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新官服吗?可真好看!”曹壮围着那几身武官服
不释手。
“这些颜色怎么划分?像我跟大壮穿什么色?”李小连迫不及待的问。
闻青山答:“勋爵穿绛紫,三品以上穿正红,四到六品穿正蓝,七品以下穿正青,不
流浊官穿浅灰。”
这是宋凤林定下的规格,各品阶之间又以梁冠上的梁数和配饰区分,官袍上则按品阶不同绣不同的图案。
跟刘湛所定下的龙袍常服一样,官员常服也是简约大气,并不像大梁的官袍花团锦簇,像唱戏的戏服似的。
刘湛接过宋凤林递来的茶喝了一
。“样式都不错,就这样定吧。”
齐云将军拍板,绣坊开始给官员们赶制官袍。
因官袍上的纹饰不多,绣起来的速度比龙袍要快得多,预计两个月内能把各部官员的官服全部赶制出来。
屏退左右,宋凤林把百官的名单给刘湛过目。
立国之后要设立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这是最基本的一国配置,当然像燕国那样的部落制国家除外。
“我只初步定下六部,其余像三公九卿,还没有主意。”宋凤林道。
“不需要三公九卿,也不需要大丞相。”刘湛放下名单,眼中
邃。
“设内阁,其中内阁首辅一
,内阁次辅二
,内阁阁臣四
,功能等同于你的秘书处,负责分流处理
常政务,我们只需要批核就行。”
宋凤林愣住了,当真是闻所未闻。
刘湛解释。“内阁官员不需要给很高的品阶,他们只是等同于我们的眼睛和手,除了分类奏折提
对策,没有旁的权力,与六部彼此独立。”
相当于把丞相的权力变成一个机构,且这个机构里的官员还彼此监督制约。
两
只需要检阅内阁批示后的奏折,处置不当就打回去,处置得当就盖大印下发。
如此一来,繁琐的公务便大大简便。
在用
方面刘湛确实有其独到的见解。
他设立的这套内阁机制就是高级版秘书处。
除了批奏折商议对策,他们手中没有任何权力,也不能兼职别的官职,没有权力就杜绝了有内阁重臣的出现。
像大楚丞相动辄只手遮天的
况,在北疆不可能出现。
“就按你的意思办。”宋凤林佩服的点
。
“还有。”刘湛点了点那些爵位的名单。“不管是官员和爵位均不世袭不设食邑封地,开国功臣的爵位往后递减两代,第四代收回。”
宋凤林不由得一愣,这就等于爵位就是个名誉虚衔,连食邑封地也没有,除了那身爵位服饰没有任何特权。
难怪刘湛大手一挥送出去多个,这就是好听的罢了。
见宋凤林一时无话,刘湛解释道:“有些事
现在定下来,比以后处理手尾要简单。”
刘湛不想做那鸟尽弓藏的事,便从一开始就不给特权,从根子上杜绝这些新贵
后无法无天。
细想之后宋凤林也明白了刘湛的用意。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若是有
给了爵位有
没给,难免闹起来,哪怕一时不闹,终会生事。
现在这样把爵位降为虚衔,亲眷和功臣都有份,左右就这两代
,后面也就没了。
刘湛看事
还是看得长远。
至此立国的各项事
便大体定下来了,只余下一项,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项。
“国号定下来了吗?”宋凤林问。
“定下来了。”刘湛慵懒的靠坐着。
“就叫汉,我为汉王。”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号。
自周后,天下诸侯王的国号都沿用当年周天子分封诸侯的国号,诸如秦楚韩齐赵燕鲁。
汉国,这是一个全新的国号。
夏秋之际,坐落在凤凰岗上的王宫全部竣工。
从正门端礼门
内是各衙门,即六曹分列左右。
沿着中轴线前行进承运门,进了承运门是一片开阔的广场,屹立在高台之上的承运殿乃早朝议事之处。
承运殿后连接着存心殿乃御书房。
后宫与前宫有长街相隔,王与后的寝宫都在中轴线上,有宫墙围起独立在后宫。
另外后宫又分御花园、太子殿、东三院、西三院和家庙。
虽然王宫并未多富丽堂皇,但是格局规整大气,十分贴合北疆粗犷的气质。
刘湛本想早些搬进去住着舒服,至于登基建国的时间可以再定。
“直接搬进去不妥,按礼得三辞三让后由百官迎
王宫。”宋凤林却道。
什么三辞三让,刘湛一脸云里雾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