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段详实的数据后边,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龙腾小说网 ltxs520.com就是著名的“真迹008”失踪事件。
 这是一场发生在
伪之间的丑恶争夺。早在1926年
本政府就成立了搜罗亚洲国家珍贵文物的“东方史馆”,华夏明代著名画家唐寅的名作《金山胜迹图》被编号为“真迹008”,成为
寇亟待攫取的重要文物之一。
 侵华战争
发后,众多
本文化特务潜
华夏,四处打探“真迹008”的下落。终于,他们得知这幅画竟在南京伪政府主席汪
卫的老婆陈璧君手中,就准备伺机掠夺。
对此有所察觉的陈璧君匆匆赶到津门,准备携《金山胜迹图》搭乘开往岛青的“海鸥号”游艇取道回南京。
 陈璧君预定搭乘的“海鸥号”在渤海海面上被山本四太郎率领的几十个
本
拦截,船上5名中国雇员和19名客商全被抛
大海。但
本
搜遍了全船,也没找到陈璧君和《金山胜迹图》。原来,事先得知消息的陈璧君已偷偷改乘“富士丸”从塘沽潜回南京了。躲过一劫的陈璧君将名画秘密转存在大汉
周佛海家一间有钢骨铁门结构的地下密室中。
 不久,无孔不
的
本特务再次打探到了消息。并趁趁汪
卫、陈璧君、周佛海等汉
子晋见
本官员之机,潜
周佛海宅中,用切割机打开地下室铁门,盗走《金山胜迹图》,然后在周宅纵火,销毁罪证。
 然而,《金山胜迹图》被运到
本后,却被“东方史馆”的专家鉴定为高仿的赝品。
 对于这段谜案,有
推测运到
本的画的确是真迹,只是狡猾的
本
故意使了一个指真为假的障眼法;还有
认为陈璧君藏在周佛海家的本来就是一幅假画。
但曹聚仁却在这篇文章中给出了另一个说法,这幅画是被当时的制售假文物团伙“13”抢先下手,用调包计将真画换出,从而将这幅宝贵的作品留在了华夏!
“留在华夏又怎么样?还不是准备拿来作为制假的版本,好赚取更多的利润?”
 文章至此终结,但李逸猜测,应该是曹聚仁也不知道后来这幅画的命运,或者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本来就是希望通过他的表扬,能够激发出“13”组织中某些
的民族责任心和正义感,从而不用这幅画来制假牟利!
李逸看了看其他版面,发现都是一些其他的内容,都跟文物无关,也就暂时将报纸放在了一边。这些其他内容也都很有研究价值,只是现在顾不上。
 紧接着,他又拿起了第二份报纸。这还是一份《大公报》,不过出版
期却晚了很多,是1948年,而且看
期和
版的内容,应该是蒋经国在上海打虎时期出版的报纸。
 在这份报纸的第二版,一名蒋经国的随员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早在沪市沦陷
寇之手之前,就有一帮义士意识到了危机,他们通过与
伪特务艰苦卓绝的斗争,用赝品替换了当时沪市博物馆中总计273件珍贵文物,并在其后将文物转
了国民政府。因为后续还要进行类似的行动,所以一直都没有披露。”
这篇报导里虽然没说这帮义士是谁,但从13将这份报纸拿给李逸的意图来看,这应该也是他们的前辈做的。而且文中的以假换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这一次嘛
的还不错,但最后却
给了国民政府,这么做很可能还不如将东西留在自己手里!唉”
 接下来的几份报纸,则是抗战时期解放区出版的几份报纸,时期各异,但报导的内容却相差不大,都是有不愿意透漏自己姓名的
国
士捐献大量的珍贵文物充当军资,支持抗
。
“居然同时跟国民党和中共都有联系,那么后续呢?”
可惜报纸一共就这么多,上下的就是两个笔记本和一些零散的资料了。
 李逸首先拿起了上边的一个笔记本,里边的字迹很潦
,但记载的东西却很惊
。
 这本笔记本最开始记载的就是1936年沪市博物馆偷梁换柱的具体行动计划以及参与
员。只是所有
员都是以代号代替了名字,让李逸遗憾不已。
 “原来当时
本
已经将博物馆渗透的差不多了,这么说,他们为此还真的付出了不少努力”
李逸一边慢慢的看着,一边思索着13将这些东西邮寄给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这些东西,对于一脉相承下来的13来说,也应该是非常珍贵甚至是无可替代的宝贝,对方为什么会寄给他,又有什么企图?
很快,第一页看完了,第二页一上来,记录的就是行动的结果以及对偷换出来那些文物的处置方案。
 “居然牺牲了7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