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丹捂着耳朵,“不许问我,我不知道。”
她怎么能不知道呢,最近她就在做总账。
自从姑父发现她账做的好之后,差不多将全大队的账本都
给她做了。
所以她一天拿十二个工分一点不虚的。
今年账上有钱,但是债也不少。
主要是一百多
羊的欠款。
总账还没做完,但是她心里有数的,今年够呛能达到一个工分三分了。
毕竟之前又盖了一个中窑。
又打了三
公共井。
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支出,看一样是不多,加起来也很可观。
不过她觉得今年蔡姑父会分红,因为去年没分。
而且明年要大面积的盖房,还都分家了,需要盖房的
更多了,虽然可以赊欠砖瓦,但是手里也得有点钱啊,要不然也不敢盖房啊。
蔡姑父鼓励他们分家,就不会想不到这点。
所以这分红肯定会有的。
她甚至觉得,蔡姑父不会着急还债。
会先把钱分了。
那样的话,一个工分差不多就够三分钱了。
至于债务,大可以明年再还。
不过这些都是要蔡姑父做决定的,她不会往外
说的。
她能做四大队的会计兼职小秘书,还不是因为她懂事,知道啥能说啥不能说。
蔡五哥眼珠一转,“三妹,如果…我是说如果分红,得哪天啊?”
“年前的某一天。”她哪里说得准。
蔡五哥哼了声,这个答案显然不是他想听到的。
蔡丹也不愿意他再刨根问底,赶紧转移了话题,“我和你们讲,姑父要将后街那个大水泡填起来,以后你们就没法钓鱼了。”
蔡母恍然,“早就听说那边要弄新房基地。之前把芦苇
给割了,加上水泡子,那地方正经不小呢。”
蔡丹点
,“姑父算过,差不多可以弄三排,每排七八户,不少了。”
蔡母在心里算了下,“还不够吧?”
蔡四哥很是肯定的说道,“肯定不够。”
蔡丹支着下
叹气,谁让姑父太能忽悠了。
据说老
连大儿子都给分出去了。
因为可以领取儿
的工分让老
们腰杆直,他们更愿意自己过
子,而不是按照传统和大儿子一起住。
不知道是做戏还是老
就这么想的。
这样的
家还不少。
就需要更多的房基地。
谁也不傻,都能看得出来,随着四大队
员增加,这房基地只会越来越珍贵。
趁着有机会自然是赶紧占下来。
不能说他们做错了。
只是这样房基地的压力就大了。
主要是蔡姑父一直按照老规矩分房基地。
就是房子自留地一起分。
盖房子不需要太大的地方,特别是很多家庭预算不多,打算就盖一间房,这能占多少地方。
但是前后院加自留地一起,这地方就大了。
其实完全可以缩小面积。
将自留地划分到别处。
不过这样自留地种菜就不方便了,
们肯定不愿意。
她也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她家被这样分,也要嘟囔的。
以前的
家都不是,为啥她们就是。
蔡姑父一碗水端不平要出问题的。
那么问题来了,按照老规矩,这房基地从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