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见他色不豫,公差立即道:“失物未能归还,这覃绰的处罚,还要再加三等……”
送走公差,郑平去各个
易之市买了自己需求的商品,这才回了孔府。
郑平出行的那天,孔融将他送到城门
,斟酒道别。
郑平一
饮尽杯中佳酿,覆卮以示。
“路上保重。”
“君亦珍重。”
奉杯而还,却见孔融的双目中泛起湛湛之意。
“许都非宜君之所,此番离去,切莫再来。”
孔融大概认为祢衡在许都得罪了无数仇家,本身又不能在许都一展才华,实在没必要留在这。
郑平没有一
应下。虽然还未明白祢衡在众多势力中选择许都的原因,但他势必要依照祢衡的意愿,继续留在许都。
即便是最受冷落,最被敌视的那段时间,傲气得不可一世的祢衡也没有甩袖离开此地……他自然也不会走,至少不会因为“得罪的
太多”这种理由离开。
孔融不知郑平心中所想,再次叹了
气:“只可惜德祖赴豫州外任,不能送你一程……你在许都这一二年,我三
还未好好聚过。”
郑平听到“德祖”二字,第一时间未反应过来这是何
。
后来想到《三国演义》里被写
祢衡之
的某个经典名句:“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前者说的是孔融,后者指的是杨修,这才明白孔融
中的德祖指的是谁。
杨修,字德祖,
肋典故的持有
,在《世说新语》中留下大幅篇章。不少
认为他“太聪明且太自作聪明,过于了解曹
的心思而被杀”。
且不提杨修被杀有多少政治因素,又有多少是他自身的原因。出身名门望族的杨修确实是个极有才华的
,这份才华,让眼高于顶的祢衡都对他高看几分。
郑平知道三国演义里的这句话,但他没想到祢衡原来还真的与杨修有
。
假若祢衡不是意外殒命,他们三
最后都会或直接或间接地死于曹
之手……想到这,郑平突然觉得祢衡击鼓骂曹的行为很有先见之明,至少骂回了本。
坐上马车,
轨铺陈。郑平回
遥望站在城门
目送他离开的孔融,又将视线略微上移,定在旌旗飘扬的城墙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