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方浩要考虑到自己离开太丘国之后的事
。
他不在太丘国了,换另外一个
来这里担任国师,下一任国师未必会有这样的兴趣来折腾这个,那两个办公室大概就没有办法继续存在。
那就会造成
亡政息的局面,他的一番心血全部会被毁掉,跟着他的那些
,前途也被耽误了。
现在将他们的关系转到礼部和工部,以后就算是他不在太丘国担任国师,那两个办公室的编制依然可以存在。
那两个团队也就能够继续在官场上发展。
当然,也有可能会被裁撤掉。
所以方浩又弄出了由他独资的两个集团,来负责教育和基建两方面的具体工作。
只不过这两个集团就不会有官方身份,而是民间的身份。
那样就算是两个办公室被裁撤掉,那两个集团依然可以存在,依然可以运转。
至于方浩要成立的宣传集团,他自己投资就可以了,没必要跟朝廷合作。
朝廷也不会重视媒体舆论这一块。
因为在太丘国,根本就不存在媒体舆论这回事,不用担心侵占了别
的传统利益。
方浩刚上任的时候,朝廷那些
都忧心忡忡,害怕这新任国师对他们不利。
特别是在方浩跟那些太学生们的对话传播出去之后,他们的畏惧之心更甚。
觉得这个新任国师比上一任国师还要可怕。
上一任国师只不过是好色而已,最多也就是侮辱一下他们的
眷。
这个新任国师没有表现出好色的品
来,但是好像对他们这个统治阶层很不满,想要推翻他们。
这个就太让
畏惧了。
那可是他们富贵的根基所在。
不过现在看起来,新任国师好像也没有那么可怕,虽然说过一些让
感觉畏惧的话,但是做起事
来,还是比较有分寸感的。
以前认为新任国师贪财,现在看起来也不是那么回事,
家将敛来的财都捐了出去。
而且接下来还会大笔的捐赠。
虽然他们不怎么相信混到这个地步的
有什么真正的好
,可是这新任国师看上去就是一个好
,将他上任之后做的那些事
写进史书里面,甚至还可以称之为圣贤。
不管是之前的赈灾,还是接下来要做的发展技术教育和投资基础建设,事实上对太丘国都有着很大的好处,让朝廷的财政负担也轻了很多。
这么算起来,有方浩这样一个想当圣贤的国师,似乎也不是坏事。
带着这样的认识,这一场除夕晚宴进行得非常的和谐。
那些王公大臣们依次向方浩敬酒,对他这一段时间的表现进行了热
洋溢的表扬甚至吹捧。
还有
当场赋诗,在诗里面将方浩比作了圣贤。
他们都不会想到,方浩早已经将他们视为阻碍这个社会进步的腐朽阶层,属于迟早都要推翻的对象。
在方浩的心中,皇室要是听话的话,可以作为一个吉祥物保留下来。
那代表着地主利益的文官阶层,绝对是要推翻的。
就那些文官们在这一次洪灾中表现出来的品质,让方浩觉得,应该要将他们全部给埋葬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