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说,男子统治世界,成绩很糟,不如让位给
,准可以一新耳目。这话乍听很像是病急
投医。如果是君主政治,武则天是个英主,唐太宗也是个英主,碰上个把好皇帝,不拘男
,一样天下太平。君主政治的毛病就在好皇帝太难得。若是民主政治呢,大多数的
的自治能力水准较男子更低。而且国际间闹是非,本来就有点像老妈子吵架,再换了货真价实的
,更是不堪设想。
叫
子来治国平天下,虽然是“做戏无法,请个菩萨”,这荒唐的建议却也有它的科学上的根据。曾经有
预言,这一次世界大战如果摧毁我们的文明到不能恢复原状的地步,下一期的新生的文化将要着落在黑种
身上,因为黄白种
在过去已经各有建树,惟有黑种
天真未凿,
力未耗,未来的大时代里恐怕要
到他们来做主角。说这样话的,并非故作惊
之论。高度的文明,高度的训练与压抑,的确足以斫伤元气。
常常被斥为野蛮,原始
。
类驯服了飞禽走兽,独独不能彻底驯服
。几千年来
始终处于教化之外,焉知她们不在那里培养元气,徐图大举?
权社会有一样好处——
比男
较富于择偶的常识,这一点虽然不是什么高
的学问,却与
类前途的休戚大大有关。男子挑选妻房,纯粹以貌取
。面貌体格在优生学上也是不可不讲究的。
择夫,何尝不留心到相貌,只是不似男子那么偏颇,同时也注意到智慧健康谈吐风度自给的力量等项,相貌倒列在次要。有
说现今社会的症结全在男子之不会挑拣老婆,以至于儿
没有家教,子孙每况愈下。
那是过甚其词,可是这一点我们得承认,非得要所有的婚姻全由
子主动,我们才有希望产生一种超
的民族。
“超
”这名词,自经尼采提出,常常有
引用,在尼采之前,古代寓言中也可以发现同类的理想。尽也怪,我们想象中的超
永远是个男
。为什么呢?大约是因为超
的文明是较我们的文明更进一步的造就,而我们的文明是男子的文明。还有一层:超
是纯粹理想的结晶,而“超等
”则不难于实际中求得。在任何文化阶段中,
还是
。男子偏于某一方面的发展,而
是最普遍的,基本的,代表四季循环,土地,生老病死,饮食繁殖。
把
类飞越太空的灵智拴在踏实的根桩上。
即在此时此地我们也可以找到完美的
。完美的男
就稀有,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怎样的男子可以算做完美。功利主义者有他们的理想,老庄的信徒有他们的理想,国社党员也有他们的理想。似乎他们各有各的不足处——那是我们对于“完美的男子”期望过
的缘故。

的活动范围有限,所以完美的
比完美的男
更完美。同时,一个坏
往往比一个坏男
坏得更彻底。事实是如此。有些生意
完全不顾商业道德而私生活无懈可击。
反之,对
没良心的
尽有在他方面认真尽职的。而一个恶毒的
就恶得无孔不
。
超
是男
的,却带有
的成分,超
与不同。超
是进取的,是一种生存的目标。是广大的同
,慈悲,了解,安息。像大部分所谓智识分子一样。我也是很愿意相信宗教而不能够相信,如果有这么一天我获得了信仰,大约信的就是奥涅尔《大勃朗》一剧中的地母娘娘。
《大勃朗》是我所知道的感
最
的一出戏。读了又读,读到第三四遍还使
心酸泪落。奥涅尔以印象派笔法勾出的“地母”是一个
。“一个强壮、安静、
感、黄
发的
,二十岁左右,皮肤鲜洁健康,
房丰满,胯骨宽大。她的动作迟慢,踏实,懒洋洋地像一
兽。她的大眼睛像做梦一般反映出
沉的天
的骚动。她嚼着
香糖,像一条圣的牛,忘却了时间,有它自身的永生的目的。”
她说话的
吻粗鄙而熟诚:“我替你们难过,你们每一个
,每一个狗娘养的——我简直想光着身子跑到街上去,
你们这一大堆
,
死你们,仿佛我给你们带了一种新的麻醉剂来,使你们永远忘记了所有的一切(歪扭地微笑着)。但是他们看不见我,就像他们看不见彼此一样。而且没有我的帮助他们也继续地往前走,继续地死去。”
死了,葬在地里。地母安慰垂死者:“你睡着了之后,我来替你盖被。”
为
在世,总得戴个假面具,她替垂死者除下面具来,说:
“你不能戴着它上床。要睡觉,非得独自去。”
这里且摘译一段对白:
勃朗 (紧紧靠在她身上,感激地)土地是温暖的。
地母 (安慰地,双目直视如同一个偶像)嘘!嘘!(叫他不要做声)睡觉吧。
勃朗 是,母亲,等我醒的时候?
地母 太阳又要出来了。
勃朗 出来审判活
与死
!(恐惧)我不要公平的审判。我要
。
地母 止有
。
勃朗 谢谢你,母亲。
死了,地母向自己说:
“生孩子有什么用?有什么用,生出死亡来?”
她又说:
“春天总是回来了,带着生命!总是回来了!总是,总是,永远又来了!——又是春天!——又是生命!——夏天、秋天、死亡,又是和平!(痛切的忧伤)可总是,总是,总又是恋
与怀胎与生产的痛苦——又是春天带着不能忍受的生命之杯(换了痛切的欢欣),带着那光荣燃烧的生命的皇冠!”(她站着,像大地的偶像,眼睛凝视着莽莽乾坤。)
这才是
。“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的洛不过是个古装美
,世俗所供的观音不过是古装美
赤了脚,半
的高大肥硕的希腊石像不过是
运动家,金发的圣母不过是个俏
妈,当众喂了一千余年的
。
再往下说,要牵
宗教论争的危险的漩涡了,和男
论争一样的激烈,但比较无味。还是趁早打住。

纵有千般不是,
的
里面却有一点“地母”的根芽。可
的
实在是真可
。在某种范围内,可
的
品与风韵是可以用
工培养出来的,世界各国不同样的淑
教育全是以此为目标,虽然每每歪曲了原意,造成像《猫》这本书里的太太小姐,也还是可原恕。

取悦于
的方法有许多种。单单看中她的身体的
,失去许多可珍贵的生活
趣。
以美好的身体取悦于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也是极普遍的
职业。为了谋生而结婚的
全可以归在这一项下。这也无庸讳言——有美的身体,以身体悦
;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悦
;其实也没有多大分别。
有
同车这是句句真言,没有经过一点剪裁与润色的,所以不能算小说。
电车这一
坐着两个洋装
子,大约是杂种
吧,不然就是葡萄牙
,像是洋行里的
打字员。说话的这一个偏于胖,腰间束着三寸宽的黑漆皮带,皮带下面有圆圆的肚子,细眉毛,肿眼泡,因为脸庞上半部比较突出,上下截然分为两部。她道:“所以我就一个礼拜没同他说话。他说‘哈罗’。我也说‘哈罗’”。她冷冷地抬了抬眉毛,连带地把整个的上半截脸往上托了一托。“你知道,我的脾气是倔强的。是我有理的时候,我总是倔强的。”
电车那一
也有个
说到“他”,可是她的他不是恋
而是儿子,因为这是个老板娘模样的中年太太,梳个乌油油的髻,戴着时行的独粒
漆红耳环。听她说话的许是她的内侄。她说一句,他点一点
,表示领会,她也点一点
,表示语气的加重。她道:“我要翻翻行
,伊弗拨我翻。难我讲我铜钿弗拨伊用哉!格
子拉电车
,我教伊买票,伊哪哼话?‘侬拨我十块洋钿,我就搭侬买?’坏凋?”这里的“伊”,仿佛是个不成材的丈夫,但是再听下去,原来是儿子。儿子终于做下了更荒唐的事,得罪了母亲:“伊爸爸一定要伊跪下来,‘跪呀,跪呀!’伊定规弗肯:‘我做啥要跪啊?’一个末讲:”定规要侬跪。跪呀!跪呀!‘难后来,伊强弗过咧:“好格,好格,我跪!’我说:”我弗要伊跪。
我弗要伊跪呀!‘后来旁边
讲:价大格
,跪下来,阿要难为
,难末喊伊送杯茶,讲一声:“姆妈勿要动气。’一杯茶送得来,我倒‘叭!’笑出来哉!”
电车上的
使我悲怆。


一辈子讲的是男
,念的是男
,怨的是男
,永远永远。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
孩子,生得美,有许多
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
,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
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
子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
的桃树下,那年轻
。
于千万
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
,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更 衣 记如果当初世代相传的衣服没有大批卖给收旧货的,一年一度六月里晒衣裳,该是一件辉煌热闹的事罢。你在竹竿与竹竿之间走过,两边拦着绫罗绸缎的墙——那是埋在地底下的古代宫室里发掘出来的甬道。你把额角贴在织金的花绣上。
太阳在这边的时候,将金线晒得滚烫,然而现在已经冷了。
从前的
吃力地过了一辈子,所作所为,渐渐蒙上了灰尘;子孙晾衣裳的时候又把灰尘给抖了下来,在黄色的太阳里飞舞着。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
我们不大能够想象过去的世界,这么迂缓,安静,齐整——在满清三百年的统治下,
竟没有什么时装可言!一代又一代的
穿着同样的衣服而不觉得厌烦。开国的时候,因为“男降
不降”,
子的服装还保留着显著的明代遗风。从十七世纪中叶直到十九世纪末,流行着极度宽大的衫裤,有一种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领圈很低,有等于无。穿在外面的是“大袄”。在非正式的场合,宽了衣,便露出“中袄”。
“中袄”里面有紧窄合身的“小袄”,上床也不脱去,多半是妖媚的桃红或水红。三件袄子之上又加着“云肩背心”,黑锻宽镶,盘着大云
。
削肩,细腰,平胸,薄而小的标准美
在这一层层衣衫的重压下失踪了。她的本身是不存在的,不过是一个衣架子罢了。中国
不赞成太触目的
。历史上记载的耸
听闻的美德——譬如说,一只胳膊被陌生男子拉了一把,便将它砍掉——虽然博得普遍的赞叹,知识阶级对之总隐隐地觉得有点遗憾,因为一个
不该吸引过度的注意;任是铁铮铮的名字,挂在千万
的嘴唇上,也在呼吸的水蒸气里生了锈。

要想出众一点,连这样堂而皇之的途径都有
反对,何况装异服,自然那更是伤风败俗了。
出门时裤子上罩的裙子,其规律化更为彻底。通常都是黑色,逢着喜庆年节,太太穿红的,姨太太穿
红。寡
系黑裙,可是丈夫过世多年之后,如有公婆在堂,她可以穿湖色或雪青。裙上的细褶是
的仪态最严格的试验。家教好的姑娘,莲步姗姗,百褶裙虽不至于纹丝不动,也只限于最轻微的摇颤。不惯穿裙的小家碧玉走起路来便予
以惊风骇
的印象。更为苛刻的是新娘的红裙,裙腰垂下一条条半寸来宽的飘带,带端系着铃。行动时只许有一点隐约的叮当,像远山上宝塔上的风铃。晚至一九二年左右,比较潇洒自由的宽褶裙
时了,这一类的裙子方才完全废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