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说困惑
(一)
写下这个题目,我知道是自讨苦吃,这个纷繁的世界本来就剪不断理还
,而自身的惶惑也不是简单的
生哲理可以忽悠的,我搔首挠腮了好一阵子,还是不能游刃自如地驾驭手中之笔。
如果现在有
问我,这世上跑得最快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光
。当我老成有余不再顾此失彼的时候,才发现弱冠之年的孟
妄言已杳然远去;当我随遇而安不再患得患失的时候,才发现而立之年的万丈豪
已
然无存,蓦然回首,我已经走过了
生第四十五个里程碑,在喟叹
生苦短如白驹过隙的同时,心底也涌起一阵苍凉。孔子曰:四十而不惑,意思是
到中年能明辨是非,
明世事,进退取舍,从容淡定,不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而我感受了
冷暖,看遍了世间百态,对
世的功名与浮华看得愈加平淡似水,
生不如意事常**,可与
言无二三,我常常在觥筹
错中戏谑生活,在浑浑噩噩中放弃思考,在惑与不惑之间踽踽独行。
不惑之年对我的一生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是瓜熟蒂落的成熟?是功成名就的显赫?还是不求闻达的隐退?我一直试图保持心灵的简约与宁静,让物质生活简朴一点,
生活纯粹一点,不为物欲所累,不为纷繁所扰。佛家有云:我本不欲生,忽而生在世;我本不欲死,忽而死期至。我没有选择出生的权利,更没有阻止死降临的力量,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快乐地活着,相对于永恒的死亡,
生只是稍纵即逝的一瞬,我为何不能超脱地看待眼前的得失和
生的际遇呢?又为何不能放下生命中那些不能承受之累呢?什么财富、地位、名气、面子等,在大限之
来临时不也成为过眼烟云吗?我忽然想起《红楼梦》中跛足道
的《好了歌》:
世
都晓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
没了。
世
都晓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
都晓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
说恩
,君死又随
去了。
世
都晓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此歌表面看似消极,但实际上是对
生真实而无奈的观照。跛足道
说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他想告诫世
只有摒弃一切私欲杂念,也就是说只有彻底的“了”,才能彻底的“好”。名、利、
,
世间就这三样东西,都说是身外之物,却没
愿意将它们置之度外。甄士隐是有慧根的,他对《好了歌》的解注更加直观而
刻:功名富贵,男欢
,莫过一场空,希望儿子光宗耀祖,可他偏偏去当强盗;希望
儿择膏粱而嫁,可她偏偏沦为娼
;曾经在官场上颐指气使,如今却偏偏成了阶下囚,
世无常,命运难料,谁也逃脱不了它的摆布,这个世界就像一个
哄哄的戏台,你方唱罢我登场,纵然醍醐灌顶,古往今来,又有多少
能够真正勘
红尘,读懂
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