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秒!
3秒!
待时间流走到4.88秒之后,双方距离缩短为2000米!
这一刻,拦截模型之中的歼10d火龙旋即展开攻击,机载23毫米双管航炮冒出一团团浓郁白烟,吐露火舌,一枚枚极具
坏
的致命圆锥状金属弹
激
而出,以每秒720米运动速度,掠向正前方一千多米之外高速飞行的霹雳10导弹。
整整十枚23毫米穿甲弹,成败在此一举。
时间再次流走一秒,想象之中的拦截
炸并未呈现。
沿着预定弹道高速飞行的23毫米穿甲弹,受到四千米高度空气和风速影响,加之初速过低,与霹雳10擦肩而过,并未成功拦截。
高速飞行的霹雳10,则轻而易举命中模拟歼10d火龙,拦截模型首次模拟运转失败!
“不行,23毫米钝
被帽穿甲弹的飞行速度太慢,风向和风速对炮弹弹道存在较大的影响,双管机炮的
击
度只能勉强达标,太过吃力,怪不得只有30%的拦截率。”
周海吃完冰镇西瓜,丢
垃圾桶,用手揉了揉微微发胀的额
,总结此次首次模拟运转失败的原因:“这还仅是存在于小概率的最佳拦截条件和环境。”
在现代空战之中,只有双方机群迎
飞行时,互相锁定发
中距弹,才可能出现导弹正面来袭的
形。
这是最佳的拦截条件和环境。
23毫米双管机炮的综合
能,满足近距格斗的对空作战和对地扫
毫无问题,想要拦截高速飞行的导弹,只能勉强达到拦截标准。
航炮拦截导弹,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航炮。
而炮弹初速和
击
度,则是衡量航炮
能的两项关键
指标参数。
歼10d搭载的机载23毫米双管航炮,每秒720米的炮弹初速和1000米平均散步直径70厘米的
击
度,实在是太过吃力。
“航炮
能是客观因素,外加我是第一次模拟,接下来只有通过反复
的模拟,增加熟练度,看看能否提升成功率,拦截模型也比较简陋,一切慢慢来吧。”
周海
呼吸一
气,并没有因为首次模拟失败而灰心丧气,战术分析和总结之后,稍加休息,恢复消耗的
力,准备开始第二
模拟。
失败这是很正常的东西,没有谁能一次成功,除非简单到112的加法计算。
由数学和各种学科知识为基础架构的简陋拦截模型,涉及导弹和战斗机的运动过程,全部采用动态数据,计算量极大,就连周海都有些撑不住,每次模拟运算需要休息一会儿。
“咚咚!”
这时,屋内突然传出清脆的敲门声。
又要询问?
周海眉宇微皱,有些疑惑,起身走向宿舍房门。
严重泄密事件影响颇广,这段时间周海除了每天正常飞行训练之外,还要接受关于军队
报部门的询问。
开门,只见身穿作训服的苏鹏立于门外,满脸微笑,双眼之中带着喜意,右手拿着一份蓝色文件夹,并非是陌生的军
部门
员。</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