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虽然好,李老大夫也没有张开这个
去问。
再加上,从这些药品售卖的价格上,李老大夫就知道,自己这东家是个厚道良善的。
凭借这些药品的效果,李老大夫可以打包票,即使卖出五倍十倍的价钱都会有
捧场的。
但陆萍萍卖出的价格仅仅和普通的汤药差不多,此举大善!
陆萍萍并不知道李老大夫心中的这些所思所想,她也没有想太多。
不管什么年代,看病难,看病贵都是穷
心中的痛!民国这时候尤甚。
不管别
如何,她自己只管问心无愧即可。
第86章 找到
子步上了正轨, 虽然前线抗战打的激烈,但如今的重庆算不得多重要的城市,倒也没多
。
只不过像是药材和粮食的价格都上涨了不少。特别是药材, 自从战争打起,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药材的价格就翻了一倍不止。
可以想象到,倘若再过些时
, 全面抗战进行起来,药材的价格还要上涨不少。
特别是抗战前期, 国军且战且败, 逐渐丢失大部分国土。到时候面对敌国的经济路线封锁, 药材甚至可能出现有价无市的
况。
想到这些, 陆萍萍赶紧让江管家联系老胡和其他药材商贩看能不能多购买些药材囤着以防万一。
万幸江管家得到的消息是好的,现如今药材想买还是能买的到的, 只不过价格贵了些。
陆萍萍让江管家只管买,不管多少都吃得下,这些药材总不会烂在手里的。
江管家也不是没有见识的
, 从打理这么多产业丝毫没有出
,反而每年的效益越发增加就知道他是
明的
。
想到前线的战争, 和越发上涨的药材价格, 不用陆萍萍多说他就明白了。
“夫
, 要不要多买些粮食?我观近一月来粮食价格也上涨不少, 虽不及药材上涨的多, 但也比往年涨的多。如今, 不如也多买点粮食, 以防万一。”江管家看着陆萍萍道。
听到江管家提到粮食,陆萍萍也突然想起来了。
近来一直忙着诊所的事,所以下意识的只考虑到药材的问题, 倒是忽略了粮食。
等重庆成为陪都,到时候势必会有大量的难民涌
。住房,粮食都会成为一时半会难以解决的难题。
自己这时候多买些粮食,到时候无论是低价售卖还是捐出也能稍微起点作用,只不过……
“江管家,我记得江严在重庆还有几处房产,不知道有其他用处没有?如果没有,我想把买的药材和粮食先放到那里去。”陆萍萍道。
“夫
放心,一切都是够的。”江管家道。
看着江管家离开的背影,陆萍萍忍不住出。江严前几天倒是写了封信让
带了回来,别的没多说,只说他一切安好,让自己放心。
让自己有什么要做的事
就
给江管家去办,重庆这边倘若有不长眼的也让江管家去
涉,重庆这边的驻军长官和他是熟识。
最后让自己收拾点消炎止痛的成品药以及盘尼西林
给江管家,让过来送信的那
给他带过去。
信中声明了并不是他受伤,只是有其他的用处!
其实不用他说,只要能联系到他,陆萍萍也想给他送些药过去。
虽然江严信中并没有明说他在做哪些工作,但陆萍萍知道他一定是在前线工作。枪弹无眼,危险重重,缺什么都不能缺药!
即使江严有自保的能力,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更何况他身边肯定会有受伤的战友,自己送些药过去也能稍微帮点忙。
所以,一看完信,陆萍萍就收拾好一大箱子各种药物,特别是紧俏珍贵的盘尼西林,陆萍萍足足给带过去了几百支!
送走了带着信和药物的江严的手下,现如今,最让陆萍萍发愁的也就是迟迟找不到,只闻其名,不见其
的地下党同志了。
也许是陆萍萍是真的和地下党有缘分。
某天,陆萍萍在平安诊所坐诊,忙碌了一上午正想回家吃饭,李老大夫就走了过来,开
说有事相谈。
陆萍萍有些好李老大夫有什么事?据她所知李老大夫无儿无
,身边也只有东子和柱子这两个徒弟。难道是想涨工资?陆萍萍思维发散了一下想到。
两
单独来到楼上坐下,陆萍萍伸手倒了两杯水,让李老大夫喝点水,慢慢说。
谁知道林老大夫喝完水就对陆萍萍问道,能不能大量买一些陆萍萍做的成品药。
闻言,陆萍萍有些惊讶,忙问为什么?
实在是不怪陆萍萍惊讶,实在是她想不通李老大夫买那么多药
什么。自家员工一开
就买自家这么多产品,陆萍萍总得问问。
许是早就想好了答案,陆萍萍一问,李老大夫也就把原因说了。
说是替自己好友代买的,李老大夫的好友也是开药铺的,从李老大夫给他写的信中了解到诊所的成品药效果非常好,就十分感兴趣。
后来让李老大夫给他寄了一份过去,发现果然效果很好,价格也不贵,就忍不住动心了。写信询问李老大夫能不能帮他购买一批药过去,到时候在药铺里面售卖。
李老大夫说的时候很诚恳,也把信拿了出来让陆萍萍看。
陆萍萍看了信后也没多想,实在是这段
子和李老大夫相处的很愉快,也相信李老大夫的为
,于是稍微思考了一下就答应了。
不过也有个条件,那就是李老大夫的朋友药铺售卖这些药物价格不得高于购买价格的两倍。
陆萍萍可不想让自己辛苦做出来的药物成了别
敛财的工具。到时候钱进了富
的腰包,穷苦的老百姓治不起病的还是治不起。
而之所以是两倍,主要是考虑药物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这年代车马都比较慢,比较方便快捷的火车和汽车运输都掌握在政府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