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叫”圣”?什么叫”仁”?简单说,”圣”是聪明
(”圣”的本义,就是聪明),不是一般聪明,而是天生聪明,绝顶聪明(这是血统论的概念,贵族社会的概念),属于”智”的概念。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
,己欲达而达
”(《雍也》6.30),不但自己修养好,还能推己及
,拿
当
,施其仁
之心于自己身边的
,上流社会的
。
(二)”圣”和”仁”,区别是什么?主要是”圣”比”仁”要高一个层次。”仁”还属于道德范畴,积德行善,施惠于
,只限于上流社会的
。”圣”不一样,它是由绝顶聪明的
,听天下之政,属于政治范围。圣
推己及
,绝不是亲戚朋友,身边的
,而是普天下的百姓。孔子说,安民济众,已经超出”仁”的范围,属于”圣”,这样的事,谈何容易,就连尧、舜都
疼(《雍也》6.30)、《宪问》14.42)。尧、舜是圣
,有权有位,尚且
疼,没有权位的仁
是玩不转的。
(三)孔子说,君子是”修己以敬”,仁
是”修己安
”,圣
是”修己安民”,分三个层次(《宪问》14.42):第一个层次是把自己培养成道德合格的君子;第二个层次是推其仁
于他
,安定他
;第三个层次是推其仁
之心于民众,安定民众。可见圣
最高,仁
其次,君子又其次。
(四)孔子心目中的圣
和仁
,都是见不着的
。他说,圣
,我是见不着的,我能见着点儿君子就不错了;善
(可能和仁
差不多),我也见不着,我能见着点儿有恒心的
就不错了。在他眼里,圣
比君子高,仁
比有恒心的
高(上7.26)。前者如尧、舜,后者如微子、箕子、比
、伯夷、叔齐,全是死
。活
,他自己,他自己的学生,只能做君子和有恒心的
。比如这里的”为之不厌,诲
不倦”,其实就是有恒心的
。
(五)孔子拒绝承认自己是圣
,道理很简单。第一,他出身卑贱,好学
思,很多本事都是从民间学来的,完全是靠后天学习得到的,他并不认为自己聪明,更不认为自己是天生聪明,绝顶聪明。第二,他虽当过官,但时间很短,没有任何权力,不可能安民济众。孔子说,”圣”、”仁”二字,他当不起,这不是故作谦虚。当时
的想法,只有尧、舜这样的明君圣主,才配叫圣
。孔子不是贵族,没有权势,根本不可能叫圣
。他不会糊涂到自比尧、舜,这么叫,等于骂他,让他丢
现眼。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f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