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也不容易找到答案,民族主义思想最大的好处无疑是可以促进单一民族国家(注3)的内部团结,但若将范畴扩大、历史上溯,那么可以认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有相同的祖先,而民族主义的排他却是鼓吹族间征服和战争的,这岂不还是内斗?算不算是自相矛盾呢?
何况,事实上,即使是那些民族国家内部从来就没有团结友过,国内的阶级压迫照样存在,而且往往比多民族国家更残酷,因为统治阶级有民族大义作为借
(注4)
具体事例可以看明治维新后的本,直到甲午战争结束之前,
本下层百姓所受的压迫剥削比半殖民地的晚清还要残酷得多。随着
本的崛起,他们的生活终于渐渐改善,而
本“皇军”对外掠夺的收获,他们从中也能喝点汤水,可是那不过是侵略战争所获得的巨额财富之中的九牛一毛而已。
而等到本战败后,除了极少数倒霉鬼成了战犯受到惩罚,天皇依旧当他的天皇、财阀依旧做他的财阀,而九成九的战争创伤却是由
本百姓来承受的。其间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战后
本政府为了尽快恢复经济,动员大量
作为美军的“慰安
”,并光明正大地拿走了她们绝大部分的“劳动所得”,结果因此家
亡(丈夫的厌弃与
病的威胁)的
本
不计其数,而在此期间,
本的大财阀们却一直继续过着奢侈的生活
(PS:国足赢球了,本却食物中毒了--!不过要是国足能一直赢下去,我宁可每次都食物中毒)
注1:其实海南岛严格来说应该算是亚热带季雨林气候,但由于四面环海而降水充沛,与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相当接近。
注2:生存环境决定需求,蒙古原上的游牧民族必需的商品则是铁锅、食盐和茶叶。铁锅和食盐的必要
谁都知道,而茶叶在中原只是嗜好品,可到了
原上却不可或缺。因为
原上缺乏蔬菜,没茶叶补充维生素的话很容易得病,要知道古代游牧民族的平均寿命本来就够短的了
注3:多民族国家则相反,不过南宋主体民族汉的
比例比新中国还要高不少,自然具备成为民族国家的先决条件。
注4:其实,国主义也有类似用途,但由于界定较为清晰,其他方面的缺陷不如民族主义那么大罢了