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的飞快,想法一个接着一个。偏偏每个点子都值得商讨,朱烈一边记在心里,一边道:“王妃你说慢些,等会我该记漏了。”
但叶云亭却未曾听见他的话,他又想到另外一件事上:“你先前是不是说军中还差一批冬衣?”
他思维跳跃的太快,朱烈已经完全跟不上了,自自弃地停下了转动的脑子,道:“是。不过如今不缺银子了,很快就能置办上。”
先前置办不上,是因为实在缺银子。如今金矿都有了,去赊账都有了底气。
谁知叶云亭闻言却是摇了摇,同他算了一笔账:“置办一件冬衣需多少钱?若是我们采买了布匹和棉花,自己寻
做呢?”
采买之事朱烈都要经手,自然再清楚不过价钱。他粗粗算了一下,道:“今年雪灾,冬衣价格翻了两三倍不止,布匹棉花虽然也涨了些,却远远没有冬衣涨的多。若是自己做,除开原料与工钱,一件冬衣能省二三十文钱。”
二三文钱瞧着不起眼,可军中采买冬衣,都是数万件甚至十万件起。积少成多,省下来的银钱又可以办不少事。
朱烈一点就通,道:“流民中不少,想必都会针线。都是现成的工
。”
叶云亭点赞同,他忽然知道那闲置的万两黄金该用来做什么了:“今年是百年难遇的寒冬,现在正值腊月,寒冬至少还要持续两三月。我们可以派
在各地招募流民,就地采买原料,赶制冬衣。一部分可以供给军中。一部分则可以高价售卖出去。”
“此事大有可为。我这便召集手商议。”朱烈与他一拍即合,也顾不上去看善堂了,与叶云亭一道匆匆策马回了都督府。
亭亭:……好(害羞
77:?我不信,你肯定在敷衍我
亭亭:???????
——————
今天出门啦,所以只有这么多了,晚安呀~
ps:看到评论区有小可说生子的,说明一下,这本没有生子呀,有的话文案会说明哒。
第102章 冲喜第102天 制衣坊
都督府中, 几位官员齐聚。
杨不韪也在其中。
叶云亭将自己的想法一条条提出来,与他官员商讨可行。他从前未曾参与渭州城的事务,对渭州城的了解更不够, 是以说完后心底有些忐忑,担心自己的提议只是纸上谈兵。
参与讨论的几位官员先前从未往这方面想过,但细细听叶云亭说完, 又觉得也不是完全不可行。
北疆地域辽阔,却十分苦寒贫瘠。以至于并不丰, 若是能借着招揽流民的机会,让这些流民在北疆落地生根,扩充北疆
,对
后有长足的好处。
修建外城招揽流民的方案几个参与的官员都十分赞同,各自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议后, 又有说起了叶云亭的另一提议。
“若只在渭州城召集手, 赶制一批冬衣供给军中还可行。若是往其他州府扩大, 恐怕难以实施,风险也极大。”
叶云亭的提议自然是好的,直接在当地招揽流民, 开办制衣坊,赶制一批冬衣之后便能高价售卖, 赚取差价。但这说起来简单, 做起来却十分困难。就是再冷的寒冬, 也就持续到明年开春。冬一过,那些流民又该如何,制衣坊又该如何?
更何况要在各个州府安派手也需要时间,更别说之后制作冬衣需要场地,制作完成后还需要寻下家卖出去……
他们只要想想, 便觉得此事困难重重,付出与投相差太大,不是笔划算买卖。
有开了
,其他
纷纷附和,表示并不看好。
叶云亭在提出这个提议时,也预料到了如今的局面。毕竟这是百年难遇的寒冬,按照以往的经验,过了一月,天气就逐渐开始回暖了。可他仔细回忆了一番前世,确切地记起今冬这场寒冬持续了许久,一直到三月末,才堪堪回暖。
那时候他被囚于王府,虽然不知道外面的况,却确切地记得那时候的心
。
冬里没有炭火取暖,他只能寻了枯枝烧火取暖。每
的盼
,便是冬
赶紧过去。
如今还未过新年,距离这场寒冬结束,满打满算还有三个月。三个月足以做许多事,而且如今北昭
象丛生,不管是殷家叛党还是起义军,要行军打仗,都缺不了冬衣。与其让他们从别处买,不如他来赚这个钱。
叶云亭没法说自己有前世的记忆,知道这个冬天会持续到三月,只能含糊地以天象解释了一番。
“天象之说,变幻莫测。如何能作为凭据?”一直未曾说话的杨不韪摇摇道:“王妃为北疆着想我可以理解,但若是
之过急,反而好心办了坏事。”
杨不韪所言不是没有道理,但叶云亭对上他的视线,总微妙地觉得他在针对自己。
想到上次的冲突,叶云亭眼微闪,却没再坚持,而是道:“此事确实有风险,但自古富贵险中求,若是诸位不赞同此提议,那便不算在都督府的生意里。只算作我个的生意吧,盈亏我一
担着。”
杨不韪眉紧蹙:“王妃还是莫要逞强的好,如今局势复杂,贸然往各州府派遣
手,万一引起注意,将战火引到了北疆来,王妃可担待不起。”他微微加重了语气:“况且……王妃若要做生意,难不成王爷会坐视不理?”
他一副为北疆为王爷着想的模样,但话里话外分明在暗指叶云亭最后还得靠永安王撑腰。
一旁的朱烈闻言有些不快,从上回之后,他就隐约觉得杨不韪对王妃有意见。若是觉得叶云亭的提议风险太大,都督府不参与就是了。叶云亭以自己的名义做生意,是赚是赔与都督府无关,其他自然也没资格置喙了。
杨不韪如此说,难免有故意同叶云亭作对的嫌疑。
他同杨不韪也熟悉,说话并不拐弯抹角,毫不留地呛声道:“杨不韪,又不要你出钱,便少危言耸听了。我看王妃这提议就极好。若是能狠狠宰殷家一笔,做梦都能笑醒。”
杨不韪脸色微变,还要说什么,却听身后一道:“朱烈说的不错。”
众回
去看,却见李凤歧大步走来,站在叶云亭身边,沉着面容道:“富贵险中求,若都像你们这般畏首畏尾,一点风险都不敢担,如今周句镇的金矿还攥在殷家手里呢。”
他虽然没针对具体的,但这话就差指着杨不韪的鼻子骂了。
杨不韪袖中手攥成拳,勉强才没变了色。
倒是其他,闻言想一想,觉得王爷说的也没错。凡事都有风险,若是只求稳,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溜走。
就在他们犹豫的功夫,就听李凤歧转对叶云亭道:“你从殷家手里劫来的黄金不是还没动?倒是正好当做本钱。”
用从殷家手里抢来的黄金做本钱,买原料召手赶制冬衣,转手再高价卖给殷家,不花自己一分钱,却赚了殷家双份钱。想想就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