅。
所以听了王承恩的传话之后,她就拿出了三万两银子的体己钱,让身边的
送去周府。等到皇帝下旨的时候,好为自己,也是为周家挣来面子。
只是,周皇后虽然看穿了自己家父亲的贪婪,可却没看出来贪婪到了无脑的程度。
等到崇祯皇帝下旨,让皇亲国戚,勋贵大臣们出钱支援大明脱离困境的时候。
身为外戚的周奎,不
不愿的拿出了三千两银子出来。
周奎这些年,巧取豪夺了多少英两田地,不仅仅是锦衣卫,京城的百姓们都清楚的很。
只不过
家是皇后的父亲,皇帝的老泰山,谁也管不了。
三千两?这是在打皇帝的脸呢。
随后,瘟疫退却重新活跃起来的酒楼茶馆里,一个消息开始疯传。
‘嘉定伯收了
儿三万两银子的体己钱,自己给吞了,只拿了三千两出来忽悠皇帝。还整天对皇帝叫苦说自己没钱。’
消息传播的有鼻子有眼,就连送银子的
是谁都是有名有姓。
理论上来说,这个时候锦衣卫和东厂应该出面制止涉及皇家成员的流言蜚语才对。
可问题是,此时此刻,无论是锦衣卫还是东厂番子,全都成了瞎子聋子与哑
。哪怕是喝酒的时候有
在身边说这事儿,他们也是当作没有听到。
有关系好的询问,就会告知说,这事
水
的很,他们各自的老大都亲自话了,谁敢多管闲事那就自己去抗。
能在锦衣卫和东厂做事的,哪个不是
?谁也不会把自己给陷进去。
所以了,这件事
流传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却是始终都没有
去过问。
再接下来,就是皇亲国戚,勋贵百官们以嘉定伯为榜样,纷纷几百两几千两的忽悠打,应付皇帝的这次索要。
哪怕前段时间,皇帝重设东厂,大规模收拾过一帮
也吓不到他们。
侥幸心理,
都会有。
当年朱元璋多狠,什么剥皮填
的整治了多少
,可结果又能如何。还不是一波接一波的
,不怕死的上。
反正现在有嘉定伯在前边顶着,天塌下来了也有个高的扛着,他们不怕。
等到风
起来了,王霄去见崇祯皇帝开始收网。
“陛下。”
王霄上来就是直
主题“你说过的,想要复兴大明,为此哪怕
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现在这个事儿,你就说怎么办吧。”
崇祯皇帝自然是知道王霄说的是什么,只是事
牵扯到了皇后还有国丈,对于要脸的他来说,的确是棘手的很。
看到崇祯皇帝又习惯
的犹豫不决,王霄
脆的拍手起身。
“好,我知道陛下的打算了。就此告辞,此后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国师!”
崇祯皇帝大惊失色,急忙上前拉住王霄的衣袖,苦苦哀求“这是为何啊。朕可还什么都没有说啊。”
“陛下虽然什么都没有说,可意思已经表达出来了。”王霄冷笑不止“不就是想要袒护皇亲国戚吗。”
“当断不断,反受其
!现在陛下袒护了皇亲国戚,立马就将之前积攒起来的威望败坏殆尽。大明,也逃不过两年之后灭亡的命运!”
“既然陛下想要做亡国之君,想要看着大明百姓身陷腥风血雨。那就去做吧,我就不参合了。”
“可罢了,抄家,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