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差摇
唏嘘“凡事其实事出必然,三殿下亲征的那天,就有许多
劝过,奈何少年
心高气傲,不听劝”
游淼站在孙舆身后,眼泪不住流下来,孙舆说“高丽那边吃了败仗,关外五胡气焰更要嚣张,只怕太平不了几年了。”
那钦差也是孙舆学生,注意到游淼的反应,又看孙舆,寻思片刻,另起了个话
“学生听到一个消息,明年陛下会开恩科。”
孙舆缓缓点
,钦差又说“李丞相年事已高,来
京师,应当也是太子一派的戏台了。如今李族在朝中党同伐异,再过几年太子登基,又是一场变动,学生就算有心,也不敢做些事,前几
因粮饷一事,还责了户部侍郎重罪”
孙舆说“你不可心急冒进,平
小心谨慎罢了,转圜之道游淼”
游淼脑子里全是赵超落败一事,没听进去几句,及至孙舆唤了第二遍,游淼才注意到两
,遂微微躬身。
“出去洗把脸,到书房去,把我批的乐经注解誊抄完。”孙舆吩咐道。
游淼点点
,走出大院,
光朗照,他站在树下忍不住就大哭起来。
李治烽正在门房里坐着等游淼读书,听到声音匆匆赶来,这尚是他第一次见游淼大哭,忙道“怎么挨骂了什么事”
游淼站着只是不住呜咽,忍不住抱着李治烽,埋在他肩上悔恨大哭,一时间说不出的心酸,却无法排解。
“赵超输了”游淼恸哭道。
李治烽摸了摸游淼的
,笑了笑,说“不哭。”
卷二 蝶恋花
游淼的悲伤难以抑制,哽咽道“汉
输得很惨”
李治烽说“以后帮你打回来。”
游淼忍不住又扑一声笑了,无奈擦眼泪,方才听到赵超落败之时,那种愤慨,难过之
填满了胸怀,然而要说出
,却又不知该如何朝李治烽宣诉自己因为国家打仗输了的难过之
。那种
感甚至无法用语言来解释,而李治烽轻飘飘一句回答,更令他啼笑皆非。
“算了。”游淼无奈道,无
打采地去抄书。
京城一直没有消息,春去秋来,
短夜长,时光流逝。
这一年是个大丰年,江南粮米堆得烂了仓。
乔珏的茶林终于正式开始出产江波乌龙。这乌龙又有个别称,叫“美
吻”。只因每一片茶叶,选的都是最上好的
叶尖苗,而纵使是少
指尖采摘
叶,仍不能保证无伤,于是便用柔唇从树顶将它轻轻噙下。
游淼积粮三十八万斤,江南米贱,地主们都不愿卖米,便收归仓内。
某一天,游淼春收完后再到孙府时,孙舆没有像往常一样让他读书,而是叫他沏茶。
游淼沏得一手好茶,又有从乔珏那坑来的江波冻顶乌龙,这几年里几乎是尽心尽力伺候孙舆,只盼他能多教自己点东西,春天的第一道茶,春收的好蜜,夏渍的梅子酒,秋收的蟹鳖,冬笋腊
,包括地窖里的陈年状元红,全朝孙府里送,孙舆自然也喜欢这学生机灵,知道孝敬也认真读书,遂将平生所学,几乎倾囊相授。
孙舆道“游淼。”
游淼双手将茶奉上,躬身道“学生在。”
孙舆慢条斯理道“你在老师门下这三年里,都读了些什么书学了些什么”
游淼想了想,说“太多了,学生一时间也记不得。”
孙舆道“四书五经,你是读透了的。”
游淼忙道“读了,不敢说透。”
孙舆“十之有五六,也够作篇四平八稳的文章去唬
了。”
游淼不敢接话,孙舆又说“知而后行,你是懂的。”
游淼“是。”
孙舆“庄子、道德经,可看看,为
须得有为,不可行无为,你懂无为,胡
可不跟你讲老庄,刀剑架在你脖子上,你便只能顺其自然,去见阎王了。”
游淼“是,学生谨记。”
孙舆“
词艳曲,不可多学。行文切忌实,不可追文逐藻,洋洋洒洒,说废话。”
游淼“是,学生谨遵教训。”
孙舆“格物自知,想必你也是记得的。”
游淼不知孙舆提这事是何意,捏了把汗,心里惴惴,答道“说来惭愧,学生格物一道尚显不足。”
孙舆“那我便考考你,你想当个什么
”
游淼恭恭敬敬,以格物之理答道“如松不惧风,如石不惧
,不趋炎附势,当个君子,心怀报国之念。如竹如江,偶尔顺势而行,却不改本色,保持本心,坚韧不拔,韬光养晦,示弱以待反击之机。”
孙舆点
道“刚极易折,强极则辱,为
须得八分满。”
游淼“是、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