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缝纫机的价格,零售价一台在一百五往上,还得要缝纫机票,这才是最卡
的地方,所以最好是能直接从缝纫机厂进货。
陈泽海倒是认识几个缝纫机厂的领导,可之前是代表国家的厂子谈机器购买,现在是私
,可能不那么好买。
这个问题沈桥帮着给解决了,他之前去明珠市帮
升级过机器,那缝纫机厂的还得从机械厂买机器买零件呢。
有这条关系,缝纫机方面不用
心了,只要钱到位,随时能给他们安排机器。
五十台缝纫机总价大约要八九千块钱,还得找厂房,招聘工
,购买原材料等等。
拢共加起来,陈泽海尽量压缩成本,也得一万五往上。
他给报价的时候还很有些说不出
的意思,知道沈鱼赚了一些钱,可张嘴让
投资上万块,完了他当厂长,说出去怎么都感觉像骗子,毕竟这可是万元户作为富裕符号的时代。
陈泽海表示,他能拿出来三千块。
沈鱼估摸着,大约是留了家里开销之后,能拿出来的全部家底了。
沈鱼觉得,陈泽海投不投无所谓,现在他财大气粗,真不差这几千上万的。
但这话不能说出来,显得他摆阔似的。
最后两
协商一番,初期投资两万块钱,沈鱼出一万七,陈泽海出三千。
按照出资比例,陈泽海觉得自己占百分之十五的
份就够了,剩下是沈鱼的。
但沈鱼不同意,他觉得自己不管事,只出钱,陈泽海负责厂子大大小小的事,从采购到生产到销售,
家都给管了,不能白出力,应该多拿一些
份。
好嘛,别个跟
合作,都是争着希望自己多占
,这俩
差点儿吵起来,却是因为觉得自己占的份额多了。
最后争来吵去,定下的比例是陈泽海百分之三十,沈鱼百分之七十。
再多陈泽海不
了,觉得太占沈鱼便宜,没这个脸。
行吧,这样也行,以后厂子要是做大了,百分之三十利润少不了。
既然是两
合资,一些前期工作正好可以商量一下。
大部分都能达成共识,唯有一点有争议。
关于厂房,陈泽海的意见是租厂房,因为便宜,房租非常便宜,不管是跟政府租还是跟私
租,一年都要不了几百块钱。
沈鱼意见不一样,但凡涉及到房子,能买绝对不租。
他自觉不是投资大佬,但是再怎么也知道房子地产绝对是升值投资,放那不动钱翻着倍涨的那种。
但陈泽海认为这是不必要的投资,虽然明珠市这两年房价好像确实涨了一点儿,但那一点儿算不了什么。
就拿他们要租的厂房来说,五十台缝纫机,租个两三百平的厂房足够了,一年租金也就一两百块。
可是这么大的厂房,要是连地皮一起买下来,最起码得几千块,够他们租几十年,这也太夸张了。
结果沈鱼听他分析完,一脸惊喜:“才几千块?这么便宜?”
他是真高兴啊,那可是明珠市,现在厂区所在的地方,看起来偏僻,搁在几十年后,怕是得算城中心了。
几千块钱买几百平,赶明要是厂子迁址了他盖个楼,以后可能会有收房租好累这种烦恼。
陈泽海:“……”便宜?
“那什么,不然这样。”沈鱼琢磨了一下,陈泽海要是觉得买地不划算,不用强求,毕竟一共两万块资本,让他拿几千出来买地好像确实有点儿过分。
“地和厂房我买了,算我租给咱厂的,您给我算租金,这样可以吗?”其实租金要不要无所谓,不过陈泽海肯定不会愿意占这个便宜。
“这个没问题。”陈泽海就是搞不懂,为什么沈鱼这么热衷于囤房子,之前就听说了,他开那几个店,房子都让他给买了。
“那就麻烦您了,要是可以的话,请帮我多留意一下,有卖地卖房的,都帮我盯一盯,合适我就
手了。”
陈泽海:“……”
搞不懂搞不懂,这得是对房子
得多
沉。
但陈泽海还是答应下来了,不是多大的事,沈鱼要求低,连郊外那么偏的地儿都要,那种地方慌得鸟不拉屎,政府整片整片的出售,价格压得老低都没
要。
沈鱼要买,就是顺路跑一趟的事儿,真不麻烦。
沈鱼:荒郊野外?以后都是市区!
“你买这么多地
嘛?”陈泽海没忍住问。
“我觉得以后房价得涨,而且是大涨,先买点儿地囤着,等升值。”
陈泽海半信半疑,房价上涨他信,现在一家家住的那么挤,孩子大了要结婚就得有更大的空间,房价上涨很正常,可再涨能涨到哪去,顶天了翻倍,翻两倍?
沈鱼没有再多解释,后世房价涨得多恐怖,他说出来也得
家信。
他要不是自己穿越来的,换个
跟他说以后房子一平米几万,他也不信。
各方面谈妥,沈鱼把钱给陈泽海,他收拾收拾就准备出发了。
两天先不带家里
过去,他先去找好住的地方,安排好两个
儿的学校,然后把家
接过去安置好,就得开始忙事业。
陈泽海跟沈鱼说,明珠市现在工
不好招,本来就是个小渔村,
数量有限,大部分厂里招工的都是外地来打工的。
不过现在
们还没有背井离乡去别的城市打工的意识,很多
可能一辈子都没出过远门,通讯联系又不是那么方便,很容易走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