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钏抹了把汗,她若是自小在曹家长大,必定被宠得不知天高地厚。
正巧,有一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姑娘,正与母亲哭作一团。
曹含宝,在曹家,准确来说,在嫡伯祖母家已经待了三、四个年
了,从十一岁初初长成到如今,她都是天下漕帮嫡支后院里唯一的姑娘,曹醒大郎君虽与她不算很亲近,可好歹自家父亲是曹家十分得脸且立了大功的功臣,自家母亲又管着后院的嚼用,她在曹府的
子穿金戴银,哪个丫鬟婆子见了她,不恭恭敬敬地唤一声“大姑娘”?
如今可倒好。
真正的曹家姑娘回来了。
醒大郎君的亲妹妹,薛老夫
的亲孙
。
一回来就搬进了封得严严实实的木萝轩,流水似的珍摆件从库房搬进木萝轩,三四十个丫鬟婆子争着抢着要去木萝轩当差,甚至薛老夫
身边那个鼻孔朝天的童嬷嬷都将自己孙
水芳送到了另一个曹家姑娘身边...
童嬷嬷往
见到她,福身都不福的,
敷衍一声“大姑娘”,已是很给她颜面了...
如今...如今...
如今甚至府中的仆从下
们,开始模糊她的称谓了!
原先唤她“大姑娘”,如今模模糊糊地将“大”字儿去掉,当着面还叫她姑娘,背着却叫她“西厢曹姑娘”!
一笔还写不出两个曹字儿呢!
更何况,木萝轩那位主儿,姓贺,不姓曹!
又怎么算得上真真正正的曹家
呢!
含宝抱着母亲的背,呜咽地哭出声,“母亲...咱们的
子太难了...为何大家都不体谅咱们...父亲好歹是因为那曹十月才断的手呀!一只手呀!”
余氏拍着
儿的背。
“先是把灶房收回去,接着呢?是不是要把您管家的权利收回去了?您这么些年为这个家兢兢业业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叫什么?这叫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含宝一边哭,一边不忿,“咱们这些年虽过得锦衣玉食的,却也是寄
篱下,过得胆战心惊。如今,正主儿回来了,便要把什么都收走...老太太这颗心怎么这么狠!”
若把管家权收走,那些仆从还能尊敬她吗?
厨房还会做到随叫随到吗?
她随了她娘,身子骨不好,还能
含参、喝官燕盏、吃雪蛤吗?
还能穿上最新式的衣裳裙子吗?
甚至...甚至还能代表曹家和其他家族的姑娘玩乐通信吗?
还有!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如今含钏回来了,她便不是曹家最值钱的姑娘了!
谁又会放弃曹醒的亲妹妹,而选择她这个不起眼又可怜的堂妹呢?!
她的亲事怎么办?
难道在漕帮里随便找一个粗鲁的管事就嫁了吗?
含宝悲从中来,她有些理解为何母亲在听到贺含钏回来后,选择托病不见
...这是噩耗!对她们而言,是噩耗!既是噩耗,又如何能叫她们高高兴兴地去会见!
含宝哭得伤心欲绝。
余氏抬起
来,瘦削狭窄的下
颏儿抿得紧紧的,透过窗棂看出去,正好看到东南角的木萝轩
木葱茏,百废待兴。
.....
既是收归了灶屋,含钏当时就做了一件想做很久的事——
换掉大厨!
换掉换掉换掉!
通通都换掉!
两个白案,四个掌勺,两个墩子,全都一
赏了二两银子,全都遣散出府!
可惜,灶房的管事换不了,毕竟
家是族仆,是曹家上了名册的下
....
第二百八十二章 猪肚包
曹府灶上的管事姓陆,四十来岁,从江淮跟过来的,算是曹家的老
儿了,裹着大
巾,翘着兰花指,跪在灶堂上哭哭啼啼的,正冲含钏求
,“...二姑娘您是个心软的,从您母亲那辈儿,
就掌了曹家门的灶上,您母亲
吃猪肚
,
是守在灶房,等着那汤熬香熬白,三更也等,五更也等,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是!”
几个师傅是进北京城现找的,按月拿银子,如今拿了补贴,好聚好散,倒是走得痛快。
陆管事却不太一样。
含钏查过,自从母亲那一辈儿,这陆管事就在灶房里
,算是盘踞了好十几年,这陆管事的妻室是先
母亲身边得脸的丫鬟,在沉盐事件后,母亲带上陆管事的妻子一同前往山东寿光,母亲与父亲翻车过世,那个管事妈妈的尸首也在一起...主仆二
,皆是沉盐事件的刀下魂。
约莫是这个原因,曹家对陆管事很优待,帮着他续娶了一房妻室,也将他与先
妻子的孩子拉扯大,放在了江淮码
理事。
是个很得脸的仆从。
如今无论是要调岗,还是撤职,都不好办。
毕竟是老
了,在大家族里,有些老仆比主子还气派,这是通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