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还色艺双绝大师兄不下山,果然还是对的。
“对了,小三大婚,你去么”上官久突然这么一问。
“我不去了。大师兄你倒是该去。”
“为什么”上官久皱眉。“我不想下山,再说那个红月”
“正因为如此,你才要去啊。”梅非在他肩上还了一拍。“你清清爽爽出现在那儿,给他们贺上一贺,什么流言不就都不攻自
了”
“这倒是。”上官久的狐狸眼挑了挑。
“大师兄,小非。”
梅隐拨开一
多高的木槿花枝,欣喜地走了过来。“你们果然在这儿。”
“小六,你来得正好。”梅非冲他招招手,指着面前的上官久给他看。“大师兄他颓成这样,你替他收拾收拾。”
梅隐的鼻子皱了皱。“什么味道好像是焦掉的”
梅非和上官久不约而同地看向背后的烤鱼架,只见几条鲜肥的大鱼已成了焦炭。
上官久满脸惋惜地捞起竹签子。“可惜了,我殚
绝虑,白费心机。”
梅隐和梅非抖了一下子,周围萦绕着低气压。
“只好重新捉了。”上官久转
看向表
怪异的两
。“我又没让你们捉,
嘛这样瞪我”
他摸摸胡子,朝湖边走过去。“我自己动手就是,唉,我这大师兄也做得实在窝囊”
梅非笑出声来,往快要熄灭的火堆里添了一根树枝。
“小非,大师兄为什么很少下山”
“他懒。”梅非戳了戳火堆,呼地冒出一团火星子。“逐月郎君声名在外,他懒得应付。”
“原来是这样。”梅隐点点
。“盛名之下,难免为其所累。小非,还好我们两个没有这种烦恼。”
梅非看了他一眼。不是他没有,是她想尽办法把这些扬名的可能
都给杜绝了。
梅非和梅隐的师父萧揽,是越凤门第十六代门主。
萧揽收得六个徒弟,如今的江湖上,
们往往只知其三。
大徒上官久,长年居于越凤山,据说是下一代门主的候选
。使一套逐月掌,如腾凤追月,身法轻盈,掌法凌厉,被
称作“逐月郎君”。
三徒容璃,平阳王之子。他的武器便是那一管碧玉箫,将越凤绝学之一泣水音习得淋漓
致,能以箫声伤
于无形,是闻名平阳的碧璃公子。
四徒方雪卿,习的是惜缘刀。
风流洒脱,不拘小节。江湖
称“惜缘客”。
剩下的,除了不知所踪甚至不知名姓的二师兄,便是梅非和梅隐这两个。
梅非和梅隐同时修习清凤剑法和轻功柳叶飘,梅隐在剑法的天份上更甚于她,做了清凤剑的传
。而她索
就专攻柳叶飘,练得也算不错。
十六岁那年梅隐跟师父参加了一次武林大会,雏凤清音初鸣,立刻引来一片赞誉关注,梅隐也一度被传作隐凤公子,各门各派无不争相结识。
然而就是那一次武林大会之后,隐凤公子便销声匿迹。三年的时光不长不短,足以让
们渐渐淡忘了一切。
这都是因为梅非想法设法掩下了梅隐的踪迹,带他回了越州城,不再踏足江湖。
越是
世,这江湖就越不纯粹。各门各派都与东西南北四路权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越凤派是鲜有的中立。越凤派在整个武林的地位根
蒂固,每一路权势都想结
,每一路权势也都不敢轻易触碰。
容璃是平阳王二子的消息传出之后,也有
说越凤这是表明了立场,是站在平阳王这一边的。萧揽对此不予置评,只道越凤派是武学大宗,不论出身。
如今想起来,若不是因为她的阻拦,梅隐怕是名气绝不会小于前几个,早成了鲜衣怒马,纵剑江湖的少年侠客。
梅非眉目之间忽然有些忧伤。
梅隐见她沉默,又忽然露出这样的
,以为她在遗憾自己学武不
,正想出声安慰,却听得她幽幽一叹。
“阿隐,对不住。”她怔怔地半仰了
,看着他的眼。“都是因为我,才让你过得这样平凡”
梅隐的桃花眼专注地停留在她脸上。“小非,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
梅非一怔,却见他展颜一笑。“你看。”他的手心一摊,递给她一朵单瓣的紫色木槿花。
她笑了笑,正要接过来,他却缩回了手。“小非,我想看你戴着它的样子。”
梅非一呆。簪花这种事,好像很不适合她然而阿隐眉目殷切,她又不好拒绝“好罢。”鬼使差,她点了
。
梅非不会梳复杂的发髻,只将部分的
发盘在脑后,拿木簪盘了个团髻。梅隐翘着唇,将手里的木槿
到她脑后的发髻上,一丝不苟。
“真的很漂亮。它很配你。”
梅隐的手顺势落到她的肩上,双目柔光熠熠,那一点朱砂忽然变得鲜红。
“小非,其实我”
“小五,小六”上官久卷了裤管,双手捉住一个庞大的物体朝他们走来,声音相当雀跃。“看我捉到了什么”
两
忙朝他跑去,近了才发现那物体是一条几乎有两尺长的赤尾鲤,被上官久看似轻松地捉住,犹在摆尾挣扎。
“大师兄,你可真厉害”梅非惊叹道。“这鲤鱼再长怕是就能跃龙门了,没想到被你给捉了来。”
“真是大。”梅隐替上官久按住它的
。“咱们要吃它么”
“那是当然。”上官久抽出一把匕首,将刀柄朝鲤鱼
上一敲,它立刻停止了挣扎。“这么大的赤尾鲤,当然是先饱了我们的
福。”
三
凑做一道,将烧烤的架子重新放好。上官久拔出匕首,将鱼一分为三段,分别用了几根竹签子固定好,分到梅隐和梅非的手里一
一段。
三
就着还未熄灭的火堆蹲坐烧烤。
“要是有些盐
就更好了。”上官久砸吧砸吧嘴,看着被火烤的滋滋作响的鱼皮,又咽了咽
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