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当初离别之前一样。
易晚检票进站,月台上没有多少乘客在等候。
广播里放着重复的乘车指示,一盏盏照明灯将夜色阻挡开来,但易晚抬
看去,无论是前方还是身后,依然是浓稠不见光亮的漆黑。
列车进站的风吹起她的
发,她短暂地闭上了眼睛。
她在z市出生长大,童年于她而言,某些部分已经刻意被模糊了,无非是老旧的居民楼,拥挤狭窄的小门小户,酗酒的父亲与母亲争吵甚至肢体冲突,欠缴电费水费经常断水断电等等。
她上小学时,每天放学都不愿回家,不愿听双亲互相的指责,更不愿听东西被砸烂的声音。她不知道为什么父亲喝了酒就判若两
,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歇斯底里哭得咳嗽的母亲。
子废旧得如同生满了锈的铁盒,粗糙又冰冷。
每当她实在想逃避的时候,有时会去敲隔壁邻居
的门。
张
并不是那种和蔼可亲的老
,相反的,她甚至可以说是个冷淡的
。
儿子儿媳在外打工常年不在家,家中有个孙子,但也是个怪
,成天窝在房内鼓捣零件铁片。
每次隔壁夫
吵成一团,小易晚一言不发站在自家门
敲门,她开门看到半句安慰也没有,转身就往屋里走,仿佛易晚是个透明
。
但也没有赶易晚走。
易晚心思细腻,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到了张
家偷偷在客厅掸灰扫地,一句话不多说怕吵了
清净。
做完会做的家务就一
坐在小板凳上写作业,拖到不能再拖才回家。
偶尔这么逃避一次,坐在邻居的灯下,听不清争吵的声音,易晚才能感到一点点安然。
宋景年第一次见易晚,就是看到她捏着个铅笔
,缩在自己家的小板凳上,弓着背一笔一画写作业。
易晚睁开眼睛,失两秒飞快点开手机看时间——
没坐过站,还好还好。
列车飞快地驶过一座又一座丘陵,远处城市的灯光模糊又祥和。
到站之后熟门熟路出站打车去医院,等到了病房,已经是凌晨了。
妈妈的病床在最里靠窗边,易晚借着门外漏进来的白炽灯光轻轻走近,病床上
影没有动,监测仪器上一些看不明白的指数平稳的浮动,没有警告讯号。
易晚松了
气,看着熟睡的妈妈,仿佛就快消失在黑暗中一样的单薄。
她不敢发出太大声音,尽可能小幅度动作搬来两把长凳并排在床边放好,把书包摆在一
当枕
,展开护士站借来的薄毯披在身上,蜷缩在凳子上睡了。
她不敢回小舅家,又没有钱可以让妈妈长期住单
病房,更没有钱住酒店。
但是没有关系,她向来都有足够的劳累让她在哪里都能睡着。
她似乎梦见了小时候的宋景年。
一开始她对这个整天喜欢待在房间里的怪哥哥有点害怕,听张
连名带姓叫他宋景年,但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叫他。
也不敢叫他。
他房间里总能传出些叮当咣啷的声音,像是工具敲击拧动的动静,偶尔还有些巨响。
小易晚每当这时便好地盯着那紧闭的房门。
直到有一天,那门打开一条缝,她来不及收回目光,便对上宋景年无声的打量。
那少年的眉眼间满是无
的审视,
沉的视线仿佛能看穿易晚一样。
小易晚僵硬地低
假装自己刚才一直在写作业。
半晌,那少年走出来站到她面前。
彼时的宋景年还不像
后当老板时那么犀利,十来岁出
的少年初见挺拔,身型没有完全长开,却也能从校服的衣料下看出一点肩背肌
的
廓。
倨傲的下
微微抬着,光线扫过喉咙的微凸,留下半明半暗的模糊分界。
他总是这样盯着
,以前也是,现在也是……
小易晚被那似乎能看穿自己的目光扎着,芒刺在背
。最后她抬起
,睁大小鹿一样水灵灵的眼睛,试探地叫了他一声:
“景年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