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过去,于大娘一如既往的彪悍,但是对自家孙子和孙
却是越来越宽容,越发的温和疼
。只要是孩子们自己想
的事
,哪怕不是读书,是自己开铺子,于大娘也不反对。
按着于大娘的话来说就是,只要一家
和和气气、没病没灾,她就心满意足了。
尤其是四房的几个孩子,于大娘可谓是疼如眼珠子,时时刻刻都恨不得捧在手心里当成宝贝般护着。
现下小福禄不过是想娶妻了,
方还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姑娘,于大娘哪里会不满意?
“老四媳
,咱家小福禄这眼光是真的好。李家大姑娘确实是样样出挑,不管是脾气秉
还是容貌才学,都没得说。我早先还嘀咕着,谁家娶了李家大姑娘,可不就是捡了个大便宜?没想到,兜兜转转这个大便宜竟然是咱们家的。说起来,咱们两家这么亲事一定,也算得上是亲上加亲了。”一想到于书楷和李君懿这么多年的
,于大娘对这门亲事委实放心。
许小芽也没想到,小福禄竟然会跟李家大姑娘互相看对眼。但是正如于大娘所说,都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孩子,能够结成秦晋之好,亦是一桩美事。
既然孩子们自己愿意,许小芽点点
,自然是没有任何异议的。
于家最能当家作主的两个
都是这个态度,其他
无需多言,除了真心恭贺,还是真心恭贺,没有一句酸言酸语。
就连李君懿这个即将嫁
儿的爹爹,见到于书楷也只是一阵大笑,毫不掩饰自己的好心
。他们家三个孩子,老三是儿子,就不多说了,左右以后有他盯着,出不了大错。
但是大姑娘和二姑娘,李君懿就有些担心了。两个姑娘没出嫁前,他这个爹爹当然能竭力护着。一旦两个姑娘嫁
,他的手就没办法伸那么长了。
好在大姑娘要嫁的
竟然是小福禄,李君懿登时就彻底安心了。
于书楷的反应就很淡定了。对自家儿
,于书楷向来是教导的多,真正约束的却少。他给了孩子们足够的自主选择权,
后孩子们过的好坏也理当孩子们自己承担,别反过
来怨恨爹娘和家中其他长辈就行了。
当然,亲事上他会适当的帮忙斟酌,但只是权衡,可当参考,却不会强加
涉最终的结果。除非,孩子们的亲事惹了他家娘子不高兴。
那么,就别怪他这个当爹的不客气,直接翻脸不认
了。
不得不说,哪怕这么多年过去,在于书楷的心里,还是许小芽最重要。他永远都记得当初那个悄悄被换了亲事的傻姑娘,一不小心就来到了他的身边,此话便彻底住进了他的心里。
于书楷这辈子最庆幸的事
,便是他
差阳错娶了许小芽。他从未想过要将这个傻姑娘赶出自己的心房,毋庸置疑就得一辈子永永远远的守着、护着他的小娘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