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仇兼琼摇了摇
,拍拍李清笑道:“我只是顺路来看看你,军务繁忙,倒不好久留,我去了,记住!官场规则虽多,但民誉却最重要,你以后多为百姓做些实事,积累民誉,将来向上爬才会有本钱,官才会坐得稳,主簿官虽小,但我大唐宰相大多都是从这里起步的,好好
,不要让我失望。”
“恩师教诲,李清记住了。”
........
李清将章仇兼琼一直送到码
,临别时章仇兼琼眨了眨,嘴角微微向北一努,遂哈哈大笑而去。
“北面?”李清走了两步,突然恍然大悟,一拍自己的脑袋,北面,那不就是成都峨眉堂吗?章仇兼琼指的大局就是要自己从峨眉堂下手,将唐胜的手下调走,姜不愧是老的辣。章仇兼琼只轻轻点拨一下,李清便有了腹案,他淡淡一笑,想起了整
大喊无事可做的高展刀。
***************
岷江发源于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流经成都、眉州,嘉州、最后在南溪郡汇
长江,岷江原本水流湍急,自都江堰修建后,它的水流变得沉稳平缓,极利于航运,促成了
蜀的商业繁盛,每
岷江上千帆竟发,船来舟往,将大量的蜀锦、瓷器、茶叶、纸、米、油运出
蜀,又将所缺物资运
,如此大规模的货物运输,也养活了大量的运货苦力,为争夺生意、争夺地盘,这些苦力渐渐地聚成了几大帮派,其中又以成都的岷帮为最,岷帮原是峨眉堂的分舵,三十年前其舵主死于内讧,副舵主一怒之下率众离开峨眉堂,开山立派,创立了岷帮,三十年来发展壮大,最后竟与峨眉堂分庭抗立,成为成都的两大帮派之一。
这一
,成都江首津渡
和往常一样热闹,码
上熙熙攘攘,两艘客船刚刚抵达,到处是扛着大包小包的散客,吵吵闹闹向官道涌去,不断有拎着短扁担的脚夫上前搭讪,还有不少马车掮客穿行在
群中寻找合适的目标,从江首津到成都尚有十几里路程,尽管官道两旁停满载客马车,但大多数
还是选择用两条腿走回成都。
最后一个下船的
身材高大,身着白缎锦袍,
戴竹笠,看不清面容,他手里拎着个竹箱,下了船便快步向镇里走去。
江首津渡
是成都最大的码
,货物吞吐量极大,需要大量劳力,久而久之,它的附近竟形成了一个大镇,名为江首镇,近万户
家,镇内客栈、
院、酒楼一应俱全,更重要的是,这里就是岷帮的总舵所在地。
戴竹笠之
走进镇中,很快寻到一间客栈住了下来,他进了房,取下竹笠,三缕长须飘撒在胸前,目光清朗,竟然是李清的贴身保镖高展刀,高展刀奉李清之命,到此地做一件大事。
他关上门,又反锁了,这才从床下拖出竹箱,打开,里面有两个包裹,其中一个露出一角黑衣,另一个呈长条形,沉甸甸的,高展刀小心地解开,里面是一只一尺长的木匣,推开木匣,露出两把锋利的匕首,刀锋闪着蓝湛湛的冷光,显然是淬过毒,这两把匕首是从成都试剑堂所买,这个试剑堂则是海家的产业。匕首极普通,它唯一的特殊,是在刀把上刻有‘试剑’两个字。
高展刀一连在江首镇镇住了三天,每天都去码
上晃悠,这一
,他又来到码
,码
上有些异样,到处是身着紧身黑衣的岷帮帮众。
这时江面上漂来一溜小船,前后左右护卫着一艘白色画舫,画舫上八名彪状大汉环状而立,身着岷帮黑色武士服,个个面色凝重,眼色冷漠,象八座冷冰冰的花岗石
。
来船便是岷帮帮主的座船,眼看帮主的画舫靠岸,岸上一众手下早列成两队,摒息静气等着帮主上岸,不料船帘一挑,先钻出来个满
珠翠的姐儿,脸上搽得
白,分不清鼻子眼睛,只见正中有两颗红点,想必那就是樱桃小嘴了,她探
东张西望一番,突然两颗红点歪向一边,回
怨道:“三哥,这就是成都么?我看还不如嘉州好玩。”
“呵呵!这只是江首津,离成都还有十几里呢!”

身后钻出个汉子来,他身高八尺,虎目狮鼻阔脸膛,颇有几分
莽之气,只是那眼袋却浮肿得吓
,将好好一双虎目弄成水泡泡的金鱼眼,他便是岷帮第三代帮主杨善清,江湖上
称老和尚便是,这却是揶揄他对
不挑货色。
岸上帮众见帮主露面,纷纷上前跪倒:“属下参见帮主,恭迎帮主回家。”
偏那
不识趣,指着下跪的帮众咯咯
笑,宛如一只要下蛋的母
,她身后的杨帮主勃然大怒,一记老拳将她打翻下水去,犹自怒骂道:“老子婆娘都不敢放肆,你一个婊子算老几。”
那
落水,引发一阵混
,急有
跳下水将她救起,送进里舱做
呼吸去了,杨善清也不管,坐上滑竿,被众
簇拥着离开了驳岸。
他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一双充满杀机的利眼盯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