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要从哪里说起来呢?现在回想,生命其实是一种很脆弱的东西,仿佛一粒尘埃,在浩如烟海的宇宙中微不足道。我的朋友,就在我的眼前,一个接一个地秘死去,每个
死前都接听到自己手机中传出的死亡铃声。我知道,这些事
,没有
会相信的。老师、同学、朋友、亲戚、警察、记者、医师,等等,所有的
,认识我的和不认识我的,都说我疯了。于是,我被关到了
病院,每天就这样坐在
暗的角落里,行尸走
般地活下去。每个
夜,临睡前我都会祈祷,祈祷明天的太阳照常升起,这样我就可以醒来时伸手抚摸到那些带着耀眼华彩的金色阳光。
“五一”前的那个黄昏,阳光也是这样色彩斑斓,每个在夕阳的映照下纤毫毕现,明艳动
。这个黄昏,和我生命里经过的六千多个黄昏并没有太多的不同,除了周蕊蕊的那个看上去很美的建议。
周蕊蕊建议,“五一”期间大家一起去大塘古村游玩。她有个叔叔,在那附近修建了一幢小别墅,水电厨卫全都装修好了,家电家具一应俱全,古色古香,正好可以作为度假的大本营。以前,就听周蕊蕊说过,大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依山伴水,风光旖旎,至今还保留着很多明清时的建筑群,当地土产的清明酒和东坡是更是闻名遐迩,风味独特,享誉千年。
赵怡婷第一个跳出来响应。她最近和男朋友闹矛盾,正好借此机会出去散散心,顺便对她和男友的关系进行冷处理。张语萱本来就是一个旅游好者,不止一次在寝室说,她此生最大的梦想,是和
一起携手环游世界,走遍这个世界所有的名胜古迹。
其实,我本来不愿意去的。我格喜静不喜动,一向就对旅游有天生的免疫力。但看到她们都这么积极,我也不好扫兴。于是,在那个平常的黄昏,我们决定明天一起去大塘古村游玩。当时,我并没有想到,就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
率决定,会让我们堕
万丈
渊,永不翻身!
从市区坐了两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阳光变得炽热难耐的时候,我们到达了大塘镇。和想象中不同的是,大塘镇的景色并不好。整个镇的建筑群是围绕着一池塘兴建的,据说这也是大塘镇名称的由来。池塘不大,中间还有小片平地,仅有一条狭小的土路与外界相连,颇有些孤岛的风韵。偶尔,也能从池塘孤岛中传来几声悦耳的打铁声,却不甚响亮。最让
难以忍受的是,这
池塘的水被严重污染了,颜色
黑,弥漫着一
子腐烂的臭味。
吃饭时,我们特意去餐馆厨房看了下,卫生状况还可以。现在的村民,早就不用塘水了,用的是门前院后的井水,清凉透明。店主是一个很健谈的中年,点菜的时候极力推荐他们的特产东坡
和清明酒,并向我们绘声绘色地说述东坡
和清明酒的典故。
传说当年宋朝名士苏东坡云游名山大川,来到大塘,正遇天气炎热,就在路旁一棵大樟树下歇凉,遇见一对老年夫妻抱一病孩,愁容满面。苏东坡懂得医学,仔细察看后断定其严重中暑,顺手摘下一把樟树叶子,搓出水来,让病孩服用,很快治好了病孩。夫妻俩十分感激,买来猪,问先生喜欢做什么
吃。当时苏东坡正在看书,恰恰书中正有“禾
穿身味道香”的诗句,便随
应道,吃用禾
绑的
吧。主
回到厨房,把
切成正方形,叠成厚厚一堆方块
,用禾
绑了,加盐、茴香拌匀,放在铺有禾
的锅里,一次
加足水用文火烧煮。苏东坡食了此
,赞不绝
。第二天一早,苏东坡写了“东家盛
难却,东坡不辞而别”两句话,用银锭压在桌上。夫妻俩看到纸上留言,方知先生就是苏东坡。从此,
们就把用这种方法做成的
叫做东坡
。
很快,店主端上东坡,弥漫着一
浓浓的禾
香气,令
食指大动。仔细一看,却也只是一块禾
绑的猪
,而且还是肥
居多,冒着油光。用筷子挑开,
成条条丝状,肥
油而不腻,
后清香爽
,别有一番风味。我们本来不想多吃,怕太油腻,但那味道实在醇香,吃的时候没注意,三下两下就
掉了一盘。
清明酒也上了一小瓶,说是红酒,却和普通红酒的颜色大不相同。普通红酒的颜色很淡,半透明。而清明酒的颜色却是暗红色,而且还偏向于黑色,有点浑浊,乍看上去貌不惊。
店主见我们不以为然,嘿嘿一笑,似乎早已司空见惯。听他说,唐太宗李世民巡游到大塘,有献清明酒御用,李世民饮后大加赞赏,亲笔赐名“大唐清明酒”。因本地正巧有一
长满荷叶的大水塘,而“唐”又和“塘”同音,所以,随着岁月的推移,后来
们又把“大唐”叫成“大塘”,把“大唐清明酒”叫成“大塘清明酒”。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时,途径大塘,在一农户家喝了清明酒,龙心大悦,称赞为“金泉玉
”,并定为贡酒。此酒为民间自酿,不加任何化学添加剂,不但味道醇香,而且有并有补血养颜、舒筋活血等药效,常饮能延年益寿。
听店主吹得乎其,我们按捺不住好心,各自倒了一小杯品尝。味道却是出的好,不似白酒那么烧喉,也不似啤酒那么清爽。这种酒,幽香清甜,浓而不涩,沁肺腑,喝下去一点都不
晕,倒不像喝酒,仿佛是在喝一种甜品般。
赵怡婷本来不喝酒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和男友吵架的缘故,竟然不知不觉中将一小杯清明酒都喝完了。还想再喝,店主却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