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说猪要生了,结果总没信儿,就跟那个掉鞋子故事一样,最后一只鞋不落下来,就会一直惦记。
身累加心累,不疲惫才怪呢。
前几天,蔡四哥他们开始在水泡子里下鱼篓,这鱼果然多了,也大了。
今天一早就收了不少泥鳅,还有四条半个成
掌大的鲫鱼,她觉得熬汤很是合适。
至于小鱼,不可能天天吃鱼酱,她也给煲
了,以后留着炖菜吃或者喂猪、喂
都可以。
“弄到大鱼啦!”蔡母还挺高兴。
蔡丹撇了下嘴,蔡母想象的大鱼和她所想的差别有些大,“跟我手差不多大,我回去摘把紫苏叶,和鱼汤最相配了。”
蔡母点
,“是,紫苏特殊一
味。我小时候吃过粘豆包,就是用紫苏叶垫底的,可好吃了。”
家里条件越来越好,说不准再过几年还能吃到。
蔡丹是吃过粘豆包的,在某宝买的,据说是手工制作,味道还是不错的。
不过并没有紫苏叶,看来不同地方的风俗也是不一样的。
“哎,是不是有猪哼哼…”蔡母将饭碗子一撂,起身就跑了。
蔡丹将手上的柴火塞进灶坑,也赶紧跟了上去。
蔡母急的不行,抓住蔡丹的肩膀快速
代着,“三丫,猪不对劲,去喊你姑父,让他喊磊子,赶紧过来看看。”
蔡丹连连点
,“我这就去!”
返身就跑,至于土筐和饭碗是没时间管了。
蔡丹跑的有些大喘气,在院子里就喊开了,“姑父、姑姑,猪可能要生了,我娘让喊你和磊子哥。”
蔡姑父、蔡姑姑也跑了出来。
蔡姑姑知道蔡姑父腿脚不好,“我去喊磊子,你先去猪场。”
一阵风似的跑了。
蔡姑父也是匆匆揉了下蔡丹的小脑袋,就往猪场赶去,话都没说一句。
这时候蔡爷
也都出来了。
召唤蔡丹过去,“猪场那咋啦?”
蔡丹解释道,“我娘说有
猪不对劲,可能要生崽了,就让我赶紧跑过来喊
了。”
蔡爷爷有些待不住了,“要不我也去看看。”
“爷,我也去!”蔡丹也挺好的。
还没转身就被蔡
给薅住了,“你小孩牙家家的,去闹哄啥。”
蔡丹不敢使劲挣扎,再伤到老太太,只能看着蔡爷爷走远了。“
,我回家。”
她不去还不成么。
“进屋,
给你冲糖水喝。”
蔡丹被硬拉进了屋。
花开两朵,暂表一枝。
猪场那边去了不少
,不过等蔡磊过去之后,又将大部分
撵走了。
因为怕猪紧张、害怕,影响生产。
母猪已经被赶着进了猪产房。
里边的炕温度不低,上面铺了厚厚的野
。
母猪趴在
上哼唧,却没立即生产。
蔡磊也慢慢退了出来,“二婶,准备一盆猪食,放点好东西,稀溜点。”
“没生啊?”蔡母往里
张望了下。
蔡磊摇
,“没呢,猪生产怕惊扰,多数都是晚上生。”
蔡姑父放轻脚步,走了过来,“就这么等着?”
蔡磊点
,“嗯,别让
过来闹吵。”
蔡姑父连连点
。
“姑父,您也回去吧,等生了我再喊你。”蔡磊
不得猪场就他一个。
“你昨晚就没睡,要不你回去补觉,我再这盯会。”蔡姑父之所以这么说,是怕他晚上接生没
。
蔡磊摇
,“我就在小屋(熬猪食那屋)躺会,不回去了,不在这我不安心。”
虽说大部分猪都是晚上生,但也有特例的,他不在近便守着,心不安稳。
他明白只有将这几
猪伺候好了,才能有好
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