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道:“若想长久,应当恢复赋税,我大汉今秋未收赋税,不知陛下是如何打算的?”
“子渊,你也知道,连年天灾
祸,百姓
子不好过,朕新登大宝,初
长安,也应让百姓知朕之仁德。更多小说 ltxsba.me”
“那么陛下是想免税?”
“朕已下诏,今年免税。”
“免什么?
赋还是田租?”
“免
赋,免田租,全免!”
郑
沉默半晌,方才叹道:“陛下仁德,实乃万民之福也。”
赋包括算赋和
钱,都是
税,算赋针对成年
,
钱针对未成年
,为了抑商和限制蓄
,商
、
婢的
税加倍收取,为了增加户
,男
如果到了年龄不结婚,也会被多收
税。算赋是国家财政收
,
钱则归于少府,是皇帝的私房钱,因此
钱很少减免,甚至起征的年龄也在不断下降,原本是七岁起征,等到汉武帝时已降到三岁起征,等到了后世东汉末年,已经降到一岁起征,几乎是一落地喘地就得掏钱。
田租则是农业税,先秦时期,“什一而税,王者之政”,秦朝时赋税沉重,田租几乎达到收获的一半,汉初吸取了秦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将田租恢复为十税一,之后一直在降低,从十税一到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汉文帝在位时有一阵子甚至是全免,终汉之世,田租一直保持在很低的水平。
文景时是小政府,可以较低的财政收
水平维持政府的运转,汉武帝时政府规模急剧扩大,低税收水平便维持不了政府的正常运转了。
郑
试探地问道:“算缗还收不收?”
皇帝大手一挥:“免!”
“算缗”是针对商
收的税,汉高祖对商
采取抑制政策,以商
财产为基数征收“算缗”,没有多久就废弃了。等到汉武帝时,为了增加开支,又恢复了算缗的征收,规定商
财产每两千钱要缴纳120钱的财产税,对过往车辆也收税,因为商
的反对,武帝下令“告缗”,鼓励百姓互相揭发,以没收商
财产的一半作为奖赏,一时举报之风盛行,无数
因此
家,无数
亦因此发家。
郑
又问了几种赋税,答案全是:不收。
皇帝的意思是,经过战
,经济遭到极大的
坏,需要休生养息,恢复实力,让农民好好种地,自食其力,让百姓敢生孩子,增加
,不必担心一落地喘气就要
钱,吸引商
往来,活跃经济。
理是这个理,可是农业税不收,
税不收,财产税不收,商业税不收,这不收那不收,还要弄钱弄粮食,上哪儿弄去?
郑
又道:“陛下欲官山海乎?”
这是问皇帝,要搞国营企业,资源垄断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