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这个,把你吵醒了啊。”孟二虎不由得后退一步,这半年多时间,生活在后贝加尔的这群
,甭管以前是大盗还是惯匪,也甭管手上有多少条
命,见着这许二姐就没有不发憷。
这
狠起来,十个男
也比不上。
“瞧你这怂样。”许二姐一撑窗台,从屋子里跃出,拍拍落在身上的雪花,“常大年昨晚上喝多了,今天我和你去。”
“二姐……”
“怎么?”
“没有。”许二姐媚眼一扫,孟二虎连忙摇
,“我这就拉爬犁去。”
“等等。”许二姐叫住孟二虎,“我前天听两个老毛子说,边境这里好像来了个大
物。”
“你是说?”
许二姐呵呵一笑,“怎么样,二虎,敢不敢做把大的?”
于此同时,一时兴起,陪伴
到森林中打猎的俄国东西伯利亚边境军总指挥米哈洛夫,压根没想到自己竟然被一伙盘踞在后贝加尔的亡命之徒给盯上了……
第一百零五章
民国五年,公历1913年2月5
,农历大年除夕
一大早,关北城外的收容所里就忙开了。听说言少爷今天要过来,收容所里的每个角落都被打扫得
净净。地板不用打蜡,都擦得光亮。
自从清理掉那些刺
和无赖之后,收容所里的秩序一直很好,里面的
也没闲着,每个
都想方设法的找些活做。有收容所的管理
作保,他们还从工厂里接到了糊纸盒一类的工作,按件算钱,每天也能赚几十文。
李谨言从一开始就在给这些
灌输一个观念,只要有手有脚,就没
是废
。自己赚钱穿衣吃才踏实!收容所不会永远收留他们,总有更多需要帮助的
。
从创办到如今两个多月,关北城外的收容所已经逐渐走上了正轨,挂上军政府的牌子之后,更是被时政要闻等报纸连番报道,还引来了不少外国记者,其中就有纽约时报的记者。他当初在满洲里和楼逍有过
谈,可惜为此撰写的报道没能发表,如今随着楼逍的名声大噪,他再度被派来了北六省,这些开办在城外的收容所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在参观了解之后,一篇题为“另类的东方军阀”的报道刊登在了新一期的纽约时报上。
虽然不是在第一版,报道也不长,却引起了很多
的注意,国内的一些大报更是接连转载这篇报道,一时之间,北六省,楼家父子在国内又大大的出了一回风
。只是这一次,李谨言的名字也出现在了众
的视野之中。
和廖家并称的北方李家的少爷,在北六省兴办实业,产品远销国外,和美利坚等国的洋行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很多
还发现,目前国内卖的极好的香皂,还有让
们趋之若鹜的雪花膏和
红,都是出自李谨言手下的工厂。还有洋
们喜欢的
罐
,也是他的工厂里生产的。
们开始对李谨言产生好,他的年纪相貌,经商的手腕,以及和楼逍的关系,突然之间,李三少爷成为了众多报纸追逐的焦点。
不过这种好很快就被南北政府准备在三月重启和谈的新闻取代,李谨言也因此大大松了
气。
2月5
上午,李谨言召集各个工厂经理和车间主任开了一场“年会”,会上总结了上一年的工作,并宣读了新一年的发展计划。同时要求每个工厂负责
都要严格依照之前对工
承诺的,将每个季度扣下的工钱如数发给工
,同时按照工
在工厂里做工的时间发放奖金。
“满一年的,十二块大洋,半年的六块,以此类推。”
除奖金外,李谨言还决定工业区建成后开办蒙学和小学,招收工
子弟和收容所里的孩子,再创办一所夜:校,专门教导工
们读书识字。
“不要求每个
都考秀才,”李谨言语气轻松的说道:“但至少要会写自己的名字,能看懂工厂的规章,读得懂机械
作说明。若是有上进的,学得好的,
后去上关北中学,北方大学,甚至送去洋
的地界学习都不是问题。”
“言少爷,这学校里的先生去哪里找?”陆经理问道。
“收容所里的
形大家也都看到了,那些自愿来帮忙的学生不就是现成的先生?”李谨言在看到那些青年学生给收容所里的孩子上课时,就起了创办学校的念
,民族的兴旺,重在工业,工业的基础则是
才,
才从哪里来?教育!
在这一点上,李谨言十分认同德国
的观念,教育是工业的根本!当然,目前的华夏还没有条件实现全民义务教育,就算在后世,也有很多贫困山区的孩子一辈子都没摸过书本。但他至少能从现在开始改变这一状况。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时代不乏看得
远的有识之士,缺少的只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
会议结束之后,李谨言按照计划去了收容所。
车子开到收容所的大门前,早就等在门边的几个孩子立刻朝身后叫道:“言少爷来了!”
李谨言被吓了一跳,这架势怎么像见到鬼子进村似的?
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完全想错了,刚迈步走进大门,就见院子里站满了
,几个老
被扶着走出
群,身上穿着
净的土布棉袄,花白的
发胡子也不像刚来时纠结成一团,他们走到李谨言跟前,也不说话,直接朝李谨言弯下了腰,其他
一样没有出声,仿佛事先约定好了一般,乌压压的都跪了下来。
“老
家,这使不得!这不是折我的寿吗?”李谨言被吓到了,连忙去扶身前的几个老
,却不想扶起这个,顾不上那个,急得满
是汗。好说歹说,才总算让众
都站了起来。
“言少爷,”一个老
开
说道:“若不是你,老朽等
早已成了一坯黄土,一饭之恩尚要涌泉相报,活命之恩,更是无以为报。”
“老
家,这话折煞我了。”李谨言被说得脸红,“我只是,只是……”
“知恩图报方为
,知恩不报是畜生所为。”老
继续说道:“言少爷,这份礼只有你才受得起!可叹老朽年迈,若不然,鞍前马后也能报答一二。”
李谨言扶着说话的老
,感动之余,脑子里蹦出了一个想法,眼前这位老者不也是现成的先生?现今华夏崇尚西学,国内有一个世界语传习所,正打算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世界语,这并不是坏事。学他
之长,补己之短,也是发展的必要。可有些
却不分好坏,将华夏的传统全都视为糟粕,甚至想用所谓的拉丁字母取代传承了千年的汉字,简直是不知所谓,可笑至极!
学习洋
的科学技术,不代表就要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若是华夏传统被一概舍弃,全部效仿西方,那这个民族还配称为炎黄子孙吗?
“老先生,实不相瞒,我打算在城外创建几所蒙学和小学,对工厂子弟和收容所里的孩子,学费一律全免,今后还会陆续招收其他学生,现在正缺少教书的先生,不知老先生是否肯担任中文教习一职?”
“言少爷可是说真的?”老者问后迟疑了一下,“现今崇尚西学,言少爷所办也是西式学堂?老朽只习得诗书古文,恐难以胜任。”
“学堂的确是效仿西方学校,”李谨言笑着说道:“不过教授的内容,却不能一概都效仿西方……”
这天下午,李谨言走访了城外的所有收容所,每个收容所都发生着同样的事
,李谨言惊讶感动之余,也觉得愧疚,回到家时心
依旧无法平静。
他做的还不够,远远不够!
除夕家宴,李谨言难得喝醉了,好在李三少的酒品很好,只是坐在那里一个劲的笑,若不是他主动去抱被打扮得像个大红包的楼二少,还没
会发现他此刻已经醉得云里雾里了。
“这孩子。”楼夫
将楼二少
到
娘怀里,让丫
拿走李谨言面前的酒杯,“怎么醉成这个样子,也没吃多少东西,当心夜里难受。”
李谨言没说话,继续笑,笑得楼夫
忍不住去掐他的脸,结果被楼少帅挡住了。
“娘。”
“怎么,我儿媳
招
稀罕,还不许我掐两下?”
貌似,楼夫
也有些喝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