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他考生显然是不满的,他们也看不懂余老师
层次的初衷,只觉得赵诚不过是上台搞了搞笑,就获得了老师赞同,都认为自己来可以比赵诚演得更好。
可他们也忘了,余老师最开始点名赵诚出来示范的原因,就是他们一个个太紧张。
作为表演老师来说,余老师
谙大部分考生,只有在松弛状态才能发挥出真正水平,所以才会点名赵诚。
也许是余老师的
松弛法奏效,也可能是受到了赵诚的刺激。
考生们在余下的课堂时间里,一个个都铆足了劲儿地表现,毕竟到了,每个
都感觉自己离首都电影学院非常近了。
在台词测试方面也改变了初、复试的规则,从自己准备片段,变成了考官随机给出一份稿件,让考生在短时间审一遍稿子,就上台朗诵。
声乐这个大项的花样不是很多,乐理知识之类的一个都没考。
不过,考官老师倒是用了一种极其夸张的歌唱方式,让考生们模仿。
形体也类似声乐,总之这两项考的都是他们的表现张力,有些放得不够开的考生,会在这两项里稍微丢分。
而最后的考表演就复杂多了,因为怎么考全看运气安排。
手气好的
抽中二
小品,还能有个几分钟的商量时间。
至于手臭的
就倒霉了,抽中固定的
境,在完全无准备
况下就要立即上台演,有可能单
演,也有可能多
演。
题目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的,告别、相亲、追债、讨饭、广场舞什么样的都有。
而这期间里,抽中固定
境的考生演着演着,考官老师会临时叫另外两个学生上去搭戏,又或者突然改变
境,例如在相亲的时候,偶遇到了追债对象。
也可能是在讨饭过程中,突然下冰雹了。
总而言之,就没有考官想不到的刁钻内容。
考生们的反应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几乎快被榨
。
在这么苛刻的筛选下,这些外
眼里的优秀复试考生,一个个都
露出自己的短板,甚至是严重出错。
但全场接近300
,怎么着都有几个天赋好、基础好的考生。
到最后,大家心里估算高分的考生,竟然有二十来
。
赵诚也是感慨万分,他都不知道自己前世到底是靠什么才能通过这么变态的考试,只能把一切都归咎于天赋和运气。
这一天下来,除了中午那短短的半小时用餐时间休息了一会儿,其实时间都在学习和实
之间
轴转,无论考官还是学生都没有停过。
以至于后勤老师在结束时,念出赵诚那高得吓
的总分,大家也只是疲惫地微微张嘴,以示惊讶。
因为累,也因为服气。
今天的考官们很偏
赵诚,似乎都抱着猎的心理在变法子考验他。
就像刚刚的表演考核。
赵诚倒霉地抽中了固定的
境,考官让他扮演一个
产老板在路边讨饭。
他演着演着,考官突然推了个
上去搭戏,要求这
扮演赵诚的相亲对象跟他在街
偶遇,并且要演出
又遗憾的感觉。
这些都算了,可让一个男的演他相亲对象是几个意思很难代
的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