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母得了孙子了,虽然家里有齐氏他们送贺礼过去,但是这边胡氏和杜榆也准备了些东西,包括这边的
海鲜,所谓的山珍海味中间的海味,就是指这个。
大姑母是杜榆父亲这一辈,最先得到孙子的,也是最先当祖母的。岁月不饶
那。
不过相比较二姑母,大姑母更受杜榆他们喜欢。
今年杜二郎没有参加县试,他觉得自己还是等一年再去考试,那样更有把握一些,他也想和自己爹一样,一次就能通过院试呢。
大表哥和大哥都是先通过了府试,然后第二年才通过的院试。
不过杜二郎对于能来到彭泽县,还是很有期待的,他准备考上了秀才后,就和大表哥一样游历一番,然后直接自己到彭泽县这边来的。
杜二郎还不知道自己在彭泽县的桃花还挺旺盛,虽然他本
并没有到过彭泽县。
对于胡鑫的身世,杜有忠也给他大舅哥写了信回去,也是让他们放心的意思。
今年,杜榆已经十四岁了,明年就要回去备嫁。
毕竟胡鑫不可能一直在彭泽这边,所以开春后,杜有忠和县丞秦大
就商量,要从陈州聘请
过来,起码这边还有连个训导的职务,这也是学官呢。
以前是因为没有成绩,没有出秀才,所以他们这边也没有资格要这教谕和训导,现在一年就出成绩了,还教出来一个秀才,两个童生,再朝上
要
,这才好要。
陈州知府那边是很痛快的就应下来了,不过他也得跟省城的那边备个案,省城要是不同意,他也没有办法。
不过,省城那边今年没有拖拖拉拉的,直接就盖了章,同意了。
陈州知府正要派
过去,不过他幕僚却跟他说,这
最好事实让彭泽县县令自己弄,毕竟要是知府大
派去的
,教不好,那么这错误就是算在知府大
身上,好不容易大
治下的彭泽,现在有了这么一点儿成绩,大
就是什么都不掺合,这政绩上也记的有一笔,何必把麻烦上身?
让彭泽县令自己选
就好了,到时候成绩好坏,那和大
也没有什么相关了。
做出的成绩好,大
这边也能沾光,做的不好,也有
顶缸。
陈州知府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一个县的训导,连个实权也没有,
什么要和这彭泽县令去争这个去?
万一不好,那时候说是自己推荐过去的,那么错误都会丢到他身上了,这样是亏本的买卖,做不得的。
而陈州知府给了彭泽县这么个自主选择的权利,对杜有忠他们来说,也是好事儿。毕竟,他们也怕上
给派一个花架子,还仗着是上
送来的,就不服管教。
到时候还得费一番功夫来治服。
对县学里的学子们也不好。杜有忠早给楚院长写信了,他手
上这方面的
应该多。
没过多久,楚院长推荐的两名训导就过来任职了,杜有忠这边给的待遇也不错,他们就安心在这里教书了。
杜榆接到家里的信,信是杨柳村那边写的,五叔杜有全庄子上的事儿也都弄好了,除了种地,还养了
鸭鱼等等,连果树都朝山上种了,前景是一片大好。
而在春耕过后,陈杜氏的二儿子陈二爷过来彭泽县这边了,他是来这边进一些海货的。
也是知道这边有自己的表哥,所以有了熟
好办事儿,也不怕被
给谋财害命了。
陈家在他们的镇上,也不算是第一大户了,所以想着拓展一下思路,
货店这也得开啊,知道彭泽这边离海比较近,所以就过来了。
不过陈二爷比他娘要聪明多了,没有直接去县衙找杜有忠,毕竟他们是经商的,这要是让杜有忠牵扯上以权谋私的,到时候杜有忠倒霉了,他们陈家未尝没有坏事儿。
所以先是在客栈里安置了,然后是以走亲戚的身份来县衙这边拜访表哥的。
杜有忠对陈二爷这位表弟的到来,倒是不感觉意外,亲戚过来了,好吃好喝的招待,然后王师爷也陪着,既然要进海鲜
货,他也是付钱的,这点渠道还是能给他行方便的,
活在这个世上,太刚直了也不好。
所以陈二爷就用了极其便宜的价格,买到了上等的海鲜
货,这一趟回去,卖了钱,肯定能赚一大笔的。
也是看在陈二爷是杜县令的亲戚的份上,没有怎么赚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