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澄澈,秋风渐起。暮亭居院中的菊花尽绽浓艳花容——赤若朱砂、金如旭
、白胜素雪。
这般瑰丽的景致也只在南国才能一赏罢。雁儿立于石阶前闻着花香,静静出。
自伤势大好后,她便被安排于内务处,打理各位主子的衣裳器物。
此差事乍听繁琐,实则府中几年来各
早有定例。何况她一个新来的丫
,无非是做些整理、熨贴、跑腿之事。
她百无聊赖,闲暇时与住在一处的小苕相
甚欢。下了值,两
相互凑趣,很是自在。
而程靖寒似乎是忘了雁儿的存在,再也没提起过。她倒也不刨根问底,每
叁餐食饱,本分做事。
“雁儿,你把这个青瓷弦纹瓶送到宁孺
处。”正值夏秋
会之时,内务掌事分身无术,想到了她。
雁儿唯唯接下,小苕一个眼抛向她。
“禀掌事,周孺
的新衣制好了,她们同住夏安居,不若
也一道去。”
“嗯,仔细妥贴些,别生事。”掌事的倒也不计较这两
整
绑在一起,由得她们同去办差。
小苕喜形于色,捧了衣裙,小跑着跟上雁儿。
“听说这宁孺
生得娇俏,周孺
姿色平平。宁孺
撒娇,更讨殿下欢心。”小苕脸上稚气未脱。毫无城府的模样倒让她打听到了不少消息。
“今
初五,我估摸着殿下会去宁孺
那。”她沾沾自喜,
歪向雁儿,“若是赶巧,我们还能见到他呢!”
雁儿笑了笑,“你又都知道了?还想着见殿下,整
没个正形。”
“说什么呢?”小苕的脸噌地红了,“我只是好嘛。听说他在战场上杀伐果决,却生得如翩翩公子般。”
“是么?”雁儿脑海中浮现了一个颀长身影,她渐渐收了笑容。
襄王府里仅有的两名孺
皆住在夏安居,是以此地成了府里的热闹之所。
雁儿低首站在宁孺
屋前等候,听着纷
的脚步,门再次打开。
浓烈的香气扑面而来。
“进来吧。”雁儿小心地迈出一步。
“放那儿吧。”宁欢声音软糯,手随意指向条案。
“宁孺
,郎君派
传信说要与您共进晚膳,厨房先
备了炙羊
。”
“唔,这天还热着,羊
太腻味……”
宁欢与下
认真探讨着,雁儿仔细地将花瓶放正,不料离去时被桌脚绊倒,连
带桌摔倒在地。条案的物什应声而碎。
巨大的声响让周围
错愕不已。
“我的姚黄!”反应过来的宁孺
起身惊道。
她盯着雁儿,怒气爬上脸庞。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有这么毛手毛脚的丫
!”
雁儿亦受了惊,她缓缓爬起,跪于宁孺
近前。
“
婢该死。”
宁孺
胸脯上下起伏着,手指着她。
“来
,给我藤鞭。”
“主子消气,不值当。”阿良低声附耳劝道,“殿下不多时就来了。”
“怎么,婢
犯了错,我还罚不得了?”宁孺
见雁儿虽跪着认罪,表
却毫无愧意,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那不若把她
给她的掌事管教。”阿良仍劝道。
宁孺
斜眼望去,周孺
正端坐庭院,轻摇绢扇冷眼瞧戏。
“就在此处,赏十鞭!”她咬咬牙,命令道。
几个婆子应声而上,拖着雁儿跪到院中,扯了她的藕色上裳,掣住她的左右双臂,挥鞭而下。
适才送完衣物的小苕见此吓得脸色煞白。
“宁孺
开恩啊!”小苕不假思索地跪下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